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步走”促成“齐步走”——从“田林65弄”看上海旧改新探索
新华社客户端10月18日电(记者 何欣荣、郑钧天)仅用45天,涉及1044本房产证2500个居民,实现100%自主签约——位于上海中心城区的田林路65弄,是徐汇区现存房屋体量最大、居民户数最多的旧住房成套改造项目。在上海“两旧一村”改造中,“田林65弄”创造了徐汇近年旧改项目的签约新纪录。高质高效的背后,是落实主题教育要求,从群众工作“七步走”到旧改签约“齐步走”,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的基层新探索。
田林路65弄改造前的模样(记者 郑钧天 摄)
打开上海地图,能看到很多带有“新村”字样的地名。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为改善居民特别是工人的住房困难,政府集中建设了一批住宅基地。这些工人新村除了居住功能,还能满足人们日常购物、休闲等需求,有的还有街心花园等绿化景观。老一辈的人回忆,能够分到工人新村的房子,在当时是非常光荣的事。
随着岁月流逝和城市发展,工人新村逐步老去。特别是厨卫合用的设计,衍生出一系列环境和社会问题。位于徐汇区田林街道的田林二村(田林路65弄)就是其中的典型。
走进田林二村,始建于上世纪50年代的老公房,绝大部分已经“老态龙钟”,屋面漏水、墙面开裂、线缆横行等毛病不断。走进去一看,楼房内部结构逼仄,最多的达到一梯11户,五家共用卫生间、两家共用厨房的情况比比皆是,最小房屋使用面积仅13.5平方米。还有部分楼上居民自行搭建外挂式空间,作为厨房或淋浴间使用,形成了社区“吊脚楼”。
“建设人民城市,要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让老旧小区的居民过上新生活。”徐汇区委书记曹立强曾多次调研田林路65弄,并召开专题会议。根据徐汇区委区政府“三旧”变“三新”的部署,今年下半年田林路65弄旧住房改造正式启动。
当时,摆在田林街道面前的方案有两种:通过征收方式开展整体更新和拆除重建方式开展成套改造。尊重群众意愿,结合成本核算,田林路65弄最终选择了原拆原建模式。
探索“七步走”群众工作方法
把厨卫合用的旧住房,改造成有独立厨卫的新住房,这是民生实事,也是造福群众的好事。然而,把好事办好并不容易。
“1000多本房产证,总有人有不同意见。还有人家庭有困难,想借这次旧改一并解决。种种问题,都随着旧改浮出水面。” 田林街道党工委书记虞勇斌说,如何推进旧改,是对基层干部队伍的一大考验。
充分学习借鉴黄浦区宝兴里、静安区彭浦新村等地的旧住房改造经验,结合徐汇实际,田林街道在实践中探索出一套做好群众工作、推动旧改提速的“七步走”工作法,包括党建引领聚合力、宣传排摸明底数、楷模引领勇担当、人民民主贯始终、情理兼顾破难题、数字赋能增实效、便民服务暖人心,有力推动了旧改工作。
以党建引领为例,田林街道党工委将旧改和基层党建深度融合,以“片区党建”撬动资源整合融合,推动各方力量参与旧改工作。街道与征收所、派出所、市场监管所、城管、律师等成立攻坚组,每天召开碰头会通报进展。一批区域单位也积极参与旧改,让居民们的现实难题有更多人管、更多人帮。
在党建引领下,工行田林路支行、上海商学院、上海市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等一批党建联建单位为行动不便的高龄老人提供各类生活服务。居住在65弄的居民赵先生患尿毒症需每周三次血透,夫妇俩没有孩子,实在没有精力打包搬家,与他结对的电力安装第二工程有限公司党支部帮助老赵一家寻找过渡房源、打包整理,解除其后顾之忧。
群众是旧改的受益者,也是推动者。推动旧住房改造,要将民主原则贯穿其中。针对居民提出的改造后增加小区停车位、增设适老化设施等需求和建议,徐汇区房管局和田林街道共同牵头,多轮次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调整。改造项目建筑师刘小娣手头,打印出的设计稿堆成了一摞:安置房型初步定下16种方案,通过调整房型的进深和面宽,再衍生设计出不同的回搬房型方案,根据居民意见不断做增量、完善配套。
数字赋能是旧改的重要助力。田林路65弄旧改是徐汇首个全过程电子化签约的旧改项目。依托信息化平台,1044证的房型图、旧住房更新(拆除重建)协议、改造确认单等资料悉数录入系统。全程电子化签约不仅可以实时展示签约进度,还确保政策惠及“零差错”,每一个信息、每一个记录、每一个点击都留下了可查究的轨迹。
走百家门知百家情,淬炼基层干部队伍
田林路65弄改造后效果图(受访者供图)
在各方的努力下,田林路65弄旧住房改造项目仅用45天,就实现1044本房产证2500个居民,100%自主签约的新纪录。群众工作“七步走”方法,带来了旧改签约“齐步走”实效。
纪录背后,让群众得实惠是第一位的。徐汇区委区政府提出,“财力有一分增长,民生有一分改善”。田林路65弄改造项目负责人鲍增荣说,根据规划,项目将拆除原有的十二幢旧房屋,新建六幢8层和两幢11层带电梯住宅,居民按“拆一还一”的原则回搬,不但每户都比原先多了独用厨卫和阳台,小区里还增建了地下车库和配套用房。
基层坚持“走百家门知百家情”,是“七步走”的关键。“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 田林一二村居民区党总支书记陈俊峭深有感触,旧改要摸清每家每户的情况才能打开居民“心结”。“对于提出无理诉求的,绝不退让纵容;对于确实存在困难的,要开动脑筋提供解决方法。比如,有一户居民开始不肯签约,认为改造无法满足其子女单独使用一间房的要求。工作组多次寻找合适房源,解决了其子女单独租住的需求。”
徐汇区相关负责人说,要以旧改为契机,打磨、历练出一支强有力的基层干部队伍,让基层干部、年轻社工在实战中“经风雨、见世面、长才干、壮筋骨”,不断提升“贴近群众、服务群众”的本领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