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两会丨履职再出发,沪盟委员首上“委员通道”
春到华夏,时盛岁新。
今天下午,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在京开幕,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时间正式开启!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5周年。来自上海民盟的3位全国人大代表和9位全国政协委员,带着精心准备的提案建议,共赴这场春天的盛会。
今天下午,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首场“委员通道”集体采访活动在大会开幕会前举行。全国政协委员、民盟上海市委副主委、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吴蓓丽接受集体采访。她是民盟上海市委推荐的政协委员中,第一位走上“委员通道”的。
吴蓓丽介绍了团队针对艾滋病毒、心血管疾病的新药研发进展。她说,高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协同发力,是健康中国建设的应有之义。新药研发征途漫漫,基础研究是从0到1的关键阶段,有的青年研究员“冷板凳”一坐就是10年,有的前辈将一生心血都投入到科研工作中,能有更多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惠及百姓是他们共同的心声。“愿为我国新药研发赋予加速度,点亮更多生命之光。”吴蓓丽掷地有声的话音,回荡在人民大会堂大厅里。
回顾过去的一年,盟内代表委员们不负使命重托,积极履职尽责,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肯定。
全国政协常委、民盟中央副主席、上海市政协副主席、民盟市委主委陈群的关于加快完善制度规则促进数据保护利用的提案,以及全国政协委员、民盟上海市委副主委、静安区副区长龙婉丽的关于“双减”政策背景下关注当前我国学校体育的提案,均被评为全国政协2023年度好提案。(相关报道:全国政协2023年度好提案公布,上海盟员2件提案入选)
全国人大代表、民盟上海市委专职副主委姚卓匀在去年两会上提出了加快建设视障人士安全用药无障碍环境的建议,并得到了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会同中国残联、市场监督总局的答复。但姚卓匀后来进一步走访上海的药企、市残联后发现,“药品外包装上加配盲文”不如“语音播报”更为实用。这份并不“完美”的建议,给这位“新”代表上了最生动的“履职一课”。姚卓匀表示,今年将在履职中进一步拓展视野,提出更加有理有据、回应现实问题的真建议。
从去年到今年,全国人大代表、民盟上海市委副主委、同济大学特聘教授顾祥林领衔参与湿地保护法实施情况专题调研,足迹遍布浦东金海湿地公园、赤风港湿地公园、崇明东滩鸟类自然保护区、北八滧互花米草治理区、东滩湿地公园等。调研组认为在有上位法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有针对性地建立地方性法规,比如上海将来要更加注重湿地保护与利用之间的关系。顾祥林表示,要强化科技赋能,从“人防为主”转向“技防优先”,持续提升湿地生态系统数字化管理水平和监管效能。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财务部会计科科长朱丽平立足本职工作,针对在车站或列车上的不文明行为,今年全国两会准备了关于倡导文明守法出行、维护良好铁路交通环境秩序的建议。她呼吁通过地方立法、对接社会诚信体系、加强宣传引导等方式,构建文明交通新局面。
全国政协委员、民盟上海市委专职副主委曹阿民从“老三样”——民生、科技、环境中不断推陈出新。多年来,他将履职与工作有机结合,在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和环境资源方面有着独到的思考和见解,同时关注老百姓们的需求、直击痛点。他将亲身走访调研的发现与思考,转化为一份份翔实的提案和建议,希望能够为政府的决策提供科学、合理的参考。
全国政协委员、复旦大学教授丁光宏,去年又新添身份——上海中华职业教育社副主任。长三角各省市企业对区域内职校毕业生的认可度能否更统一?企业怎么就找不到符合技能要求的人才?区域内职业院校与跨省企业的合作如何更紧密……今年,他将聚焦推进长三角职业教育一体化进程递交相关提案。
全国政协委员、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朱同玉,每年都细心打磨多份高质量提案,曾4次获评上海和全国政协年度好提案。今年全国两会,他精心准备的提案既涉及到老百姓关心的促进大学校园开放的话题,还包括我国器官移植与捐献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研究所副所长丁洪是去年新晋的中国科学院院士。科创人才培养以及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是他多年来持续关注的重点。今年全国两会,他带来一份关于优化研究生招生机制和提高研究生待遇的提案,呼吁采取有力措施,迅速提高研究生的整体素质和学术水平。
“除了电话和微信,全国政协委员履职APP和河务通APP是我平时在手机上使用频率最高的软件。” 全国政协委员、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副主任徐雪红说,“休会期间,我经常在委员履职APP上发表关于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建议。”今年,她准备的提案依然紧紧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为此她的调研脚步遍布河南、山东、内蒙古、甘肃、宁夏等多地。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二研究所副总工程师兼航天产品部主任施华君去年提交了关于修改《中央级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建议。有关部门给予了积极回应和充分肯定,并据此开展了进一步的调研。今年,施华君将继续结合工作实践,围绕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建设体系等提出建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