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区治理】从“被参与”到“我要参与”!小镇这个居民区创新社区治理模式,打造“15分钟幸福圈”
阳城贵都居民区覆盖阳城贵都和浦联佳苑两个小区,小区总户数1992户,实有人口数约5000人。走进阳城贵都居民区,你会感受到这是一个充满活力与温馨的社区。在党总支的带领下,社区引导居民有序参与社区治理,积极回应群众需求,吸引了不同群体加入志愿队伍,实现从被动参与到主动参与的转变,并通过科学网格管理、区域化共治协商,构建了以党总支为引领、多方参与的工作格局,共同探索社区治理新模式。
党建引领,打造多元化红色阵地
近年来,阳城贵都居民区党总支以“15分钟幸福圈”为理念,积极推动服务布局的优化,进一步强化了党群服务站的地位作用,服务站不仅成为居民的“全家”,更是一个集支部活动、群团聚会、议事交流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
为了丰富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服务站定期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包括老年健身操、为老党员量身定制的“声”动课堂、“讲老底子的故事”,以及青年团员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退役军人服务咨询等。这些活动不仅满足了不同年龄层次居民的需求,也极大地增强了社区的凝聚力。
此外,阳城贵都居民区党总支还组织开展了“学党章 强党性”活动。党员的手写稿在“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便民集市中得到展示,进一步在社区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
党总支还积极探索与周边共建单位的合作模式。在得知居委会长期免费提供给居民的轮椅车因频繁使用而损坏后,共建单位迅速行动,捐赠了一部全新的轮椅车,及时解决了居委会的紧急需求。
阳城贵都居民区党总支在小镇史馆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完善组织体系,创新社区治理模式
为了提升社区治理的精细化和高效化,阳城贵都居民区党总支以楼群支部为引领,积极构建社区“微网格”。通过“微网格”体系,党员和志愿者们走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忧、暖百家心,立足居民需求,根据各片区特点和需求,积极有效地解决弱化矛盾,更好地融合居民,打通居民与社区之间的“熟人零距离”,推动“融合式”治理,促进社区和谐稳定发展。
党总支借助美丽楼组建设工作的契机,深入推进楼组党建工作,将社区治理以网格化责任区的模式持续下沉,结合特殊时期双报到的在职党员,形成“1+2+X”工作模式——由一名支部书记、两名居民代表(楼组长与青年代表)以及若干名楼组志愿者组成的工作小组。
阳城贵都楼组“微网格”推动大治理
小组通过楼组群、微信群等线上平台,积极回应群众呼声,传播正能量,有效解决了众多邻里矛盾和日常问题。“微网格”成员间的沟通因此变得更加便捷,楼组“微网格”的小治理举措极大地提升了社区整体治理效率,不仅推动了“人人参与,家园共建”美好生活氛围的形成,更为打造活力幸福社区奠定了坚实基础。
大手牵小手,激活社区新活力
青春社区是阳城贵都特色品牌之一,在党总支的支持下,青春社区不断建设和深化,这些来自不同领域、不同专长的热心青年汇聚到一起,共同组成“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自治团队。团队不仅积极参与社区的各项事务,还深入挖掘基层的实际需求,创新性地解决了许多小区面临的难题。例如,由在职党员带头,为老年人开设“智能手机学习班”,帮助他们跨越与现代科技之间的鸿沟;积极参与“为少先队上党课”活动,为红领巾的健康成长贡献力量。
阳城贵都青春社区激发自治活力
更难能可贵的是,在青年理事会、团员青年及全职妈妈们的共同努力下,社区的少先队员们也逐渐融入到社区共治中。他们通过参与“素人改造活动”和“绿水清波小纵队”等社区活动,不仅为社区志愿服务注入新活力,还对河岸进行了美化改造,进一步提升了社区公共空间的环境品质。少先队员们还关注到社区的流浪猫问题,成功发起“出动吧!喵星人”系列活动。他们通过建立喵档案、自制喂食器、打造特色喵街和设计特色IP等方式,积极推进流浪猫救助工作,有效改善了流浪猫扰民现象。
居民参与社区树木保护
这一系列活动和举措,不仅推动了“融合式”治理模式的实践,还实现了社区居民从“被参与”到“我要参与”的态度转变,培养了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主动性和责任感。
在阳城贵都居民区,每个人都是社区治理的积极参与者和贡献者。在党总支的引领下,大家齐心协力共同描绘出一幅和谐幸福的社区生活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