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造世界级滨水区及现代服务业聚集区,苏河湾以全球为坐标加速建设
“苏州河”是上海的母亲河,这条静静流淌千年的河流养育了一座城市,后又用100年时间成为搭建国际大都市上海的水域框架。百年以来,“苏河湾”区域作为链接上海航运、工业、金融、文化等的重要枢纽,造就了民族工商业的“黄金走廊",有着“沪上清明上河图”的美誉。
“苏河湾”区域核心即“苏河湾功能区”,是“苏河湾滨水商务集聚带”,范围北至铁路沿线,南至新闸路(石门二路以西)—北京西路(石门二路以东),东至罗浮路—河南北路,西至苏州河—安远路—江宁路,占地4.2平方公里,串联起总量50万平方米的历史建筑,是上海中心城区独有的“一河两岸、中西合璧”滨水活力中枢,拥有一河两岸6.3公里岸线,独具滨水空间特色和亲水环境魅力。
“十四五”以来,作为静安区“一轴三带”战略规划的重要承载区,苏河湾功能区集聚了中心城区核心地段的区位优势,“一河两岸”滨水空间优势和结构完整、基础牢固的产业优势,大力推动总部集聚的世界级滨水区建设。目前,苏河湾功能区正以全球为坐标加速建设,打造世界级现代服务业聚集区。
拥有深厚历史底蕴
“苏河湾功能区”毗邻陆家嘴、外滩与南京西路,坐拥上海站、南北高架、北横通道立体交通网络,区域内拥有7条轨交及14座桥梁,10分钟可达静安寺、人民广场,15分钟可达外滩,30分钟抵达陆家嘴,60分钟覆盖长三角地区,区位优势明显,有着区域枢纽门户的作用。
如果把时间追溯到百年前,苏河湾早就承担起了枢纽的角色,是苏州河文化遗产丰富多元、文化特征鲜明突出的代表性河段。
它是近代民族工商业起源的见证者。一百年前,苏河湾便是上海最繁华的城市中心之一,民族工业在这里孕育扎根。苏河湾诞生了国内首家华商机器缫丝厂、裕通面粉厂、福新面粉厂等具有代表意义的早期民族工业企业,造就了民族工商业的“黄金走廊”。1902年成立上海总商会,1916年建成,见证了中国民族资本的兴衰。
它也是海派文化的重要承载区。
历史上的苏河湾人文底蕴深厚,曾居住过宋教仁、吴昌硕、谢晋元等一批近代名人。这里既有“水上会客厅”的文化脉络,也是进行“海派城市考古”的水岸魅力所在。苏河湾是月份牌发源地、中国首个电影放映地,也是文化名流栖居的汇聚地,天后宫和慎余里更是具有代表性的历史文化遗产。
它还是专业服务业的诞生地。
苏河湾是近代民族资本的摇篮,民族金融在这里蓬勃兴起。四行仓库在内的17家银行仓库,共同绘就了“沪上清明上河图”,使苏河湾成为中国金融等专业服务业的重要诞生地。会审公廨是中国第一个西式法院,上海铁路博物馆曾是当时全国规模最大、最壮观的火车站。
推进重点产业发展
“十四五”期间,苏河湾功能区着力加快总部经济集聚,着力推进商贸服务、金融服务、专业服务、科技服务、文化创意等重点产业的发展,进一步夯实经济基础。
近几年来,总部经济与楼宇经济持续增长。目前,苏河湾功能区共集聚阿斯利康全球研发中国中心、淡水河谷、花王、恩智浦等23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拥有博华大厦、人才大厦、凯德星贸等20幢亿元楼。截至2023年底,苏河湾功能区重点楼宇企业数量近千家,高新技术企业70余家,专精特新企业40余家,国家级孵化器及市级科创基地等各类品牌创新载体10余家。
同时,苏河湾功能区商贸服务业总部型企业集中于工业制造销售贸易服务及国际消费品牌,商贸服务业聚集,具有时尚消费的亮点。此外,苏河湾功能区正在打造全球财富管理中心,构建国际财富管理新高地。目前,区域内已汇聚投资管理、保险资管、公募基金、私募基金等多种财富管理业态,尤其在私募基金领域汇聚了全球顶级资管机构三井住友德思私募和柏基投资,全美第一大银行亚太区机构富国银行。
区域内的人力资源服务业也拥有品牌优势,比如拥有全国首个国家级人力资源产业园、全国首批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特色出口基地,集聚了400多家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成为人力资源“全球服务商”,年均服务企业数量近2.5万家次。除人力资源服务业外,苏河湾的商务咨询、广告服务和法律服务行业高度集中,全国领先,聚集了一批专注于服务高端商贸的广告企业。
在科技服务业方面,苏河湾功能区引领“科技回归都市”。2023年4月,苏河湾挂牌首批“上海市科技服务业发展示范区”。苏河湾引进阿斯利康全球研发中心中国总部、恩智浦半导体、海格电气、中外和电、蓝沙信息等一批科技龙头企业。打造科技创新营商服务团,依托专业服务业的集聚,着力打造新兴技术策源地、创新要素集聚地。区域内培育具有创新驱动显著特征的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到500家,上海科技小巨人(培育)企业累计达到110家,成为上海市中心城区科技创新与发展蓬勃发展的新典范。
在文创产业方面,苏河湾功能区打造了“艺术苏河”,将UCCAEdge、苏富比空间、Fotografiska影像艺术中心、苏河皓司、遇见博物馆、没顶画廊等一批苏河湾区域的顶级艺术场馆和机构串联起来,为入驻苏河湾的企业的高端人士提供身心放松的机会,同时为苏河湾赋予跨界融合的创意氛围。通过提升艺术资源禀赋,挖掘历史建筑价值,增加公共文化配置,举办文化节展赛事,吸引高端艺术产业,全面推进苏河湾文化艺术生态建设。
作为坐拥10万方苏河湾核心绿地资源的区域,苏河湾功能区正在构建绿色滨水岸线,助推世界级滨水区建设。2024年,静安区苏河湾片区项目成功通过上海市绿色生态城区(更新城区类)技术审查,荣获住建部颁发的三星级绿色生态城区(试点)称号。随着文创、体育、旅游业融合发展,SUHE ONE企业家联盟成立仪式、静安国际光影节、上海赛艇公开赛、苏河湾参展第六届进博会、“奔流—两河对话”启动仪式暨上海论坛等品牌活动陆续展开,苏河湾正持续开发包括文化节庆、城市露营、水上赛事、水上观光在内的特色水陆文旅体新业态。
“以全球为坐标”发力
上海的苏河湾,将打造成为世界级滨水区、世界级现代服务业聚集区。
2023年上海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着力优化城市空间格局,打造城市发展新的增长极。加强中央活动区功能复合,推动苏河湾打造成为世界级滨水区。”在上海“一江一河”世界级滨水区的总体规划中,苏河湾目标在“十四五”期间打造成为世界级滨水中央活动区、世界级“城市会客厅”总体目标,并提出发展成为世界级滨水商务区、世界级滨水生活区、世界级滨水文化区三个具体目标,是上海建设世界级滨水区的支撑和发力点。
对标世界级滨水区巴黎拉德芳斯(总部回归滨水区)、伦敦(科技回归滨水区)、新加坡(人文回归滨水区),苏河湾功能区正建设世界级滨水区的“上海方案”。上海的苏州河和巴黎的塞纳河的一大共性在于,城市是在河流两岸同时发展、蔓延的。河水将不同的城市地区串联,也通过支流蔓延到两岸的城市腹地。
世界的苏河湾,依托《奔流》项目向全球发出邀请。首季对话城市为上海与巴黎,巴黎时间4月18日14时,《奔流》首季巴黎场将以“奔流·面向未来的无界之城(Our Water, To a Boundless Future)”为主题将在布隆尼亚尔宫举办系列活动启动仪式暨巴黎论坛。论坛将呈现上海打造世界级滨水区实践中的苏河湾经验,推动中法经贸合作领域中关键企业及行业领军者的交流。
苏河湾功能区锚定“世界级滨水新经济总部聚集区”一大产业核心定位,发挥总部经济与人文艺术融合发展带来的乘数效应,以及科技创新赋能产业人文发展带来的指数效应,依托现有产业发展基底,进一步打响“全球资产管理中心”、“国际时尚消费中心”、“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及“全球专业服务中心”四大高阶产业中心,提振苏河湾功能区片区形象与经济能级,致力成为全球产业链、资金链、价值链的重要枢纽,向全球呈献苏河湾功能区的世界级滨水区“上海方案”。
2024年1月,上海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全面增强中心辐射能级,高质量推进苏河湾等区域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目前,苏河湾功能区积极发挥产业融通的优势,推动现代服务业的高质量发展,以世界为坐标,打造世界级现代服务业聚集区。
打造世界级现代服务业聚集区,苏河湾功能区将从四个方面发力:第一,彰显“都市之心”,即苏河湾的区位优势。第二,挖掘“海派之兴”,即苏河湾的人文底蕴。第三,展现“产业之欣”,即苏河湾的产业高质量发展。矗立在苏州河畔的上海总商会迎来了“总部集聚带”、“世界级滨水商务区”、“世界级城市会客厅”的苏河湾“总”“商”“会”,打造以商贸服务、金融服务、专业服务、科技服务为主导的世界级现代服务业聚集区。第四,共创“未来之新”,即苏河湾未来的发展潜力,未来,这里将有100多万方优质办公空间相继释放,依托新载体,培育新生态,共谋新发展。
未来,苏河湾不仅是静安南北梯度转型的载体,更将放在上海、乃至全国版图进行功能辐射。苏河湾将在国家和上海的发展战略中找准机遇,既是承接南京西路的宝地,又是上海城市未来功能升级一个不可或缺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