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摊经济带动新就业 创意摊位点亮夜生活
■劳动报首席记者 李嘉宝 摄影 展翔
初夏时节,摆摊的旺季也来了。随着越来越多城市加入支持地摊经济的队伍,摆摊成为全民热议话题。在遍布上海大街小巷的各类集市,有人在新颖时髦的后备厢练摊,也有人一边摆摊一边直播……年轻人正用不同经营理念颠覆传统的摆摊。作为一项低门槛的创业方式,地摊经济为年轻人提供了一种新的就业选择,也提供了追求另一种生活方式的可能性。本期视觉专刊,本报记者带您走进路边摊、走进新就业群体,聚焦城市袅袅烟火气。
位于静安寺和久光百货中间的步行街已改造成全天候市集。
一些夜市摊主并非完全为了盈利,更重要的是体验一段不同的经历。
游客正在摊位前挑选自己心仪的商品。
网红“卖崽青蛙”引人驻足。
夜市经济的发展在提供更多灵活就业机会的同时,也成为年轻人展示自我的舞台。
夜市作为时尚潮流的标志之一,如今受到大量年轻人的追捧。
在杨浦区大学路上,一名街头艺人正在弹唱歌曲。
在“一百个后备箱市集”中,一名摊主正在整理待售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