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区治理】聚力破解“停车难”,让“民声”引领民生
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私家车保有量的急剧增加,停车难已经成为许多城市共同面临的难题。静安区共和新路街道延长中路800弄永乐苑始建于1998年,共有居民1356户,停车位却少于400个,车位比例仅为1:0.29,且小区无地下车库,随着私家车数量的不断增多,小区停车位常常“一位难求”。停车位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不仅影响了市民的出行效率,也给小区管理带来了巨大挑战。居民通过“12345”市民服务热线反映了这个问题,引起了街道的高度重视。
共和新路街道延长中路800弄永乐苑
重沟通、听民声,共同把脉会诊
针对小区在“停车问题”上的难点痛点,居民区成立由居委、业委、物业和党员居民组成的“停车治理项目组”,多次针对停车问题开展座谈会,通过难点分析、寻找共性问题、探讨解决思路,一起为党建引领下如何破解小区停车难问题,开展头脑风暴。“三驾马车”认真听取居民意见,从居民区实际情况出发,积极学习其他小区优秀经验和案例,深入探索寻求治理更优解。同时居民区召开全体业主大会并通过了由固定车位转变为取消固定车位,优化停车公约,通过从个体经验中找到共性方法,以点带面,力求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治理经验。
化纠纷、保安全,促进社区和谐
由于小区内高峰期地面车辆多达530余辆,乱停放现象严重,部分居民随意停放车辆,占用消防通道、人行道等,影响正常通行和安全;因争抢车位、车辆刮擦等引发的邻里纠纷时有发生,影响社区和谐。
小区停车图景
居民区书记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居委会联系物业,针对停车矛盾积极搭建平台进行沟通,联合善治街区,寻觅周围其他停车空间;物业每日做好车辆停放引导、挪车等事项,上门与车主进行沟通,亲力亲为;排摸劝退“僵尸车”,释放停车空间,不仅确保消防通道通畅,车辆刮擦现象也得到有效缓解。
齐聚头、共思量,增加有效供给
经过居民区党总支、居委会等多方努力,小区的停车管理有了明显改善,但小区车位短缺的矛盾依旧存在,增加停车设施的有效供给才是根治问题的有效方法。
联动协商
永乐居委会依托共和新路街道“善治街区”联盟,在联合街道营商办、城运中心、小区物业及善治街区的协调下,最终与上海新慧谷科技产业园和上海国际新媒体产业基地园区负责人成功对接,协调“夜停晨走”的“潮汐车位”,从而缓解居民夜间停车压力。
目前,两园区共计开放35个“潮汐车位”用于缓解小区停车难问题。有停车需求的居民可在工作日的18:30至次日7:30进行错峰停车,周末及节假日停车时间不限,由物业与园区方核定停车费并签署协议,居民与物业签署协议,价格均为400元/月,超出错峰停车的时间范围则收取每小时8元的停车费。
两园区共计开放35个“潮汐车位”
接下来,永乐居民区将进一步向内挖潜、向外联动,弥补小区内部夜间停车位不足问题,从而扩容停车供给,提升居民生活品质。
多部门协同解民难,让“民声”引领“民生”。共和新路街道12345市民服务热线将继续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权益维护的通道,凝聚多部门合力,共同出谋划策,切实为居民带来更多的便捷与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