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垃圾分类最新“成绩单”出炉,全市平均得分95.93分
全市湿垃圾分类量达到9443吨/日,可回收物分类量达到7698吨/日,有害垃圾分类量达到2吨/日。
近日,上海2023年下半年生活垃圾分类实效综合考评结果公布,全市各区平均得分达到95.93分。考评结果还显示:全市湿垃圾分类量达到9443吨/日,可回收物分类量达到7698吨/日,有害垃圾分类量达到2吨/日,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43%。
2023年下半年,全市各区平均得分达到95.93分。静安区、虹口区、长宁区名列前三。全市各街镇平均得分达到95.69分。大桥街道、新村乡、安亭镇、万祥镇、淮海中路街道位列全市前5名。
全市75所三级医院中,61所达到优秀水平;63所高校中,62所达到优秀水平;13座主要交通枢纽中,11座达到优秀水平。其中,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等三所医院,上海行健职业学院、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海洋大学等三所高校,以及虹桥机场、浦东东站长途客运站、吴淞码头等场所分类实效和长效管理制度处于领先水平。
2023年11月,市分减联办面向全市市民就生活垃圾分类实效情况开展市民评价调查,约15万人次参与该项调查。结果显示,市民对垃圾分类工作满意度总体较高,感受度稳中向好,96.5%的市民给予了五星好评。其中,65.1%的居民认为今年以来我市垃圾分类实效正在持续提升,27.6%居民认为保持良好,5.1%的居民认为基本稳定。
据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生活垃圾管理处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针对市民群众关心的投放便利度、环境整洁度等热点、难点,全市在开展面上投放点整修和升级改造的基础上,兼顾精品亮点打造,共建成以大宁路街道延长小区、华阳路街道陶安小区等为代表的347个生活垃圾分类精品居住区。
2024年,上海将通过投放模式优化行动、滚动督查制度实施等措施,推动生活垃圾分类实效稳步提升和特色亮点持续打造。同时,积极推进收运处作业智慧监管、包装物减量回收利用等,提升减量化管理、智能化监管、资源化利用水平。
头图为资料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