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听】援建宝宝过六一——爸爸我想跟你说!
在刚刚过去的六一国际儿童节里,上海电台《援建之声》节目邀请了十四组上海援疆干部人才家庭的宝宝和妈妈们参观了上海广播博物馆和广播大厦。在六一儿童节当天没有父亲陪伴的援建宝宝们有什么话要对父亲说,有哪些跨越万里的想念想要通过电波传递?请听报道。
“亲爱的爸爸,我学会了五子棋,你回来了我也要跟你比。”
“你在外面工作辛苦咯,等你回来,我爱你哦。”
“你在新疆要好好吃饭、好好工作。”
被问到想对爸爸说的话,援建宝宝们一下子就七嘴八舌说个不停。他们的爸爸去新疆都已一年,静安区援疆干部范子赟的儿子范修诺说:
主持人:“爸爸多少时间可以回来一次?”
范修诺:“三个月,出去玩看到有些人有爸爸,我就很想爸爸。”
一听到修诺的话,妈妈顿时红了眼眶,爸爸范子赟在电话那头也感慨万千:“刚刚来援疆的时候,我儿子也是经常说想爸爸,那个时候,我们心里也挺难受的,也舍不得。爸爸不在家,你就是家里的男子汉了,希望他能替爸爸多照顾好妈妈,还有妹妹。”
浦东援疆干部杨通长也有两个孩子,一个初二的哥哥和一个小学二年级的妹妹。一上午的参观,虽然妈妈也在,但哥哥杨正浩的目光几乎没离开过妹妹杨正媛,他说,从小爸爸就教导他要爱护妹妹,因为这样也在帮妈妈。
杨正浩:“妹妹那边(作业)就妈妈辅导,我的作业基本是我自己写。”
主持人:“这其实也是你在帮妈妈分担一下对吗?”
杨正浩:“嗯,是的,对。”
妈妈于嘉:“之前他(爸爸)至少周六日早上可以去陪他(哥哥)打打球,现在在爸爸援疆之后了呢,早上这个角色就由我来替代了,妹妹睡个小懒觉,有的时候跟我一起去打打羽毛球。”
复旦大学附属第五人民医院援疆医生王张生在家中是“严父形象”,妻子唐增说,由于喀什和上海的时差,医院下班时经常已经八九点,孩子到了睡觉的时间。为了不缺席孩子的童年,爸爸每天坚持在睡前给孩子们讲故事、读经典。但时间可以协调,距离却始终存在。
唐增:“幼儿园要组织元宵舞龙舞狮子,只限男性,我们家没有办法报名,然后他就回来跟我说,如果我爸爸在上面就好了。”
妻子的担当,家人的包容,孩子的懂事——筑起的无坚不摧的小家,便是“援建之家”,这是援建干部们前方工作的底气、是坚持下去的动力、也是始终萦绕在心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