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听】零食店里开卖现烤坚果和猪肉脯!上海以更科学监管为混合业态留足创新空间
在传统零食店里,如果要吃到现烤的坚果和猪肉脯,过去经营者需要按照不同品类,申请专门的许可项目。今天(10日)起,新的《上海市食品经营许可和备案管理实施办法》施行,首次优化调整食品经营主体业态和经营项目,即取消原有的19项单品类目录限制,改为4种按照工艺方式划分的经营项目,以更科学监管为混合业态留足创新空间。请听报道:
吴江路上这家新开的来伊份LABmin店,主打融合零售新概念,店内除了传统的预包装零食外,还有面包烘焙、咖啡茶饮。副总裁张丽华清楚记得,一个多月前办理食品经营许可证时,他们根据产品需要,申请了好几个经营许可项目。
张丽华:“之前申请的是我们的烘培类,还有现制现售的咖啡饮品。”
再对比刚刚领到的新的食品经营许可证,“经营项目”一栏中有两个变化,“热加工糕点”改为“热食类食品制售”;“茶、咖啡、饮料”改为“自制饮品制售”。市市场监管局食品经营安全监管处副处长王玮娟说,这是上海首次将许可项目从糕点、坚果等单品类,调整为热食、冷食、生食、自制饮品这4种加工方式,也就是说,只要是同一种工艺,经营者不再需要额外申请变更。
王玮娟:“就不仅是之前的热加工糕点制作,它可以在热食类食品制售的范围内,结合经营的需求进行多样化的调整,凡是采取的蒸、煮、烘焙等烹饪工艺制作的即食品,它都是可以开展的。”
一次突破,让产品有了更快的上市速度,也为一大批食品企业留足创新空间。张丽华已经开始筹划,年内升级200家来伊份社区生活店,这些店里端午期间现做热青团、中秋时候现烤鲜肉月饼,市场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张丽华:“这样就更加灵活,当我们有新的想法的时候,就会随时的去开展这样的业务,但这个业务可能有时候并不是很适合的时候,我们就可以随时的去切换。”
既鼓励新模式的迭代创新,新《办法》也支持越来越多的混合业态。武康路上新开的“安踏0碳使命店”,融合了创意展陈、零售、社区服务及阅读等,这几天正打算新增咖啡饮品。安踏零售经理田东飞在办理许可证时发现,自制饮品制作区域不再受限于最低6平方米的面积要求,只要设施设备布局合理、不影响食品安全,可以直接增加,这为小店的多元化经营节省了大量成本。
田东飞:“我们初定的目标会做百家这样的零碳可持续发展的店铺,咖啡这一模块也是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不断的给它注入新鲜的活力,让它能够可持续发展。”
作为行政审批“高频事项”,食品经营许可事关百姓餐桌,有着浓浓的烟火气,同时又是必须守牢的安全底线。一直以来,监管理念和方式大多集中于“事前许可”,结合上海最新一版营商环境行动方案,市场监管部门强化事中事后针对性监管。王玮娟再举了几个例子,《办法》中首次明确,对安装“互联网+明厨亮灶”的小型餐饮店免于现场核查,这是将监管重点留给更需要的环节;而对于饱受争议拍黄瓜需要设置操作专间,这次也调整为专区即可,这是更好回应民生、支持小店经营:“我们在行政监管的力量和匹配上会做出一些调整,将更多的前端的放,由后端的事中事后监管来给予一些支持,支持食品经营者在保障食品安全的前提之下,能够更快速的开展食品经营活动,提升我们的政务服务的水平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