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0多门社团活动课,参加课后服务学生超过95%……静安一师附小放学后欢乐多
摘要: 实行课后服务是学校落实惠民措施的主动担当,更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贯彻“双减”要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实事。

在学校写完作业,还能参与多种多样的社团活动,校园里充满了孩子们的欢声笑语。新学期第一天,劳动报记者在上海市第一师范学校附属小学了解到,该校推出“三段式一贯通”的课后服务,为全校1960名学生提供免费优质的课后服务。
上海市一师附小校长鲁慧茹告诉记者,静安区从2019年就推出了小学课后“三段式”的服务模式,今年是3.0版本,服务内容质量更优,学校努力把“5+2”课后服务的惠民实事做精做好。“我们由全体教职工、外聘公益人士,共同为全校1960名学生提供课后服务。目前报名参与课后服务的同学已经超过了95%。”
“我觉得在学校写作业很好,不懂得可以及时问老师。作业写完了回家,感觉很轻松。”在教室里,一位小男生告诉记者。据介绍,在15:15-16:15这段时间里,同学们留在教室内完成作业。“老师可以给学生答疑解惑,科学辅优补差,帮助学生合理规划学习任务,让参加的学生基本能认真完成当天的课后作业,开展项目化学习,探究式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鲁校长说。
作业写的差不多了,就到了社团活动时间。在一师附小,一共有教职工和外聘专业人士开设了艺术、科普、健身、生活等九大类六十多门社团活动课,供学生自主选择。鲁慧茹表示,目前学校的社团活动征询单通过家校的网络平台发送到每一个家长手中,确保人人知晓,确保满足选择,目前平台上的调查征询显示,参与社团活动的学生达到全校总人数的90%以上。“现在同学们都很重视体育运动,有超过20%的同学选择了各类体育活动,其次是舞蹈、画画等美育类社团活动。”
“我们有大社团,也有小社团。根据活动内容和学生能力水平不同,进行不同人数安排。比如参加合唱的有40多人,阿卡贝拉的有16人,古筝训练有10人。”据了解,为了尊重不同学生能力水平差异,社团活动还面向不同年段、不同能力的学生设置,比如足球社团就有零基础的普及和参赛训练的提高两类。
社团活动结束了,爸爸妈妈还没空来接放学,还可以留下来参加晚托服务。“这个时间段主要是在外聘看护老师的组织下学生参与各类休闲活动,学会伙伴互助、交流沟通,可以阅读书本,可以动手制作,也可以棋牌游戏等等,学校行政管理人员负责监督管理。”鲁慧茹介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