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派迎新|新景美陈“龙”意浓 申城商圈400 余项活动等你打卡
豫园商圈2024豫园民俗艺术灯会中法双城联动亮灯
东方网记者程琦2月1日报道:2023年全年全市实现社零总额1.85万亿元,规模再创历史新高,稳居全国城市首位,同比增长12.6%,增速排名全国重点省市首位。东方网记者从市商务委获悉,龙年新春即将来临,正在持续进行中的“跨年迎新购物季”将结合“龙舞上海春照商圈”主题,优选四百余项重点活动,为市民带来年味十足、优惠多多的新春活动。
开“新”购,新年好物优惠多
商圈促销方面,南京路步行街发放第二波千万新乐元迎新年消费券,联动步行街上百货、老字号、品牌企业,让“一张团购券买遍南京路”成为现实,助力春节消费市场热度不减。静安寺商圈久光百货和大宁商圈上海久光中心策划“金龙迎春 龙耀久光”系列新春活动,推出传统明星项目“新春福袋”,联动品牌集合了数千个福袋商品,线上线下开启销售。
1月18日至2月24日开启“百YOUNG精彩 好运联联”龙年春节整合营销,联动品牌商、合作伙伴,推出“好运联联四重奏”,定制龙年福袋、幸运刮刮乐、潮流手办和专属周边回馈消费者;好运联联”百联龙年专列在上海的各大商圈、网红地标巡游,为消费者营造龙年新春热烈的消费氛围。“百联新春艺术节”也将带来50余档文艺互动演出和特色展览,为消费者创造多重文化艺术体验。百联股份“2024大拜年”通过十场新春音乐会、非遗市集、艺术家联名IP、龙年主题新春特色美陈造景、新春寻龙记H5游戏、新春红包封面、沉浸式年俗体验等一系列活动为消费者打造玩法多多、年味浓浓的龙年新春消费体验。
品牌新品方面,契合新年主题,国内外各大品牌纷纷推出龙年限定商品,如结合上海老字号品牌馆二期正式开业,全市38个老字号品牌150件新品联合推出“国潮新品”新春联展,老凤祥携金银细工制作技艺新作“金龙御驾”和重达25公斤的“中国年•中国龍”隆重登场,朵云轩打造《海上花开——岁朝清供暨朵云轩木版水印海派花鸟精品展》。同时,预计上海197个品牌成功创建中华老字号。
赏“新”春,新景美陈龙意浓
为契合2024龙年的生肖元素,营造传统新春佳节的浓厚消费氛围,各大商场纷纷推出以“龙”为主题元素的主题美陈造景和装饰,打造富有上海特色的“商业+”跨界融合联动的新年氛围。
例如,豫园商圈2024豫园民俗艺术灯会中法双城联动亮灯,作为《山海经》的延续,将融合民俗节气,多元呈现“龙文化”灯彩,彰显中华文化自信。南京西路商圈,张园丰盛里推出“鼓舞新春”龙年限定灯饰,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大鼓为主题,展现春节期间喜庆和团聚的氛围。新天地商圈呈现一个既包含“龙”年元素,又结合中国创艺手工艺美学的“龙织和弦”艺术装置,串联2024龙年新气象。瑞虹商圈以18头手工精致瑞狮、100余盏非遗鱼灯为核心,在太阳宫、月亮湾多处进行装饰,打造极具春节氛围的沉浸式展陈空间。
长宁区虹桥南丰城呈现鸿运游龙-2024新春光影艺术装置,完美融合中国花艺与灯饰,尽显新春祥和安乐。宝山区宝杨宝龙广场举办罗店龙船进商圈展览活动,打造独树一帜的龙船打卡点。嘉定区南翔印象城与知名潮玩IP泡泡玛特跨界联动,共同打造新春主题IP展全国首展。
探“新”潮,新愿好市年味足
全市各区在周末和节日期间打造一批富有海派年味的节日市集和快闪店,为市民营造一片欢乐、和谐、团圆的佳节氛围。南京东路商圈将在2月2日重磅发布“元宇宙”系列活动,以科技手段赋能南京路步行街数字化转型升级,构建南京路步行街“元宇宙”新生。
苏河湾商圈苏河湾万象天地联合哥伦比亚电影100周年推出“见龙有喜——春节寻龙庙会”,在石库门慎余里落地打卡互动装置,打造龙年新春氛围。普陀区中环商圈举办百联中环 “龙游中环——二十四节日游园会” 、春节汉服巡游等活动。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蟠龙天地举办蟠龙新春庙会,邀请非遗手艺人现场互动和表演,提供江南新春独特体验。虹桥天地新年市集“齐乐龙龙好运吉”,以灯笼、桃花树等吉祥物装饰打造5个新春木屋及25个特色花车。黄浦区BFC外滩枫径新春龙运市集,推出国潮音乐表演、年味游戏挑战、围炉大会2024及鱼灯游园会等丰富活动,打造沪上摩登祈福新地标。
作为沪上市民微度假的去处之一,崇明也发券吸引留沪市民去过年。春节期间崇明区文旅部门将在市级公共场馆、文旅公共服务中心、区内主要交通站点及重点文旅企业等点位公益大派送10万份崇明文旅春节盲盒福袋,包括住宿、景区折扣券、消费抵用券,以及部分民宿免费体验券等。
此外,在崇明过年还能感受到当地的年味。在崇明万达的“迎新春民俗庙会”去感受和市中心不同的年俗;在江南三民文化村举“文化村里寻龙记”新春游园活动去赶村里的新年庙会;在花厢沈家院子、顾伯伯民宿群,在百年历史的院子过大年,还能参加当地农事、制作《繁花》同款崇明糕;还能在布布瀛工作室亲手做非遗崇明土布。
品“新”味,新春美食品质高
2024上海新春年夜饭市场保持平稳,预订量与去年基本持平,价位有小幅下调。全市餐饮企业在不断丰富传统名菜、地方特色菜以及寓意吉祥的菜品的同时,更加注重年节供餐的个性化、特色化,总体呈现以下特点:
老字号年夜饭预订热度不减。上海老饭店、老正兴、绿波廊、杏花楼、新雅、德兴馆等几家老字号,预订人数同比只增不减,部分老字号餐饮企业的订餐完全恢复至2019年水平。预制菜市场产量足,供应稳定。中西菜肴研发充分,品种口味更趋多元,家庭装之外,也有小份分装,满足一人食、小家庭套餐,更加贴近年轻消费者。联华“祥龙献瑞”年货大街精选优质年货佳品,重磅推出“2024年味飘香 喜迎新年——顾师傅年夜饭”套餐,为消费者带来精致可口的本帮家宴。
菜系风味更齐全、食材更扎实、价格更亲民。中高端餐饮品牌百花齐放,主打本店特色+全国特色,本帮、粤菜(盆菜)仍是最受欢迎菜式口味,地标餐厅一批闽菜、贵州菜、湘菜等小众风味市场需求稳定上升。充分挖掘菜品制作及服务的潜能的同时,力求让消费者在年节期间,享受到安全、实惠、有品质的年夜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