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规模最大“原拆原建”小区回搬 彭浦新村20年旧改收官
今天上午,上海中心城区规模最大原拆原建小区静安区彭一小区居民正式回搬,翘首以盼的2110户老街坊老邻居分批领钥匙回家。有居民直言,连空气里都飘着幸福的味道。 而随着彭一小区居民的回搬,上海最早建设的工人新村之一——彭浦新村街道历时20年的修改也宣告结束。102幢非成套救助房全部改造,受益居民超4900户。 上午,新落成的彭一小区里,居民们聚集一堂,开开心心领取新房钥匙。 改造前的彭一小区是典型的“老破小”,能拥有独立的厨房、卫生间、阳台是居民们的梦想。原址重建后的小区共有17幢高层电梯住房,按照原先居民居住的条件,回搬时可以住进对应面积的房屋,面积增加1至3平方米,同时赠送独用的厨卫。 为提升居住环境,小区还提高绿化覆盖率,增设老年助餐点、体育健身等配套设施。同时,新建两层地下车库,停车位超1600个,车位配比达到0.75。
彭浦新村是上海有名的工人新村,原有102幢非成套旧住房,建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 2005年,彭浦新村在全市率先启动旧住房成套改造,历时20年,先后完成了彭三、彭五、彭七、彭一等小区改造任务,改造面积超18万平方米,受益居民达4907户。 其中,彭一小区2019年5月启动原拆原建意见征询,2021年12月开工建设。为尽快圆居民们的新居梦,街道方面深入钻研,逐个击破。20年旧改征程,波澜壮阔。居民们的幸福,来之不易。从彭五、彭七、彭三一期最初在住房外“贴扩建”“加层扩建”,拓展出厨房、卫生间;到后来彭三二期、三期、四期、五期的“拆多层建多层”“拆多层建高层”。由点及面,从整幢到成片到整小区改造。无参考案例、无成熟模式、无政策支撑,一切都是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