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六届上海“街艺节”文商旅联动,首设“街艺流动剧场”
最近,在上海大宁音乐广场、杨浦宝地广场,路过的市民会惊喜地和各种热闹的街头表演不期而遇。孩子们可以和小丑演员们一起欢乐地跳舞互动,大人们可以在初秋美好的夜色里欣赏各种歌舞演唱,各种非遗手工艺集市更是让人眼花缭乱。 10月17日-25日,由市文旅局主办、市演出行业协会主承办的“2020上海街艺节”举办,全市20多处表演点将全面铺开街艺表演。走在上海的街头,随时可能邂逅各种街头艺术表演。
活动资料图由主办方提供
值得一提的是,街艺节今年新增了“街艺流动剧场” ,这意味着上海的街头表演不仅只是小打小闹、单打独斗,而是可以创排成为有规模的专场演出。静安和杨浦的两场开台演出,也集中展示了上海街头艺人的表演水准。
今年街艺节的主题是:“品味艺术之美,体验城市之魅”。 除举办街艺节的各项主题活动以外,还参与商旅文联动。其中包括联手市商委举办“逛马路节”——结合原有表演点位,拓展新增了街边转角的街艺表演。街艺节期间,在静安区巨鹿路、虹口区甜爱路、长宁区愚园路每天都有4场演出。此外,10月25日街艺节闭幕日,主办方还将和长宁相关街道共同举办集市演出,把节目表演送到集市现场。
街艺节举办六年,上海推出持证上岗街头艺人也已经发展了六年。从最初的8人上岗到如今300多人,上海的街头艺人渐成规模,也日渐引起市民游客的关注,成为了一道城市的风景线。
这一次街艺节,这些街头艺人们将纷纷走上城市街头,涉足的地方包括20多个城市公共空间和商圈。包括静安公园广场、久光步行街、大宁音乐广场、巨鹿路转角表演区、愚园路转角表演区、虹口甜爱路转角表演区、长宁虹桥艺术中心广场 、金虹桥中心广场、 IM上海长宁国际发展广场(凯旋路1398号)、黄浦外滩源广场、 黄浦环宇荟广场、 BFC商场外广场、上海国际时尚中心广场、杨浦宝地广场、 百联世纪购物中心下沉式广场、 大学路表演点、紫荆广场、浦东富都世界滨江大道、百联滨江广场、淮海路华狮广场等。
上海市演出行业协会会长韦芝介绍说,上海的街艺都要经过严格的考核培训才能挂证上街,而对于街艺节的表演,市演协采取了邀请与申报相结合的方式,对申报参与街艺节的艺人及其表演的节目内容,从形式、内容上进行遴选。
此外, “街艺节”期间,还将组织行业专家、各区管理方和观众代表现场打分评选出“观众最喜爱的街艺乐队”和“优秀街艺”,对优秀的街头艺人给予鼓励。
上海街艺汇聚了来自全国56个城市追求艺术梦想的年轻人,几乎有各个年龄段的表演者。
今年,在持证街头艺人队伍中,上海率先提出“全职艺人”这个概念,很多表演者放弃了稳定的工作待遇,或是推辞了各种商演机会、全身心投入街艺表演,把街艺作为自己的正式职业。每天勤奋排练节目、准点上街表演。韦芝介绍说,全职艺人占到了上海街头艺人比例的三分之一,只有表演专业水准达标才能通过,比如表演曲库要达到100首就是标准之一。
在集中了近20个街头艺人表演团队的 “街艺流动剧场”,各种风格内容的表演成为了浓缩的风景线。 他们中有很多名牌大学毕业的高学历年轻表演者,甚至不乏情侣档夫妻档;有不少来自不同少数民族的街头艺人;同时也不乏在上海生活的外国友人。
来自云南沧源佤族的黑子和乐队,演唱的是原汁原味的佤族民歌《月亮升起来》;来自新疆艺术学院的开赛尔,如今长期生活在上海,组成了若曼乐队,每当节假日,就和小伙伴在街头用歌声抒发对家乡的情感,他们的一曲《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总是让观众沸腾;而来自内蒙古的街头艺人李海涛,则带着他心爱的马头琴登上过央视的星光大道,这一次他在街艺节上和开赛尔分别用马头琴和吉他合奏了《希格希日》。而大凉山彝族的阿宇尔洛和张继红有一个 “造梦者组合”,他们在央视《达人秀》和上海的很多表演点都赢得了很多属于他们的粉丝。
街艺节的舞台上,几乎每个表演者都有自己的故事。杜烁辰是上海街头艺人中一位年轻却资深的表演者,开幕当天他的一首融合阿拉贝拉的《明天会更好》令人动容。被大家称为“阿杜”的他,连续两年获得“上海最佳音乐街艺”的光荣称号。但今年初,阿杜曾突发疾病,甚至面临生死,但他始终有一个愿望:早日康复再上街头为大家唱歌。最终,痊愈的杜烁辰又站上了街头,用温暖的吉他和歌声重新带给城市美好。
街头艺人中也不乏“网红”,罗小罗就是其中之一,除了在街头表演,他们也用直播的形式,把表演带给更多人。
今年是党带领全国人民实现小康之年,上海街头艺人们还特地创排了街艺版《打起手鼓唱起歌》,献礼伟大祖国,也献给第六届上海街艺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