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静安发布海外人才服务“十条”,“静安留学人员创业园”正式揭牌
静安区今天(9)召开“海外人才服务创新提升行动启动会”,发布《支持海外人才来静安工作和创新创业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静安海外人才服务“十条”),并为“静安留学人员创业园”揭牌,同时宣布成立“海外人才服务联盟”、启动6个“静安海外人才交流服务站”,进一步创新海外人才服务方式,吸引更多优秀海外人才积极投身于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海外人才服务“十条”增效赋能
此次静安区发布的海外人才服务措施,从加大创业扶持力度、加强就业服务功能、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和构建全球交流网络四个方面制定了10条服务创新举措,适用于留学回国人员、外籍人员和港澳台地区专业人才等。
“十条”颇具静安特色,如就业服务领域,推出了“公共服务+市场服务”的复合式配套服务体系,即依托“就在静安”公共就业服务品牌定期开展留学回国人员招聘会等基础上,积极利用海外人才服务联盟优势,通过市场化资源为海外人才精准寻找匹配的岗位。如创业领域,建立了个性化的服务模式,即通过静安留创园引进上海留学生企业协会,为海外人才在创业期间遇到的问题对接协会创业指导师,提供一对一的创业指导和政策咨询等服务。
静安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王光荣表示,静安海外人才服务“十条”的推出,是强化全球人才资源配置功能、建设全球人才高地的必然要求。利用人社品牌服务,发挥人力资源产业集聚优势,提供国际一流的创新平台,实施更积极、更开放、更有效的海外人才支持政策,将为“国际静安”“聚才引智”的“强磁场”增效赋能,进一步提升城区软实力,为实现人才强国打下基础。
海外人才新政顺利落地
静安区历来十分重视海外人才的引进和服务工作,积极打造宜居、宜业的区域环境。据统计,目前拥有留学回国人员达2万余人,全区15家创业孵化示范基地中,留创企业近60家。
自本市去年正式发布“4+1”海外人才新政,静安区迅速反应,主动对接海外人才工作,今年3月在市北高新园区成立了海外人才工作站,提供留学回国人员的落户咨询、创新孵化平台及初创企业补贴贷款等服务。同时,区人社局积极争取市人社局支持,做好承接海外人才业务的事权下放的准备。今年6月,市人社局批复同意海外人才政策在静安落地,9月,市人社局复函同意设立上海静安留学人员创业园。
朝日啤酒(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是静安一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企业,出生于日本的百田将志是公司华东地区销售部部长,其女儿去年底出生,为了能让妻女今后在沪生活更加便利,公司人事部找到静安区人才服务中心咨询海外人才来沪工作、居住的相关便利政策。工作人员建议百田先生办理海外人才居住证(B证),解决孩子就学、申办人民币信用卡等问题。之后,区人才服务中心协助他在线填报申请信息,递交材料后,3个工作日就拿到了海外人才居住证(B证)通知书。
此外,来自上海第一财经传媒有限公司的留美硕士研究生谢华庆,也在现场收到了静安区首张留学回国人员申办上海常住户口的批复,他表示,“区里的服务很主动,办理时间很快,我很满意。”
“留才”“引才”双管齐下
当天揭牌的静安留学人员创业园作为留住“海外人才”的重要载体,将为海外人才工作和创新创业提供全周期、全链条服务。据了解,留创园位于市北高新园区聚能湾创新创业中心,面积约为7700平方米。静安留创园挂牌后,聚能湾将结合自身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的优势,为留创企业提供创业辅导、技术创新、市场拓展和投融资等一系列孵化扶持服务,积极助推成果孵化落地。
既要留才,也要引才。首批由领与航企业管理咨询(上海)有限公司、上海必博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等15家成员单位组成的静安区海外人才服务联盟正式成立,澳大利亚站、英国站、新加坡站、日本站、韩国站、阿联酋站等6个静安海外人才交流服务站同时启用。该联盟将借助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专业化服务优势,在就业创业、引才引智、交流培训和项目落地等方面为海外人才搭建平台、提供机会。同时,服务站还为海外人才宣传政策,吸引他们来静安工作和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