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垃圾分类】暑假这里好热闹!在“沪尚回收资源再生互动馆”,培养垃圾分类好习惯
随着环保意识的深入人心,一股“绿色环保”的风潮正悄然升起,与环保有关的场所及活动备受到大家的欢迎。作为环保资源再生界的“小博物馆”——沪尚回收资源再生互动馆,成了公众特别是中小学生了解环保、参与环保实践的重要打卡地。正值暑假,静安区共和新路街道的“沪尚回收资源再生互动馆”格外忙碌。
静安区沪尚回收资源再生互动馆
自7月以来,馆内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了包括上海市阳光社区青少年事务中心共和新社工点、彭浦镇小镇驿站(镇史馆)等在内的众多中小学生及教育机构前来参观学习,通过实地观察、亲手实践,将理论融入实际,深化对资源循环的认识。
小小体验官们
共和新路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五周年为契机,举办的“我是城管体验官,推动分类好习惯”主题活动,迎来了静安区闸北实验小学的17名小小体验官,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让他们成为推动分类新风尚的小使者。
“沪尚回收”装饰墙
“原来塑料瓶盖还能变成这么美的艺术品!我也要收集瓶盖,做一幅属于自己的画!”位于场馆入口处的一堵由3700枚废弃瓶盖拼凑而成的“沪尚回收”装饰墙,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它不仅是创意的象征,更是一堂无声却有力的环保课,激发了孩子们无限的想象力与创造欲。
随后,在场馆工作人员的介绍下,小小体验官透过玻璃,目睹了可回收物从分类、收集到处理的全过程,深刻感受到了垃圾分类对于减少环境污染、促进资源循环利用的重要性。在此过程中,正好有附近居民带着旧物来中转站回收称重,工作人员巧妙地融入了无废城市理念与垃圾分类知识的讲解,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收获了宝贵的知识与经验。
回收物互动游戏
此外,在知识问答区域和可回收物回收区域,孩子们积极参与电子屏幕互动答题,体验垃圾分类小游戏。不仅展现了孩子们丰富的垃圾分类知识储备,更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巩固了所学知识。
环保手工活动
参观结束后,形式多样的环保手工活动吸引了孩子们,在老师和志愿者的指导下,孩子们化身为小小艺术家与环保使者,用心为浮游瓶与环保袋进行二次创作。他们小心翼翼地挑选着干花与干叶,将它们一一放入瓶中或装饰在环保袋上,认真地调整着每一片叶子和每一朵花的位置,力求达到最和谐美观的效果,每一个作品都展示着孩子们的巧思与创意,在创作中感受“垃圾”变为“珍宝”的过程。垃圾分类久久为功,需要每一个人的参与与努力,一起携手共筑一个更加美好、更加可持续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