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们是照亮“人民城市”的“社区微光”!上海首次评选出十位最美城乡社区工作者
寒来暑往里,寻常巷陌间,他们是照亮“人民城市”的“社区微光” 。上海首次评选“最美城乡社区工作者”,陆建华、林龙全、苏志平、孙雁、胡文瑾、余美香、刘观锡、袁倍丽、吴伟良、王春欢等10位优秀社区工作者获得殊荣。
市民政局透露,
大城治理,基层开始,基层之治,核心在人。上海社区工作者队伍职业化、专业化、规范化水平稳步提升。目前,全市共有5.3万名社区工作者,平均年龄39周岁,大专以上学历占88.9%。
察民情,始终把百姓冷暖放在心间
徐家汇街道乐山二三村是一个老龄化严重的社区,退役老兵、独居老人、社区孤老等占比近四成。为了能让老年人的生活品质得到提升,作为居民区党总支书记的余美香利用“邻里汇”的平台,在邻里互助、结对帮扶、居家支持的基础上,深入发展社区嵌入式居家养老,让老年人在家门口的社区公共空间就能享受到便捷、舒心的养老“新生活”。
余美香用小更新、微实事,托起了“最美夕阳红”。她说“我从没想过能够靠着自己的双脚融入社区,更没想到自己的工作能造福社区,让社区老年人从向往乐到真正乐!”
为了能让社区居民享受到更加宜居的生活环境,长宁区新泾镇绿八居民区党支部书记刘观锡带领社区打造了“绿八十景图”,倡导“我爱我家·精彩绿八”的社区人文环境,和“绿生活·乐家园”的创新生活理念,把老旧小区逐步改造成了院外车马喧,院内是“田园”的宜居家园。
体察民情,从社区居民的实际需求入手,通过整合资源、项目策划,把家园建设得更加美好,让百姓过得更舒心、更开心,许多像余美香、刘观锡一样的城乡社区工作者,都在不懈努力着。
杨浦区五角场街道是一个既有年轻创客扎堆的新型园区,又有传统居民区的开放式社区。为了兼顾居民心声和企业需求,五角场街道创智坊居民区党支部书记陆建华练就了一身“穿针引线”的本领。他利用区科委、街道和科创集团共同打造的"创承汇"党建群建服务平台,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轴心”作用,有效化解了许多基层难题,使五角场社区焕发了新的生机。
“看到城北越来越美,作为土生土长的城北人,心里是甜的。” 青浦区盈浦街道城北社区党总支书记袁倍丽立志要为城北人民谋幸福。作为老旧社区的城北,居民最迫切的愿望是“老、小、旧、远”的问题能够得到解决。袁倍丽充分调动社区自治、共治的力量,坚持需求导向,圆满完成了小区综合改造、加装电梯、楼道整治等工作,使小区的面貌焕然一新。
得知扎根社区二十三年的袁书记即将退休,居民们依依不舍的为她送上亲手织的围巾,“只要有事找她,无论再小的事,她都有求必应,她把我们居民的事放在心里面。她马上要退休了,我们真的舍不得。”
解民忧,创新工作法破解民生难题
社区工作纷繁复杂,“小巷总理”们个个都有“法宝”,他们不仅善于发现问题,更善于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为了破解社区物业治理的诸多难题,黄浦区半淞园路街道耀江花园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林龙全推动搭建业委会主任联谊会的平台,并牵头编纂了《耀江社区住户守则》,将散见于法律条款中涉及宠物饲养、车辆行驶与停放、房屋装修等容易引发居民矛盾的三十八条守则装进“口袋书”,有效地解决了社区生活中常见的矛盾纠纷。
《住户守则》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村规民约”,它对社区生活的每个方面都约定得非常细致,表述也很严谨,每一份条款都有法律文本的出处。
耀江花园有一户业主,一到下雨天,便将宠物牵至地下车库遛狗。有一次,遛狗过程中,宠物叫声惊扰到一位刚停好车的车主,差一点与另一辆驶入的车相撞。物业得知此事之后,与业委会一起,与该业主沟通,向业主出示了《住户守则》第二章第一节“饲养宠物”第六条第(六)点“不得在地下车库等密闭空间遛狗”。业主表示愿意遵守守则的相关条款,从此以后再没有在雨天进入地下车库遛狗。
作为一名80后,虹口区凉城新村街道第五居委会主任孙雁在刚进入社区时曾受到过质疑。年纪轻轻,缺乏经验,能适应社区琐碎的工作,有所作为吗?孙雁用实际行动证明年轻人也可以独当一面,在社区这个大舞台绽放青春。
面对物业治理难题,他毫不退缩,主动担当小区业委会执行秘书,选聘让居民满意的物业,探索居委会、业委会、物业三方联动机制,整治小区停车乱象,推进了社区的“微治理”,激活了城市治理的“神经末梢”。当被问到为什么年纪轻轻却愿意在居委会工作时,他态度坚定的说“这里是我生活了28年的社区,这里是我的家,我爱我家!”
同样是80后,金山区亭林镇东新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王春欢更是把年轻人擅长的智能化手段运用到农村治理中。
她所在的东新村地处城乡结合部,因为毗邻亭林工业区,辖区外来人口是户籍人口的3倍,严重倒挂,租赁房屋数占一半以上,房屋安全隐患、外来人口管理、社会治安防范一直是“老大难”问题。为了从根源上解决问题,王春欢探索农村宅基地房屋租赁“旅馆式”管理服务新模式,开设线上“旅馆式”房屋租赁功能,通过出租房“红黄绿”三色管理、系统大数据的实时掌握,进一步提高村辖区社会治理能效。
暖民心,守护社区美好家园
社区是离人民群众最近的地方。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宝山区大场镇锦秋花园居民区党总支副书记吴伟良冲锋在社区疫情防控的最前线,与全市5.2万名社区工作者共同构筑起了社区疫情防控的坚强堡垒!
社区的疫情防控工作进入常态化以后,吴伟良主动请缨,勇做“逆行者”赶赴机场一线,进行21天的机场驻点,做好国门安全的“守护人”。
普陀区桃浦镇阳光建华城第四居委会主任胡文瑾六年前从一名企业白领转型成为社区工作者。她本以为这就是一份简单、轻松的居委工作,可真正深入其间,才发现社区工作复杂繁琐、岗位小责任大。有过委屈、有过失望、也有过挫败,可居民一个笑容一声谢谢,让胡文瑾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她开展“左邻右暖”项目,依托社区党建平台,打造阳光暖心坊品牌,将互助有爱的邻里情发挥于社区治理当中,从点到面,以少带多,动员更多的社区居民参与到社区建设中来,真正让居民成为社区发展的积极参与者、最大受益者和最终评判者。
“我是明星村出来的孩子,我要将明星村建设成真真正正的明星村落。”浦东新区祝桥镇明星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苏志平退伍回村后就投身到农村建设的工作中。“五违”整治中他每日都早出晚归,挨家挨户做政策宣传;推进明星村美化整治,他总是带头清理垃圾杂物,抢着干脏活累活。在他的带领下,明星村面貌焕然一新,村民宅前屋后干净整洁,庭院花草生机盎然,2条宅河完成疏浚,新建的口袋公园、村落景点成为村民茶余饭后散步休憩的网红打卡点。
他们用最美的行动践行着“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箴言,在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在国家最需要的时候,总有他们美丽的身影,他们就是最美的城乡社区工作者。
最新出炉的最美城乡社区工作者,有你认识的吗?
1.杨浦区五角场街道创智坊居民区党支部书记 陆建华
2.黄浦区半淞园路街道耀江花园居民区党总支书记 林龙全
3.浦东新区祝桥镇明星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 苏志平
4.虹口区凉城新村街道第五居委会主任 孙雁
5.普陀区桃浦镇阳光建华城第四居委会主任 胡文瑾
6.徐汇区徐家汇街道乐山二三村居民区党总支书记 余美香
7.长宁区新泾镇绿八居民区党支部书记(九级职员) 刘观锡
8.青浦区盈浦街道城北社区党总支书记 袁倍丽
9.宝山区大场镇锦秋花园居民区党总支副书记 吴伟良
10.金山区亭林镇东新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 王春欢
2020年上海最美城乡社区工作者“提名奖”
1.静安区静安寺街道华山居民区党总支书记 王静
2.松江区岳阳街道西林塔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 姚梅
3.奉贤区青村镇吴房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 秦瑛
4.闵行区新虹街道爱博五村居民区党总支书记 陈蓓苾
5.嘉定区菊园新区胜竹路党建分中心社区党委副书记,嘉枫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 周逸薇
6.崇明区新海镇跃进居民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 朱彩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