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鉴上海:生长的城市 彭浦新村:从治理“洼地”到北静安新亮点
彭浦新村是上海最早的工人新村之一,居民住房难、社区治理难一度是街道面临的难题。今年彭浦新村街道旧改的收官之作,彭一小区救助房项目改造接近尾声,这也意味着彭浦新村历时19年,彻底消灭了成片非成套旧住宅。
今天的“图鉴上海:生长的城市”,我们聚焦走出城市更新新路径的彭浦新村街道,看它如何从昔日的治理洼地生长成今天的北静安新亮点。
说到上海第一批工人新村一定会有彭浦新村的大名,始建于1958年的彭浦新村,又曾在1993年起扩容,承担了安置上海中心城区动迁居民的重任。原来的闸北不夜城、成都路高架等重点工程建设动迁的居民都迁入此处,形成了超大规模居民区。如今,走过一甲子的彭浦新村正在不断蜕变中,焕发新的生机。对于彭一小区的居民们来说,居住了三年的老房,现在变得既陌生又让人惊喜。这里的旧住房成套改造项目是迄今为止全上海旧改体量最大、居民户数最多的救助房拆除重建项目。目前已基本建设完成,明年上半年他们就能回搬新居。
老彭浦人赵启明见证了不断生长的彭浦新村,他在彭浦新村成长、工作、结婚、生子。
历经60年风雨,2020年彭一小区居民迎来了原拆原还的好消息。当年10月,彭一旧改项目启动签约的第七天,就以99.17%的签约率正式生效,刷新了当时上海最高生效比例,最快生效速度等多项旧房成套改造项目的记录。作为彭浦新村最后一个非成套小区,如今项目建设接近尾声,也意味着彭浦新村即将彻底消灭成片非成套救助房,迈上新台阶。如果说彭浦新村街道的东南角承载过工人新村的荣光,那么街道西北角则更多承担着安置动迁居民的重任。
鉴于上世纪90年代的共康四村,最早一批居民大多由交通路动迁而来,这两年老邻居们常常约在家门口的四季公园小聚。这里原本只是一片杂树林,2020年经过重新整修,蝶变为大型综合性公园,这一隅的变化也是彭浦新村街道整体面貌更新的缩影。
近年来,彭浦新村街道先后进行了整、拆、建、管、美,同步进行了美丽家园、美丽街区、美丽河道的建设,新建了东郊经和彭浦四季公园,昔日治理洼地,旧貌换新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