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创影视行业大额授信业务先河,金融活水助力《繁花》绽放
电视剧《繁花》自开播以来,剧集热度居高不下。全剧展示的是资本市场及相关的人和事,但是,人们不知道的是,该剧本身的制作过程也有上海金融力量的支撑,可以说,金融活水助力《繁花》绽放。
记者了解到,因为疫情原因,2020年起三年间,剧组遇到了诸多困难,但因为有了上海银行的信贷支持,《繁花》才度过制作过程中最困难的三年,使作品顺利出品。
2018年,上海银行就与《繁花》剧组结缘。从开立基本户起步,上海银行持续与剧组方保持密切联系,为企业提供融资、用资需求分析,推介适合的金融服务产品。
2019年冬,剧组与腾讯签订《繁花》影视剧的制作协议。剧组立即与该行商议,希望申请一笔资金用于影视剧《繁花》的制作。上海银行第一时间与王家卫导演会晤,并达成初步合作意向。
2020年《繁花》拍摄期间遇到疫情,剧组拍摄工作不确定因素增加。上海银行总分支行紧密联动、迎难而上,携手静安区文旅局为《繁花》开了影视行业大额授信业务的先河。
上海银行浦西分行行长杨嵘谈到,《繁花》原著小说是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出品人有腾讯等国内头部影视机构,加之王家卫导演领衔的首部影视剧及主创团队阵容不凡,使上海银行专业化团队有信心为其量身定制金融服务方案。“《繁花》讲述的是上海本土故事,上海银行作为上海本地银行,义不容辞要服务好本土文化。”
上海银行有信心支持剧组创作,还因为有静安区文化部门的大力支持。2015年静安区出台了上海首个影视产业专项扶持政策,通过不断完善影视产业发展扶持政策,吸引影视企业设立公司、取景拍摄、后期制作,支持影视、影视专业人才引进和培养,推动影视产业持续健康发展。2021年,又发布了影视、电竞产业发展专项政策2.0升级版,即《静安区关于促进影视、电竞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包括九条扶持政策,简称“两电一新静九条”。这为银行大力扶持剧组创作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
《繁花》与静安的结缘由来已久。小说作者金宇澄家住静安,影视剧出品公司落户在静安。静安区高度重视这一上海文化IP打造,全力支持《繁花》的剧本创作、取景拍摄和制作,为剧组和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这一切也让上海银行支持剧组更有信心。
《繁花》是上海银行参与推动影视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海派文化和中国故事走向世界的样本。杨嵘表示,“我们衷心希望《繁花》的融资案例形成‘苗圃’、而不仅是一个‘盆景’”。他坦言,目前看,金融支持影视剧等文化创意产业高质量发展,仍有不少“难点堵点”有待探索突破。
上海银行公司业务部副总经理叶正翔表示,文化企业整体偏轻资产,行业类别庞杂,企业经营存在较多不确定性。这类企业的生命周期、盈利模式与传统企业不同,金融机构要服务好这类企业,需要开拓全新的风控模式,提升优质文化项目的甄别能力,平衡好收益与风险。“《繁花》是一个很好的样本,帮助我们去思考金融如何赋能文化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