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心用情用力答好旧区改造“高分题” 理念折射“用心”、方法讲求“用情”、数据窥见“用力” 新时代旧改征收生动实践,走出兼顾民生福祉、经济价值与历史风貌保护的新路径
黄浦区打浦桥街道建国东路68号街坊、67号街坊东块通过二轮征询,宣告上海成片二级旧里改造全面完成。本报记者 袁婧摄
■本报记者 顾一琼 王宛艺
“只要还有一家一户乃至一个人没有解决基本生活问题,我们就不能安之若素。”
超大城市上海,一边是摩肩接踵的高楼,一边仍有百姓蜗居在逼仄旧里。也因此,持续推进旧改,尽快改善居民居住条件和生活质量,是上海面前的重要“考题”。
理念折射“用心”——近年来,上海把城市更新作为回应群众关切的实际行动,多算大账、政治账、民心账、长远账。旧改被列为16项民心工程之首,将百姓“朝思暮想的盼头”变成“欢天喜地的甜头”,放大民生民心,更为未来发展积蓄动能。
方法讲求“用情”——“阳光征收”模式下,面对难啃的“硬骨头”,各方始终“把旧里群众当亲人”,既讲旧改征收政策的“普通话”,又讲居民听得进的“贴肉话”;既算好居民家庭的经济账,也帮他们算好亲情账、人情账……更凝练出宝兴里旧改群众工作“十法”。
数据窥见“用力”——2019年全市完成旧区改造55.3万平方米,2020年完成75.3万平方米,2021年完成90.1万平方米;今年7月,中心城区成片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全面完成,提前完成“十四五”目标。
超大城市里,新时代旧改征收的生动实践,走出了一条兼顾民生福祉、经济价值与历史风貌保护的新路径。
有算好大账的能力,也有拆解“硬骨头”的魄力
今年夏天,顺昌路上,69岁的叶霞萍告别手拎马桶和大半辈子的“憋屈”生活,一家人搬进新房。
彭浦新村街道彭三小区第五期旧住房成套改造800多户居民回搬。老土地上,“拆落地”重建起的7幢带电梯高层新房,家家户户都有独用厨卫和阳台。
闵行区颛桥镇、宝山区杨行镇等“城中村”项目也陆续推进改造。支撑旧改全面提速的是公开公平公正阳光征收模式构建起的信任感,更是各方不断创新机制、一鼓作气、破解难题的主动作为。
“如今的动迁基地上,常常出现二轮征询酝酿期签约首日即突破85%,高比例生效的地块越来越多。”黄浦第一房屋征收服务事务所有限公司党总支书记杨传杰介绍说,上海在全国范围内首创以“二轮征询、数砖头+套型保底”为内核的“阳光征收”模式:每户人员情况、房屋面积、补偿结果全部公开,动迁方案由居民群众参与制定,动迁过程由居民群众全程监督,充分体现了“先走先得益,不让老实人吃亏”。
算好大账民心账的能力,也对应着拆解“硬骨头”的魄力。创下全市大体量旧改项目居民签约、搬迁完成时间新纪录的宝兴里旧改,在居民区党总支牵头下,将临时党支部建到旧改基地,提炼出涵纳一线工作法、精准排摸法、党员带动法的“宝兴十法”,也推动了梦花街、顺昌路的成片旧改。
发力零星旧改的静安区,将民情收集点、便民服务点设进旧改街巷里弄。借由这个平台,居民们畅所欲言,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律师等主动介入矛盾化解,说透情与理。
留得住乡愁看得到未来,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
当旧改征收与经济发展、风貌保护相交叠,从“拆改留”到“留改拆”的手势转变,透露的是一种鲜明的价值导向——更好实现保障人民健康安全和城市治理优化的统一、保护城市风貌和价值发现的统一、改善居住品质和城市功能提升的统一。
这在百姓口中有更为传神表达:留得住乡愁、更看得到未来。
2018年以来,上海推行“市区联手、政企合作、以区为主”的旧改模式,在缓解旧改资金筹措等难题的同时,也盘活了资源和力量。2020年,上海市城市更新中心成立,创新市场化运作机制,全面统筹优质资源;2021年,总规模约800亿元的城市更新基金成立,定向用于旧区改造和城市更新项目。
譬如,针对拥有一定历史保护价值的地块,将土地征收与规划环节从串联改为并联,在地块启动征收之时,同步启动规划,城市历史文脉延续传承,也让地块功能价值得以显现。
静安区张园,在全市率先采取“征而不拆、人走房留”的方式,实施保护性征收和开发。在完整保留街坊肌理、街巷尺度和建筑风貌基础上,聚焦“首店”“首秀”“首发”效应,提升南京西路后街能级;金陵东路及其沿街区域将骑楼全部保留保护,因地制宜新增、延续骑楼风貌,打造特色历史风貌商业街;外滩第二立面老大楼等也都将由有机更新而迭代功能、焕发新生。
成片旧改收官,上海正发力推进“两旧一村”改造攻坚战。这意味着要强化政策支持,盘活优势资源,让更优质的主体参与进来,高标准开发、高效率推进。
以零星旧改腾挪出的空间为例,从改造源头起就统筹考量叠加城市新功能,加快推进成片街坊改造,从整体上优化公共服务设施布局。比如,规划建设养老设施、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嵌入小而美的公共活动及功能空间设施等,丰富15分钟社区生活圈的“幸福触及度”,也让宝贵的土地资源产出更大价值和社会效益,彰显“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
“城中村”改造
正在推进的项目总计54个 受益村民或单位30474户 截至7月,已认定的49个项目动迁完成97%,动迁安置房开工率达84.5% 零星旧改也在持续进行
中心城区成片二级旧里以下房屋
5年累计实施改造308万平方米 涉及15.4万户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