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城市更新的“天花板”——张园西区开放一周年日均人流量3万,东区2026年亮相
说起魔都地标,外滩、陆家嘴、南京东路是当仁不让的必打卡“三件套”。但最近一年来,张园不仅成了各大社交媒体上的新晋“网红”,更是上海人心目中一股精致的烟火气。
作为上海城市更新的“天花板”,更是昔日的“海上第一名园”,张园镌刻着太多精彩的历史;28种、170多幢不同风格的里弄建筑如今“修旧如旧”,但这漫长岁月里“72家房客”是小时代里大历史……总之,张园有着太多老上海的故事,更有着代表海派文化精致与宽阔的腔调。
转眼间,张园西区开放一周年了。这一年来,日均人流量3万人次,单日最高客流8万人次,每逢周末节假日,带动周边商圈人流量较以往提升40%,茂名北路沿街商户营业额平均提升近20%。而张园东区的改造更是如火如荼,因为2026年底张园将全面开放再次焕发新生。
最冷的天,做最热火朝天的城市更新项目
想要看外国建筑博览群?必然是外滩。想要看上海最大的石库门博物馆建筑群?那必然就是张园。
作为最具挑战的城市更新项目,张园至今已有140余年历史,是上海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建筑风格最丰富的石库门建筑群之一,也是上海首个保护性征收改造的城市更新项目。2018年,张园启动“征而不拆、人走房留”保护性征收改造,2022年底张园西区完成修缮率先向公众开放。
如今走进位于吴江路的张园北门,西区充满中西合璧的魅力、以及时尚与传统的脉动,在入口处转个小弯便到了正在修缮中的东区建设工地,跟随着静安置业集团城市更新公司副总经理曹俊的步伐,走上木质结构的旋转楼梯,便是该项目业主方的临时办公室——已平移至中间址的18号楼。
“我们每天都在项目上工作,赶进度、更是盯细节。”不是热火朝天地在办公室开会讨论,就是在风风火火地工地上看工程,面对如此具有挑战性的城市更新项目,他坦言,压力源自于想把每一个细节做到极致。
今年九月,张园东区启动了最大规模的组团式平移项目,截止目前,9栋文保建筑均已按预定线路“走”到其中间址,待相应区域施工完成后,再按原路线“走”回原地。“其实,这就像是‘华容道’游戏一般,要把相应的建筑平移到相应位置,目的就要腾出施工空间去进行地下空间的建设。”曹俊每天都要到工地上来来回回走上好几遍,“明年就要启动开挖超8万平方米的三层地下空间,未来地下将实现休闲商场、停车库与周边建筑互联互通的综合功能……”
“修旧如旧”,最大程度发挥公共服务功能
“修旧如旧,以存其真”——这就是整个张园修缮改造的原则。“我们把张园东区可以拆除的保护性构件,都按照‘一物一档’的方式,暂时保存在金山的仓库里。”曹俊介绍说,“等到这些建筑完成平移后,再会根据设计要求把这些构建重新安装后进行修复。”
其实,张园早就设立了“一幢一档”完整资料库,总共42栋、170幢、2053个房间都被清晰记录在案,从建筑概况、房屋信息、基础资料到历史图纸、现状图纸等等。“在所有张园东区的建筑里,‘工惠医院’的修缮难度是最高的,这栋建筑是邬达克设计的,无论是建筑外立面还是内部的装饰材料选取,都淋漓尽致的体现了大师的设计思路和理念。”曹俊说,“在修缮过程中,我们首先要甄别材质,如果有缺损再去外面进行配对,再按照原来是施工工艺进行修复。”
事实上,张园的修缮改造是齐头并进的过程。虽然修缮要等到两年后才真正开始,但已经紧锣密鼓地听取了建筑专家、史学专家等各方面的意见建议,对修复过程进行反复斟酌。曹俊介绍说,“我们将从一砖一瓦一门窗,到老建筑群墙壁上那些斑驳痕迹,以及屋内原本的布局,甚至每一块特殊花纹的地砖,都尽量予以保留或还原。”
“最严格的保护方式”进行修缮,这既是尊重和善待这片百年里弄,努力让其恢复最初的模样,更是在尽最大可能保留保存城市风貌和历史建筑的同时,将市民游客的日常需求作为最大考量,拓展大量民生功能、公共服务,让更新后的张园彰显这座城市魅力与温情。
历史上的张园,曾是清末上海最大的市民公共公园。作为进步人士理想的集会场所,更是记录了章炳麟、吴敬恒、蔡元培、马君武、沈步洲等近代著名人物疾呼变革、传播革命思想的历史,以及霍元甲惊走英国大力士、击败日本柔道会首领的重要历史事件……
此外,在张园还诞生了不少时髦新鲜的“第一次”——上海的第一个载人热气球在这里升空、第一盏电灯在这里点亮,还有第一辆自行车亮相、第一个室外照相馆营业、上海第一场话剧……这些张园的历史功能都将在更新后的张园得到体现,张园东区将建成办公、住宅、酒店以及美术馆、文化演艺中心,充分发挥公共服务的功能,同时实现商业与艺术文化片区的相互渗透。
西区开放一周年人流如潮,未来东区更值得期待
“以前我盼着张园旧改,如今我盼着张园早点完成修缮完成。我是张园旧改的受益者,也将是张园更新的受益者。”去年11月,张园西区与上海市民见面,重现昔日“海上第一名园”的风采,原住民刘先生看了感慨万千,“真的没想到,原来逼仄的生活环境,现在变得这么美!”
事实上在修缮改造之前,张园成了为以旧式里弄为主的里弄社区,很多居民生活环境非常局促,厕所公用、房屋漏水发霉、居室狭窄,一家三代挤在一间后厢房里蜗居几十年的不在少数。无疑,张园的更新改造不仅是保护性修复张园,更是大大改善了原住民们的生活条件。
根据规划,张园的未来业态分布将以“东静西闹、沉浸无界”为核心,西区设置商业功能与丰盛里形成完整的商业界面,错位引入国际高端奢侈品牌业态,打造体验式消费目的地。东区相对安静,未来将设置精品酒店、公寓及创意办公场所,带动片区产业升级。据悉,靠近吴江路区域,将由享有国际声誉的设计师团队形成美术馆设计方案;南部沿威海路区域将打造潮流文化中心及演艺中心,展示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广泛深入的全球文化交流。
百年张园,历经风霜,见证了上海的城市进程,更承载着海派精神的传承。当全球各地的朋友们来到张园时,每一个转角都是一道风景、每一幢建筑都是一部历史、每一处砖墙都是一个故事,感受的是过去与现在的交融,那些属于过去的记忆一直都在,只不过未来的张园更将成为讲述中国故事、迸发时代新魅力的文旅新地标。
2026年年底,张园全面开放,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