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习近平总书记给上海市虹口区嘉兴路街道垃圾分类志愿者回信一周年 申城展现垃圾分类新时尚面貌
●上海市小区和单位生活垃圾分类达标率稳定保持在95%以上
●市民对垃圾分类工作的满意度达到96.5%
●今年将建设300多个精品小区,建成300个惠民回收服务点
今年,上海还将在深度资源化上下足功夫,在静安、徐汇等开展一次性餐盒、利乐包等专项品类资源回收利用试点,在老港生态环保基地开展飞灰水洗线项目建设试点,实现资源化利用新突破。
■02
昨天正值习近平总书记给虹口区嘉兴路街道垃圾分类志愿者回信一周年,记者从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减量推进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上海市虹口区人民政府昨天共同举办的上海市推进生活垃圾分类主题活动上获悉,一年来,上海市小区和单位生活垃圾分类达标率稳定保持在95%以上,市民对垃圾分类工作的满意度达到96.5%。这些数字,又是怎么达到的呢?
小区投放点更时尚亲民科技化
2019年《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前后,上海小区的投放点、垃圾房都经历过一轮改造以适应垃圾分类的要求。自去年开始,不少市民发现自家小区的投放点、垃圾房再度升级,不仅装了洗手池、自动除臭机、感应门让扔垃圾扔得更“顺手”了,还在墙面、屋顶做了立体绿化或者太阳能光伏板让垃圾房变得更“养眼”了。
走进虹口区嘉兴路街道瑞虹二期小区,一个种满花草的小花园映入眼帘,有环保座椅可以休息,环境整洁清爽,完全看不出这居然是小区的生活垃圾投放点。嘉兴路街道安丘居民区党总支书记雷国兴告诉记者,这个去年8月建成的生活垃圾投放点亮点多多。“外观特别的时尚,功能也很接地气。”她表示。
科技环保元素是这个垃圾投放点的最大亮点。比如垃圾箱的顶部是光伏板,白天通过太阳能转换成绿能,就可以供垃圾箱旁的日常用电,晚上灯光亮起,也很好看。垃圾箱有智能面板,点击触摸屏就能让垃圾箱的盖子自动打开。这里的分类也更细化,仅仅是可回收物就分成了织物、塑料、玻璃、纸张、金属五个类别。“垃圾箱还有自动降解功能,变废为宝。”
而作为小区里的投放点,更是探索了人居环境与绿色低碳的深度融合,比如增加亲子洗手台、垂直绿化等环境友好设计,让“垃圾分类”可亲近、可观赏、有温度。投放点旁边就是低碳回廊休闲区域,所有材料都是可回收的再生材料。从立体绿化,到小小园景,所有绿植都由小区里从事园林工作的居民种植布置。“大树底下绿植不太容易成活,我们小区的居民每到换季时,都要重新翻动土壤种植适宜的花草。我们的这个生活垃圾投放点建设也成为全体社区居民自己共建共享的实践的典范。”雷国兴表示。
记者从市绿化市容局了解到,自去年《上海市持续优化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工作方案》实施以来,上海全面推进生活垃圾投放点改造提升行动,涌现了一批硬件精良、环境宜人、特色鲜明的生活垃圾分类精品小区。嘉兴路街道瑞虹二期小区就是一个典型案例。今年,全市还将继续建设300余个精品小区、推进3000余个分类投放点专项更新,让优化升级成果惠及更大范围。
精细化分类措施持续推进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人享受了快递、外卖等带来的便利,但同时,不少市民也发现因此产生的纸质快递盒、塑料填充物等可回收物越来越多。最近,一款名为“沪尚回收”的微信小程序为这些可回收物的回收利用提供了渠道。经过简单的授权注册后,市民即可查询周边的回收服务点信息、回收活动日安排,灵活选择合适时间前往交投,也可在支持预约回收的区域通过小程序直接下单。
据市绿化市容局介绍,这款小程序在2023年12月就已在长宁区部分街镇先行试点使用,目前已逐步拓展覆盖到全市16个区,整体推广使用情况良好。除了这一渠道,去年全市还建设了32座一区一品示范型可回收物中转站,在这些点位综合提供了惠民回收服务功能。
曲阳路街道可回收物中转站围绕十五分钟社区生活圈便民理念,在沿街设置24小时可回收物精细化分类智能回收设备,将全天候惠民回收、绿色低碳科普、可回收物分拣打包等功能有机结合,打造时尚新阵地。在去年试点的基础上,今年上海又明确了惠民回收服务点建设标准,预计到年底将建成300座。届时不仅是小区居民,周边商户等也能在这些惠民回收服务点交投交售可回收物。
在静安区机关集中办公点,可回收物投放容器以“瓶聚+纸汇”为主题进行了特别定制,按照易拉罐、玻璃瓶、塑料瓶、废纸张进行精细分类,并采用亚克力透明面板材质,令人一眼就可以看到精细化分类的效果。
记者从市绿化市容局获悉,随着上海垃圾分类工作的持续深化,近年来,上海也在持续推进可回收物精细化分类试点,除机关办公点外,公园绿地、公共广场、市政道路、商场等也不乏各类设计独特的可回收物精细化分类容器设置。后续,上海还将在中共一大纪念馆区域、静安寺商圈等重要公共场所打造生活垃圾精细化分类样板区域,展现垃圾分类新时尚面貌。
同时,上海也在资源利用上持续探索。如肯德基、必胜客在本市168家门店试点推进废塑料制成再生塑料托盘循环利用,积极探索资源化利用内循环;普陀区在垃圾分类主题公园建设中,使用利乐包制再生板材、回收玻璃制品等再生制品打造公园景观。今年,上海还将在深度资源化上下足功夫,在静安、徐汇等开展一次性餐盒、利乐包等专项品类资源回收利用试点,在老港生态环保基地开展飞灰水洗线项目建设试点,实现资源化利用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