
10月26日至27日,“全球财富管理论坛·2024上海苏河湾大会”在沪举办。来自全球资管行业的机构代表、专家学者集聚一堂,共话以金融合作促全球共同发展。
当前,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迈向全面提升能级的新阶段,金融体系更加完善,金融高水平开放持续深化,服务实体经济作用不断增强。静安区围绕加快建设卓越的现代化国际城区,主动融入新一轮改革开放大局,积极对接服务上海打造一流国际金融中心,开放能级不断提升,产业生态不断优化,以世界眼光、国际水准链接全球,加快形成国际化、专业化、特色化的金融区位优势。
在全球经济增长动能减弱,主要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预期反复调整,国际金融市场波动明显,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的今天,不仅需要审视现有的金融合作模式,也要对未来全球共同发展的方向深入思考。围绕“以金融合作促全球共同发展”的主题,大会邀请了政府及监管部门相关负责人、学界领袖及知名资管机构负责人共同参加。
作为上海的金融重地,新中国成立以前,静安便集聚了著名的“南三行”“北四行”,奠定了其独特的金融地位。这里曾聚集着中国实业等17幢银行仓库,是“华界金融重地”和“远东第一金贸中心”所在地,见证着中国民族工商业、民族金融业的兴起、发展和革新。进入改革开放时代,第一张股票“飞乐音响”在静安发行、第一个证券交易柜台于南京西路开业、第一家股份制证券金融机构——上海万国证券公司在静安区设立,多个“中国金融第一单”在这里成就。
如今,静安正以其深厚的金融底蕴和不断创新的活力,开拓进取,成为国内外金融机构竞相布局的重要区域。静安全区500多家金融市场主体涵盖了金融各细分领域。今年上半年,302.82亿元的金融业增加值,在全区各产业GDP占比中稳居第一。种种数据,彰显静安金融的蓬勃态势。
近年来,随着金融业开放步伐的不断加快,众多国际金融巨头纷纷将目光投向静安。2022年,国内第三家中外合资理财公司施罗德交银理财落地静安。2023年,管理着3.97万亿元资金的PE巨头KKR集团在静安新设私募基金管理人,万亿私募巨头黑石拿下QDLP牌照入局人民币募资市场。2024年,全国第五家获批的外资公募基金联博基金完成备案并发行首支基金产品,澳大利亚工业地产巨头嘉民集团全资控股的私募——嘉民私募基金完成首支基金产品的中基协备案……截至目前,PEI300全球私募基金榜单排名前列进入中国市场的机构纷纷汇聚静安。与此同时,2023年以来,静安相继前往伦敦、阿联酋、米兰开展投资服务推介,与优质外商投资机构建立联系,持续推动其加速布局中国市场。越来越多的机构在未来布局中考虑上海、考虑静安,体现了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发展的信心和期待,也将为静安金融的辐射力、带动力和影响力注入新的活力。
静安区把握新兴领域创新试点,争取先行先试,鼓励区内头部金融机构发挥“头雁”作用,积极推进自身全球业务布局。平安资管为多家全球知名主权财富基金、超主权基金组织、境外保险公司及资产管理公司等提供全方位服务,成为众多国际长期资金投资中国的首选合作伙伴。同时,借“全球服务商”升级之东风,国泰君安依托跨境一体化管理优势,相继完成英国子公司首批权益类北向客需交易,澳门子公司首笔港股经纪交易,并锚定东南亚市场,通过跨境融资、并购重组等综合化服务,为中国企业搭建金融补给线,助力“一带一路”建设。
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靓丽“名片”,静安拥有的超甲级写字楼体量居全市商区之最,88幢“亿元楼”耸立,彰显着静安楼宇经济的蓬勃生机与巨大潜力。伴随“亿元楼”的成长,总部经济大放光彩。高能级总部机构集聚,助力静安谋划“区域集中、产业集聚、企业集群、功能集成”的新型楼宇经济大格局。“上下楼”变“上下游”,楼宇经济内催生的“内生良性循环”生态圈,为更多金融机构入驻发展打造“同心圆”。
随着城市更新进程的持续深化,静安空间载体品质迭代升级。2024年,《静安区石门二路—01更新单元规划实施方案》公开,东斯文里所在区域,作为上海市10个更新单元试点中首批落地的项目之一,将打造“人文百年斯文里,静安苏河金融湾”,积极引入金融资管、商贸总部、科技创新、艺术文旅等领域的国内外领军企业,承载“一江一河”世界级滨水岸线的产业融合功能。张园东区二期改造工程推进中,将打造集商业办公、精品酒店及多元文化空间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体,为私募股权等高端资管机构落地提供更多选择。随着优质空间载体不断推出,静安区希望,以独特的商务魅力和丰富的业态组合,不断增强机构落地静安、扎根上海的决心。
朗读
10月26日至27日,“全球财富管理论坛·2024上海苏河湾大会”在沪举办。来自全球资管行业的机构代表、专家学者集聚一堂,共话以金融合作促全球共同发展。
当前,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迈向全面提升能级的新阶段,金融体系更加完善,金融高水平开放持续深化,服务实体经济作用不断增强。静安区围绕加快建设卓越的现代化国际城区,主动融入新一轮改革开放大局,积极对接服务上海打造一流国际金融中心,开放能级不断提升,产业生态不断优化,以世界眼光、国际水准链接全球,加快形成国际化、专业化、特色化的金融区位优势。
在全球经济增长动能减弱,主要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预期反复调整,国际金融市场波动明显,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的今天,不仅需要审视现有的金融合作模式,也要对未来全球共同发展的方向深入思考。围绕“以金融合作促全球共同发展”的主题,大会邀请了政府及监管部门相关负责人、学界领袖及知名资管机构负责人共同参加。
作为上海的金融重地,新中国成立以前,静安便集聚了著名的“南三行”“北四行”,奠定了其独特的金融地位。这里曾聚集着中国实业等17幢银行仓库,是“华界金融重地”和“远东第一金贸中心”所在地,见证着中国民族工商业、民族金融业的兴起、发展和革新。进入改革开放时代,第一张股票“飞乐音响”在静安发行、第一个证券交易柜台于南京西路开业、第一家股份制证券金融机构——上海万国证券公司在静安区设立,多个“中国金融第一单”在这里成就。
如今,静安正以其深厚的金融底蕴和不断创新的活力,开拓进取,成为国内外金融机构竞相布局的重要区域。静安全区500多家金融市场主体涵盖了金融各细分领域。今年上半年,302.82亿元的金融业增加值,在全区各产业GDP占比中稳居第一。种种数据,彰显静安金融的蓬勃态势。
近年来,随着金融业开放步伐的不断加快,众多国际金融巨头纷纷将目光投向静安。2022年,国内第三家中外合资理财公司施罗德交银理财落地静安。2023年,管理着3.97万亿元资金的PE巨头KKR集团在静安新设私募基金管理人,万亿私募巨头黑石拿下QDLP牌照入局人民币募资市场。2024年,全国第五家获批的外资公募基金联博基金完成备案并发行首支基金产品,澳大利亚工业地产巨头嘉民集团全资控股的私募——嘉民私募基金完成首支基金产品的中基协备案……截至目前,PEI300全球私募基金榜单排名前列进入中国市场的机构纷纷汇聚静安。与此同时,2023年以来,静安相继前往伦敦、阿联酋、米兰开展投资服务推介,与优质外商投资机构建立联系,持续推动其加速布局中国市场。越来越多的机构在未来布局中考虑上海、考虑静安,体现了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发展的信心和期待,也将为静安金融的辐射力、带动力和影响力注入新的活力。
静安区把握新兴领域创新试点,争取先行先试,鼓励区内头部金融机构发挥“头雁”作用,积极推进自身全球业务布局。平安资管为多家全球知名主权财富基金、超主权基金组织、境外保险公司及资产管理公司等提供全方位服务,成为众多国际长期资金投资中国的首选合作伙伴。同时,借“全球服务商”升级之东风,国泰君安依托跨境一体化管理优势,相继完成英国子公司首批权益类北向客需交易,澳门子公司首笔港股经纪交易,并锚定东南亚市场,通过跨境融资、并购重组等综合化服务,为中国企业搭建金融补给线,助力“一带一路”建设。
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靓丽“名片”,静安拥有的超甲级写字楼体量居全市商区之最,88幢“亿元楼”耸立,彰显着静安楼宇经济的蓬勃生机与巨大潜力。伴随“亿元楼”的成长,总部经济大放光彩。高能级总部机构集聚,助力静安谋划“区域集中、产业集聚、企业集群、功能集成”的新型楼宇经济大格局。“上下楼”变“上下游”,楼宇经济内催生的“内生良性循环”生态圈,为更多金融机构入驻发展打造“同心圆”。
随着城市更新进程的持续深化,静安空间载体品质迭代升级。2024年,《静安区石门二路—01更新单元规划实施方案》公开,东斯文里所在区域,作为上海市10个更新单元试点中首批落地的项目之一,将打造“人文百年斯文里,静安苏河金融湾”,积极引入金融资管、商贸总部、科技创新、艺术文旅等领域的国内外领军企业,承载“一江一河”世界级滨水岸线的产业融合功能。张园东区二期改造工程推进中,将打造集商业办公、精品酒店及多元文化空间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体,为私募股权等高端资管机构落地提供更多选择。随着优质空间载体不断推出,静安区希望,以独特的商务魅力和丰富的业态组合,不断增强机构落地静安、扎根上海的决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