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性、高学历涉新型毒品犯罪现象凸显:为追求刺激和认同感接触毒品!
6月23日,静安区检察院举行《新型毒品犯罪典型案例白皮书(2018-2020)》(以下简称《白皮书》)新闻发布会,介绍了2018-2020年新型毒品犯罪典型案例以及新型毒品犯罪案件办理情况、工作机制和相关举措。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新型毒品犯罪总体呈年轻化趋势,女性、高学历涉新型毒品犯罪现象凸显,而且通过网络、寄递和跨地域贩运毒品形式日趋隐蔽。
《白皮书》显示,2018至2020年,该院共办理涉新型毒品案件32件36人,其中女性12人,占比33.3%。从教育程度来看,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犯罪嫌疑人共12人,占总人数33.3%。
检察官还注意到,新型毒品犯罪中30岁以下的犯罪嫌疑人不少有海外求学、生活经历,喜好酒吧、夜店等场所娱乐活动,或是从事主播、模特等娱乐性质较强的年轻人,为了追求刺激和认同感或被周边环境影响,从而接触蓝精灵、K粉、大麻烟油等新型毒品,最终铤而走险,走上犯罪道路,其中一起“海归”情侣搭档走私毒品的案例就非常典型。
被告人蔡某某和周某某系情侣,自英国和加拿大留学归来后在沪工作生活,因多次看见国外同学和酒吧内有人吸食大麻,为满足好奇心、追赶“潮流”,蔡某某起意由男友周某某出资购买大麻烟油电子烟作为情侣间礼物。
经国外朋友介绍,从境外购买了五支大麻烟油并以国际快递方式运送至上海。经鉴定, 五支大麻烟油中均检出四氢大麻酚成分。
最终,静安区法院以走私毒品罪,判处被告人蔡某某拘役四个月,缓刑四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一千元;以走私毒品罪判处被告人周某某拘役三个月,缓刑三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一千元。
针对新型毒品犯罪,静安区检察院始终保持严打高压态势的同时,结合新型毒品犯罪的特点、办案情况,探索新型毒品犯罪类型化审查,梳理不同阶段办案重点、难点,明确侦查取证方向,形成办案经验并予以推广;探索引入技术调查官参与检察办案活动,解答新型毒品犯罪案件中专门性、技术性问题等,强化新型毒品犯罪专业化办理;积极延伸检察职能,向相关职能部门制发检察建议,推动新型毒品综合治理;不断拓宽宣传渠道,印制专门的打击防范新型毒品犯罪的宣传手册,向辖区内的快递公司、学校等进行发放和宣传,提升不同群体防范新型毒品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