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区三街道,携手打造街区治理共同体
区区交界处往往容易成为管理的“真空地带”,继而出现各类社会治理顽疾。虹口江湾镇街道今天携手静安临汾街道、宝山高境镇发布“毗邻有爱”街区治理共同体项目,破圈推动,扩圈融合,出圈发展,构建“三地”共建,社区共治,服务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模式。请听报道:
江湾镇街道地处虹口“北大门”,辖区内有着市区最大的彩虹湾保障房社区。街道党工委书记黄丹说,随着人口的迅速导入,老百姓对于日常生活的各类配套服务需求陡增。通过“毗邻有爱”,将打造跨区域的15分钟生活圈。
黄丹:“基于彩虹湾区域的特点,我们怎么把眼光,以前是向内,我们打开来,向外。对于江湾来讲,彩虹湾是最边上,对于我们毗邻的地方,其实也是他们街镇的最边缘,但是假如放大一点视野看,我们这个区域就从各自的最边缘,变成了各方治理合力的一个聚焦点。”
持续解决居民生活中的就医、休闲等大小事情,临汾和源名城、宝山三花等居民区与彩虹湾居民区的党建联建,使居民群众在日常活动交流中相互熟悉,在一来一去之间形成和谐友好的邻里关系。和源名城第一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华娟说,在解决居民区共性问题时,这样跨区的交流互鉴,往往能收获较好的效果。
华娟:“物业方面好多政策我们一直在学习。我们四个居民区会一起联系,探讨一下。比如我上次到场中居委,因为我们业委会和物业维修基金的问题,应急修理的,应该怎么做。对方居民区好的一些做法,可以借鉴。”
以虹口、宝山、静安三区交界的江杨南路、安汾路为中心,辐射至周边区域,第四人民医院、虹口海关、市北燃气、中国电信等单位也纷纷加入。三邻桥体育文化园总经理叶挺说,园区为周边的居民提供社区活动的场地便利,而居民们也为社区商业空间增添了活力。
叶挺:“聚焦周边1公里,15分钟生活圈的商业项目,把体育的产业资源导入,有20多种体育项目,从大众的健身,到小众的冲浪、潜水、攀岩,能为他们带来一定的便利度。三区相交界,三方连接之后能把这个园区打造得更好。”
在化解城市治理顽疾时,治理共同体也在发挥作用。黄丹说,通过市容管理联勤联动联治,三街镇的城管部门开展联合执法,解决边界区域小商贩聚集、背街小巷环境脏乱差等难题。
黄丹:“流动摊贩,你这边抓得严一点,我跑到对面去,那边抓得严一点,我跑过来。但是这种对交通安全,对整个市容,各个方面其实是影响蛮大的,所以几方大家一起,有这样一个机制,把边界地区慢慢的大家知道,这个区域管理蛮严的,他也就规范起来的。”
来源:话匣子作者:上海电台记者顾隽洁编辑:包露 责任编辑:盛陈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