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晶:坚守刑检一线13年 以综合履职护航营商环境
在静安区检察院,有这样一位检察官,不仅入选全国首批知识产权检察人才库、上海检察机关涉外法治人才库,还曾获全国查处重大侵权盗版案件有功个人二等功、静安工匠等荣誉,从检13年来,办案700余件1000余人,充分彰显新时代基层检察干警的使命担当。她就是武晶。
“办好每一个案子既要埋首细微处,力求精准把脉;又要站在大局上,注重主动作为。”武晶说道。
以综合履职服务法治化营商环境
静安区检察院知识产权案件受理量居上海第一。作为上海基层院首家知识产权检察办公室负责人,武晶带领团队妥善办理了诸多重要案件。
“知识产权‘四合一’综合履职(知识产权刑事、民事、行政、公益检察)是我们服务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抓手。”武晶表示。
譬如,在2022年的吴某某等人假冒国际知名品牌玩具商标案中,综合履职便发挥了重要作用。
审查逮捕阶段,武晶团队在松江仓库清点扣押的涉案玩具时发现,除了假冒商标罪,部分玩具型号还存在产品质量粗糙的问题,有以次充好伤害消费者健康的可能性。于是,她们依托院内技术调查官机制,委托技术专家进行产品质量鉴定。经鉴定,部分型号的玩具小零件存在未成年人吞咽风险的可能,为不合格产品。据此,她们积极开展公益诉讼线索移送,最终被告人登报道歉并及时召回问题商品。
走进园区建立法律服务工作站
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不仅限于惩治犯罪。“我们静安北有市北高新园区,南有海上第一名园张园,在两大园区内,我们均建立了法律服务工作站,为园区企业提供系统集成式检察服务。”武晶说。
以张园法律服务工作站为例,据介绍,工作站揭牌后,检察院发布了中英双语《检察守护“海上第一名园”三年规划》,派发涵盖了园区品牌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张园待建地块建设安全、百年建筑保护、园区企业职务犯罪风险防控等内容的检察“服务包”,还发布了中英双语《知识产权检察白皮书》并组织召开了“知识产权同保护”座谈会,邀请了公检法及园区的十余名企业代表参加。武晶认真倾听了园区企业的声音,针对不同企业的个性化需求提供定制的检察服务。
“让我们更加欣喜的是,检察院还为我们提供点对点的知识产权法律宣传和风险防控检察服务。”上海静安城市更新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弘说。由此,园区企业能够更有获得感。
“优公示范庭”赋能上海检察实务
在静安区检察院政治部副主任蒋寅看来,武晶取得的成绩,既是她个人拼搏奋斗的结果,也是静安区检察院人才培养体系持续发力的缩影。如今,武晶也正在影响更多人。
依托静安区检察院的“一对一带教”机制,武晶对新人徒弟一对一传授经验、手把手指导办案,现在她的徒弟已经能够独当一面。院里开设“岗位素能e讲堂”线上培训课程后,武晶参与录制了多门微课程,其中《商标类犯罪案件证据审查要点》被上海检察机关学习平台录用,为检察理论研究和司法实务工作提供智力支撑。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武晶对一起“零口供”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案出庭支持公诉,通过环环相扣的证据链让被告人当庭认罪,二十余名银行从业人员、十余名干警代表开展听庭评议。这场“优公示范庭”入选了上海检察机关首届优秀出庭,供全市检察干警观摩学习。
“无论是对刑事案件的重打击,还是有针对性的检察建议,都在强化区域内企业依法经营的理念,不断助力行业健康发展,”武晶表示,“因此,检察护航法治化营商环境绝不是口号,是我们正通过综合履职脚踏实地、实实在在做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