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园地】代表履职能力进一步拓展,议案聚焦八大方面
依法提出议案是代表履行职责、发挥作用的重要体现。市人大代表通过视察、专题调研、代表小组活动、联系社区和人民群众等活动,按照中央和本市的决策部署,围绕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和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提出议案。
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崔凯介绍,截至大会规定的代表提交议案截止时间,市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大会秘书处代表议案工作组收到代表团提出的议案和市人大代表十人以上联名提出的议案共计69件(代表团议案共7件,代表十人以上联名议案62件)。其中,涉及法制综合的5件;涉及监察司法的5件;涉及财政经济的21件;涉及教科文卫的9件;涉及城建环保的12件;涉及侨民宗、外事的2件;涉及农业农村的2件;涉及社会建设的13件。
崔凯表示,本次大会代表议案紧紧围绕高水平改革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着力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加快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具体有以下八个方面:
(一)围绕“五个中心”建设方面。如,季诺等代表建议,加强法治保障,进一步系统性推进上海国际法律服务中心建设。吴坚等代表建议,制定《上海市知识产权促进条例》,对促进知识产权创造、转化、运用等内容作出明确规定,打通知识产权全链条各环节,加快推动知识产权向生产力转化。曹克美等代表建议,对本市引进海外人才工作实施专项监督,进一步提升上海引进人才工作的水平。
(二)围绕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如,胡宏伟等代表建议,制定《上海市发展规划条例》,明确发展规划编制主体、层级及事权,强化各类规划衔接协调,建立规划数据管理及共享机制。朱柯丁等代表建议,制定《上海市工商业储能条例》,重点明确工商业储能的支持政策、规划建设、技术创新、标准制定、监管体系等内容。朱柯丁等代表建议,开展《上海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实施情况执法检查。
(三)围绕深化浦东引领区建设方面。有9件议案涉及浦东引领区建设。浦东代表团建议,适时制定《上海市促进浦东新区工业领域绿色再制造若干规定》,主动构建具有前瞻性、可操作性的绿色再制造法规制度。吕琰等代表建议,制定《浦东新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促进高质量发展条例》,进一步健全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降低企业综合成本、建立企业重大案件进展监控平台等内容。
(四)围绕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方面。刘晓红等代表建议,制定促进低空经济发展的地方性法规,推动低空经济这一新型产业的发展。许丽萍等代表建议,加快修订《上海市地下空间规划建设条例》,完善地下空间管理。许丽萍等代表建议,开展《上海市黄浦江苏州河滨水公共空间条例》实施情况专项调研,聚焦“一江一河”活力指数、特色文旅产品、社会共治模式创新经费投入及绩效评价落实情况。
(五)围绕促进乡村全面振兴方面。金银淑等代表提出,制定《上海市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条例》,巩固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沈文等代表建议,对本市推进设施农业发展工作开展专项监督。沙成禹等代表建议制定《上海市农村宅基地房屋租赁管理规定》。
(六)围绕推进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方面。瞿磊等代表建议,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顺应市民对于文化生活的新需求,加快制订具有上海特色的《上海市公共图书馆条例》。孙慧等代表建议,加快修订《上海市终身教育促进条例》,进一步推进终身教育、终身学习以及学习型城市建设。
(七)围绕提高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方面。黄浦代表团提出,开展《上海市城市更新条例》执法检查。邹文权等代表建议,针对老旧小区“架空线”入地工程进行专项监督调研。冯启源等代表建议,通过监督加强城市治理与社会服务创新发展,推动相关政府部门加强城市治理与社会服务的统筹规划。
(八)围绕加强民生保障方面。静安区代表团建议,持续加强对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的法治保障,着力推动相关领域立法,并开展监督调研。朱雪芹等代表建议,以制定决定形式在全国范围内率先进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协商协调机制建设”立法。朱雪芹等代表建议,制定《上海市医疗保障条例》。厉明等代表建议,开展《上海市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执法检查,推动市民集中反映的无障碍环境建设突出问题能得以有效解决。
崔凯介绍,以往大会收到代表提出的议案内容多偏重于传统意义上的立法,本次大会代表提出了释法的议案,代表对立法的内容和形式有了更深的理解。此外,本次大会涉及监督类议案共26件,占代表提出议案总数的38%,议案内容从立法向立法、监督并重,充分体现出代表们的履职能力水平进一步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