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做好应急响应 筑起安全结界 暴雨袭城 以雨为令
青年报记者 郭容 摄
青年交警帮助涉水车辆脱困。受访者供图
杨浦消防救援支队消防员处理小区积水。受访者供图
11时55分发布雷电黄色预警
16时12分发布暴雨黄色预警
全市防汛防台III级响应启动
昨天傍晚,一条强回波雨带横扫上海中心城区,1小时雨量最大超过100毫米,部分道路出现积水。
记者从上海中心气象台获悉,本市昨天先后发布雷电黄色预警和暴雨黄色预警,上海市防汛指挥部启动全市防汛防台III级响应行动。
暴雨发生后,全市各级防汛机构15818人次值守,及时跟踪、调度、处置灾情。全市集结抢险队伍1249支、队员22109名,累计出动6416人次。83辆移动泵车全部待命,其中市级突击队出动抢险17车次参与积水抢排。全市出动放水人员2950人开展路面巡查,全力保障防汛排水安全。
申城雨水何时能结束?根据预报,今天高温强势回归,由于气温较高,大气中存在不稳定能量,午后仍容易激发短时强对流,雷雨时风力也较大。大家防暑降温的同时,也要防雨防雷电。
■03
5号台风“杜苏芮”生成,昨天下午申城迎来了大暴雨,本市多个区辖区内的路段、小区等出现了积水情况。记者在现场看到,有的雨势较大的地方水深至膝盖,最深处甚至淹到了腰部,像在泳池里行走。而在本市的一些小区也发生了汪洋一片的场景。
暴雨发生后,各区青年第一时间在行动,他们奔走在大街上,深入小区内抢险,斗志满满地为上海市民筑起一道“安全结界”。
青年报首席记者 范彦萍 记者 刘春霞 崔子润 杨力佳 刘秦春 蔡娴
第一线
暴雨横扫上海中心城区
强降雨正值下班时段,导致部分路段出现明显积水,给晚高峰交通造成了不小的影响。
傍晚时段,伴随着阵阵雷声,上海多地出现了“铺天盖地”的降雨,部分路段都出现了明显积水。17时左右,长宁区淞虹路上积水明显,雨水几乎淹到了来往车辆半个车轮的位置。静安区的一位市民也表示:“雨好大,我家住在一楼,马桶都快反水了,一直在噗噗噗的,门口都淹了。”家住娄山关路的一位市民也表示,他家住在一楼,“家里水已经满起来了。”
晚上6点,记者从13号线祁连山南路2号出口出来,向千阳南路99弄馨越公寓走去时,天空雷声阵阵,正下着倾盆大雨。由于这一路地势呈向下倾斜态势,所以积水很深。
刚出站,在地铁的进站口就停驻着许多市民,其中一人表示:“雨太大了,一路蹚着水走过来,鞋子全湿透了,这样进地铁站,容易受寒。”大多数出站的市民和记者一样,选择迎着暴雨继续赶路。往前走了约十米,雨水就淹没了双脚。一位住在馨越公寓的女生告诉记者:“这一路太曲折了,雨水是完全浸没膝盖的,我之前就是这样走到地铁口的,现在还要返回往家的方向走。”
记者看到,路边的自行车几乎都倒在水里,即便是骑着电动车和摩托车的市民,也是小心翼翼地扶着车行走在水中。他们有序地排成一列,给行人让出行走的空间。这段路并不长,有两个红绿灯,平时只要15分钟的路程,但由于大雨,记者足足走了30分钟。
在公交站台前,不少市民选择站在站台附近躲雨等待雨停。记者在80毫米深的积水中走了12分钟。尽管是绿灯,但马路上的车辆只能慢慢挪动。积水并不干净,甚至很混浊,因此,根本看不清地面,甚至阶梯。但很暖心的是,一位大学生与记者同行时会时不时地提醒路况。
一路上,都是男女老少互相搀扶着。在邻居群里,也有不少彼此并不相识的陌生人,他们告诉邻里,“水好深,不要从祁连山南路下”“真北路也不行”“车子不能开啊,建议绕一圈回来”……
在行动
小区一片汪洋 青年闻“汛”而动
暴雨突至,静安区国动办立即启动地下空间防汛防台应急预案,两支应急队伍到岗备勤,一应抢修物资立即装车待命。同时利用移动云MAS系统,给983个重点人防工程使用单位发送防汛提示短信。一线管理人员冒雨排查重点工程防汛情况。
上海市静安区人民防空工程管理所主管胡铁成告诉记者,约摸下午5点20分,他们接到了共和新路555弄绿厦小区的居委干部电话。“绿厦小区是上世纪80年代建成的,由4栋9层的老房子组成的小区,电梯电源和部分楼道公灯电源都在地下室,一旦积水的话,电梯可能会跳闸。我们立即协调物业与居委,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仔细检查地下室环境与窗户,确认未有雨水倒灌,让居民安心放心。”
“雨水终于下去了。”晚上7点多,静安区天目西路街道蕃瓜弄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朱晓蓉长吁了一口气。她告诉记者,下午的暴雨让蕃瓜弄小区再现一片汪洋,天目中路马路上都在淌水。“我们小区地势比较低,雨水都到小腿的一半了。小区的下水管老化,每次雨量一大就会积水,这次也没能幸免。”不过在居委干部和物业工作人员的齐心协力下,仅仅半小时,积水就被排泄掉了。
虹口区嘉兴路街道的榆兰新村是一个是始建于1958年的老式旧里小区,属于无物业管理的开放式小区,共有344户,排水系统一直不好。天降暴雨后,居民区书记王红梅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发现,一楼住户的进水情况已经比较严重。她立刻向街道防汛办报告,请求支援。嘉兴路街道团工委书记兼管理办主任李香臻立刻安排3个管理办的青年骨干背上沙袋、提上水泵,朝居民区赶去:“榆兰新村住在底楼的人家一共有105户,全部都进水了,所有的家具都在水里泡着。我们一刻都不敢耽搁,赶紧一起先将沙袋送到每户居民家里,确保积水不倒流后,再一家一家地去泵水。”由于屋顶老旧,不少住在楼上的住户不得不面对“屋外下大雨,屋内下小雨”的无奈。而这些雨水又顺着窗户、地板,漏到了一楼,更加加剧了底楼住户的困境。“必须让泵水的速度保持高于漏水的速度!”当记者联系上李香臻的时候,他们还在居民区泵水——还剩下最后30户住户。截至记者发稿前,经过3个半小时的奋战,所有抢险工作已经全部完成。
防汛抢险一线 他们冲锋在前
暴雨来袭,普陀区各街道青年社工都奋战在防汛抢险一线。在真如镇街道,青年迅速集结组成防汛抢险突击队,坚守在不同工作岗位上,警盯险情。街道各部门除了向各居民区传达防汛指令,还根据反馈情况及时调整策略。据街道防汛办负责人刘轶豪介绍,街道团员青年与团干部也积极配合市政部门在现场清理积水、杂物、垃圾等。如马路上的施工围挡因被积水推倒并漂浮在道路上,产生安全隐患,团员青年们及时对此类漂浮物进行清理。
普陀公安青年也闻讯而动,上街面加强道路交通疏导,清障消除安全隐患。
傍晚五六点,普陀区大渡河路和金鼎路交叉路口积水严重,已没及膝盖位置。普陀青年交警许智博在现场疏导交通时,一不小心踩到了一个较深的坑洞,积水瞬间就没到了他的胸口位置,情况十分危险。在教导员的帮助下,许智博很快得以脱险,但他考虑到往来车辆的安全,迅速将该情况上报,并赶忙找来了一把扫帚,想再次找到坑洞进行填补。不料,此时一辆途经车辆的右前轮恰巧陷入坑洞中,许智博和同事快速引导车辆驶离坑洞。同时,从附近借来了环卫工人的垃圾车放置于坑洞前作为路障,警示后来的车辆注意避让,解除了该积水路段存在的安全隐患。
数说
全市各级防汛机构15818人次值守,及时跟踪、调度、处置灾情。全市集结抢险队伍1249支、队员22109名,累计出动6416人次。83辆移动泵车全部待命,其中市级突击队出动抢险17车次参与积水抢排。全市出动放水人员2950人开展路面巡查,全力保障防汛排水安全。
本次强降水过程呈现降水强度大、累积雨量大的特点,13个站点小时雨量超过100毫米。77个雨量监测站达到大暴雨程度,约占10.0%;105个达到暴雨程度,约占13.7%;55个达到大雨程度,约占7.2%。降雨主要集中在闵行区、青浦区、普陀区等。最大小时雨量是定海路街道125.4毫米。最大累计雨量出现在闵行新虹街道178.7毫米。
全市水文测站中,测得3个站点超警戒水位,主要为虹桥新桥3.22米(警戒3.2米);北新泾3.7米(警戒3.7米);赵屯3.52米(警戒3.5米)。
据统计,本次降水过程中,76处道路、37处下立交、72个小区发生积水。
据悉,上海轨道交通全网络所有车站均未出现雨水倒灌的情况。
提醒
今日高温回归
午后或有强对流
最新预报显示,受副热带高压控制,22日申城天空状况较好,多云为主,最高气温将会冲刺高温线。偏南风3-4级,相对湿度95%-75%。由于气温较高,大气中存在不稳定能量,午后仍容易激发短时强对流,雷雨时风力也较大。上海市气象局首席服务官邬锐表示,目前5号台风“杜苏芮”处于刚刚生成的状态,尚无法确定它是否会对本市产生影响,还需要继续监测台风后续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