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兜兜这条马路:跨越山海,绘就上海百年风华
在哪里,能用2分钟
看完上海老百姓的生活变迁?
山海关路(大田路-成都北路)
一条手绘的弄堂风情街
不到200米的步行距离
绘就了近百年的斑斓片段
跨越山海,最是城市烟火气
山海关路,因有一段用墙画打造的弄堂风情街,一年半来,成为颇受欢迎的网红打卡地。这组上海市井风情3D彩绘年代感十足,配上精心挑选的旗袍,仿佛走入百年前的十里洋场。
▲小红书用户“十三怡dada”的“穿越照”
山海关路(大田路-成都北路)以时间为轴,分为1930-1949年的摩登时代,1950-1978年的建设时代,1979至今的改革开放时代。
“上至80岁,下至8岁,每个人都能找到生活共鸣。”石门二路街道社区管理办工作人员应萱萱在介绍这条清水红砖的马路时如是说道。
的确,这不到200米的彩绘墙,几乎描画了百年风华。上世纪30年代,石库门里,穿着旗袍的妈妈牵着儿子跨出弄堂口,小男孩短发、短裤,正是那个年代最流行的装扮。
也许是从新式学堂走出的一对情侣,两人前后站立,保持着距离,女孩背着手,青春的气息扑面而来。拥有自行车的男孩,能读书的女孩,在当时的中国,都是时代幸运儿。
车头的铃铛做成立体造型,按下去,似乎就能传音到百年前,应和这对年轻情侣的幸福心声。
自行车的意象在近200米中出现了三次,每次都象征着思想流变、经济发展。
同样出现过三次的还有这方邮筒,虽然发电报更快捷,但高昂成本下,尺素传情更有“从前慢”的浪漫情怀。
百年前,足不出户买一碗馄饨,可行吗?以民国时期传奇歌星周璇为原型,以一个竹篮、一根麻绳为媒介,彩绘中的柴爿馄饨摊主就这样和楼上的顾客完成了一笔生意。
对于不少70后、80后来说,弄堂游戏可以是跳皮筋、跳格子、扔沙包,“童年”写满了与同伴的欢笑。
家中空间逼仄,在弄堂里做作业,成为不少上海人的读书岁月。
弄堂口的邮筒变成了绿色,几分钱就能寄一封信给远方的笔友亲朋。而那个年代特有的“二八自行车”,也成为年轻人结婚的必备。思想解放的年代,情侣不必刻意保持距离,女孩可以坐在后座,拥抱幸福。
现在,买食物可以通过24小时自动贩卖机。
也许儿时的弄堂消逝了,但约上童年好友一起“跑马”,能看到更多风景。上海国际马拉松更是中国唯一的白金标马拉松赛事,至今已举办25届。
邮筒更多地成了都市风景。沟通,一部手机就够了。
自行车不再是奢侈品,共享单车成了老百姓便捷实惠的出行工具。
未来,在上海街头,自行车、邮筒是什么样子的?山海关路,未完待续。
征而不拆,在墙画中留住城市记忆
山海关路弄堂风情街的蝶变,得益于近年来的美丽街区改造。而其周边的大田路、新闸路和成都北路也焕然一新。
过去,大田路-新闸路-成都北路-山海关路合围地块(59号旧改地块)内建筑的窗户、雨棚、店招、空调架等损坏严重,破墙开店、违法搭建、无证经营现象普遍,周边环境凌乱、安全隐患突出。
按相关规定,50年以上房龄的建筑需甄别保留。而地块所在的静安区石门二路街道作为我国公开领导全国工人运动的首发地、早期领导农民运动的开展地,集中了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旧址、中共中央组织部遗址、中央淞浦特委机关旧址等大量红色资源。
▲成都北路、新闸路口的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旧址
于是,59号旧改地块内的房屋不仅征而不拆,还因富有红色文化元素,在美丽街区建设过程中被改造升级,修旧如旧。
漫步在这个袖珍街区,大田路段生动地再现了街道革命历史,追寻峥嵘岁月里的红色印记。
新闸路段一面铭记1921,回望来时路,一面浓缩了静安辖区内的上海地标性建筑。
成都北路段将江南风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然融合。
20世纪初,新闸路周边曾是有名的酱园集聚地。成都北路山海关路转角,就还原了“张振康酱园”的百年风貌,昔日门庭若市的盛况仿佛重现眼前。
生活气息最为浓郁的山海关路段,则浓缩了昔日上海生活画卷。尽管居民搬走了,但烟火气留了下来。这里的“人”,仿佛从未离开。
上海的墙画,美好生活的模样
山海关路弄堂风情街设计者曾表示:“城市里的围墙,要展示城市的精神面貌。所以,我们不选择涂鸦风格,而是根据地块本身特点,设计合适的围墙图案。”
上海的特点就是日新月异。每隔几周出现的新墙画,正是这座城市改变的印记。
浦东新区金杨路云山路路口,《小小宇航员》承载了孩子们的航天梦。
黄浦区巨鹿路第一小学外的围墙上,《在希望的田野上》用鲜艳的色彩展现了童心对未来的无限想象力……它们,都是今年新添的作品。
而振兴中的农村,也通过墙画描绘了幸福生活。特产草莓的嘉定工业园灯塔村,把捧着草莓的农民笑脸画上了农宅。
奉贤区南桥镇沈陆村,设置了老年军民活动室,外墙画是老人们在树荫下下棋,仿佛在吟唱“莫道桑榆晚”。松江区叶榭镇虹洋公路沿线建筑墙面上,则是一幅水牛犁地、农民插秧、收割晒谷的农村生活长卷……用墙绘记录上海乡村振兴的产业特色和文化成果,最是自然不过。
▲市郊部分墙画,来源:上海三农
墙画,刷新上海的城乡立面,也不断刷新生活色彩。这种低成本、广参与的精细化管理方式,留住了上海各个时期的发展影像,也记录了时代更迭、社会进步。
而我们的生活之所以五颜六色,我们对未来之所以能有无限遐想,也许正因为我们身处日新月异的上海,和奔腾向前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