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1家首店、合同外资48.3亿美元,上海静安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区
9月16日,上海市政府新闻办举办“实干绘答卷 接力新蓝图”上海“十四五”规划成果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静安区“十四五”期间建设发展成果。
静安是上海中心城区核心区,国际化程度高,高端要素集聚,服务经济发达。
围绕“奋力打造卓越的现代化国际城区”主题,静安区委书记钟晓咏介绍,2024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达3369.9亿元,突破3000亿关口;人均生产总值达36万元,是2020年的1.5倍;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302.2亿元;全区亿元楼92幢,居中心城区首位,其中月亿楼9幢。
大力发展首发经济、新型消费、总部经济。2021年以来,累计引进各类首店991家,新增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及其他总部85家,累计引进跨国公司地区总部142家、民营企业总部26家,总部经济税收贡献年均增长11.1%。
“美创静界”美妆健康创新生态社区新近落成,开展“美妆科技+临床转化+首发经济”一体化布局。 崔寅摄
推动高端服务、商贸服务、新兴产业发展。“全球服务商”企业从“十三五”末的48家扩展到目前的103家,集中上海1/3高能级专业服务机构;商贸服务业占区域经济1/3体量,“十四五”以来商品销售总额保持万亿以上规模,全区税收贡献200强企业中商贸服务企业占比超6成;加快发展数据智能、文化创意和生命健康等新兴产业,其中,全球1/3制药50强企业落地静安。
加快高水平改革开放。2021—2024年,外商直接投资项目1122个,较“十三五”同期增加220个;合同外资48.3亿美元,较“十三五”同期增加2.1亿美元。在张园设立全国首个商业中心“保税仓”,创新自由贸易帐户;设立上海中心城区首个境外投资项目许可咨询服务点和首批10个海外服务点,今年以来,已助力长三角地区600余家企业跨境出海。
推进人民城市建设。“十四五”以来,静安区集中精力推进剩余47幅、5000余证零星二级以下旧里改造,提前7个月全面完成改造任务;优化公共服务,首创覆盖老年人全周期医养服务的“五床联动”整合型照护模式,建成全国首家“宝宝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