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新版诊疗方案中“Ct值从40降至35”意味着啥?张文宏:一个重大调整丨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
今天上午10:00,上海举行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介绍本市疫情最新情况。
有记者提问,第九版诊疗方案的变化,有一个数据引起大家的注意,Ct值从40变成了35,能不能向大家解释一下当中代表什么?
市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介绍,Ct值原则上扩增的阈值,什么意思?病毒量到底低到多少才被认为是有风险的,按照现在标准,核酸量非常少,病毒量非常少,根本检测不出来。
通过核酸扩增技术拼命扩增,到底扩增到多少轮可以?比如现在扩增到30轮、35轮还是40轮?疫情刚来的时候,大家都是基于对这次防疫整体的要求定为40,有没有可能更低?我们边抗疫边研究,全球也都在探索。
通过研究发现,当Ct值阈值调到30倍扩增时,基本传染性已经很低了,调到很低时还要保证充分冗余度。
这次疫情都是这样发展来的,继续调高到35时,全球科学家和中国自己的研究大家全部认可。
这次下调是一个重大调整,意味着患者只要在医院住7天、10天。如果要等待35-40这一段,有些人要花几个月的时间才能完成,几个月在医院里住着,在救治中毫无意义,如果不具备传染性再把他关在医院里也是极不合理的。
科学是有责任把Ct值做到非常合理的位置。这次调低,我们可以保证患者不会有这么长时间住院,所有人在医院待的时间会大大缩短。
最关键的一点,这个值到了35的水平之后,不再要求你在隔离酒店再隔离2周再让你回家,你可以直接居家观察了。
做出这样一个重大决定是非常不容易的,需要非常多科学研究堆砌在那里,这也是这次诊疗指南我们所有医疗工作者认为非常科学的原因,它是基于循证医学和科学研究基础做出来的。
如果要为这次重大改变给一个评价,我认为这是我们在智慧抗疫方面走出非常重要的一步。我希望将来抗疫就是通过这样一步一步,达到国家和人民所预期的那个目标。我相信这一次《诊疗方案》的制定就是迈出了这么一步。在诊疗领域是迈出了一大步,但是在整体抗疫路上我认为还是一小步,希望抗疫早点取得成功。
作者:张鹏
编辑:李晨琰
责任编辑:樊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