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街镇:从“美容”到“上妆”,南京西路的美丽秘诀是什么?

今年上半年上海市容环境卫生状况评比中,静安区两个街道包揽市区前两名。其中,位于中心区域的南京西路商圈,更是把机场保洁的“室内标准”运用到“室外环境”。眼下,这张“上海名片”即将迎来国庆中秋大客流考验,能否时刻保持干净整洁?今天的《走街镇、进社区、看小康》专题,请听记者曹梦雅发来的报道。
“我叫陈吉飞,我在上海搞保洁的,在南京西路干了9年了,我很喜欢这份工作。南京西路的环境是越来越美好,很感到有成就感!”

老陈今年52岁,是南京西路红旗清道班的“老法师”。2011年,他和爱人从江苏淮安来到上海,爱人在四和花园做保洁,老陈在南京西路清理路面。用他的话说,一家人都是静安的“美容师”。下午2点,白领午休回到办公室后,上中班的老陈开着他的三轮冲洗车,在兴业太古汇门口忙活起来。
陈吉飞:“白领吃饭的时候要辛苦一点,因为人多,奶茶可能要洒掉点,都是靠它来冲洗的。我们6个小时一直在马路上,来回的跑。”

老陈的这辆三轮车体型灵巧,适合在白天清理污染点。按照“白天保持、夜间保洁、机械保面”的要求,大规模的清洗往往在早上7点前。
南京西路红旗清道班队长张佳俊说:“我们现在有三轮冲洗,四轮冲洗,新能源冲洗三类冲洗车,规定是三天一遍,现在实际操作下来基本上两天一遍。”

不仅冲洗,还要“一月一磨洗”。蓝色外观的“坦能磨洗一体机”可以释放清洁剂,溶解路面缝隙中的积尘油污,清理完后还可吸走污水,留下一片光泽的路面。有“保洁神器”,更要发挥“人工保点”作用。家住泰兴社区的毛燕、周颖,经常看到保洁员带着“七件套”上阵,从扫帚、拖把、喷壶、铲刀、板刷、抹布到火钳,仿若“魔术师”的道具。
“阿拉觉得很感恩,也觉得很自豪。扔纸头自己都觉得不好意思,不舍得,真的不舍得。”
“我女儿上次在这买东西,她就一坐坐下来了,我说你干嘛,她说这又不脏的咯,小年轻就席地而坐。这种国际化大都市的风貌显示出来,感觉心里很开心,就是我们的家 。”

遇到节假日大客流,垃圾桶满溢速度便会加快。南京西路街道建立的南京西路商业街城运分中心,通过联勤联动,可以做到发现问题3分钟到达现场,一般问题30分钟内解决,较难问题一天内落实解决方案。
南西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沈伟说:“南京西路沿线部署了400余个传感器,覆盖有井盖、电箱、垃圾箱等场景,数据实时传递到平台。平台精准派遣,动态的垃圾7~10分钟内得到处置。”

四季更迭的景观绿化,更让南京西路展现不同气质的“妆容”。在兴业太古汇工作的Sam,每天午后都要在对面的南石绿地兜一兜。在他印象里,除了垂直绿墙、动感水幕,还有3到4月的鲁冰花,4到5月的朱蕉,到了9月底迎合国庆欢乐祥和的气氛,主色调会变成红色。再过几天,这里便会有插花花艺大师梁胜芳的全新设计亮相。
Sam:“在这边工作,我觉得我很幸运,整洁度,还有种绿意的感觉。有他们付出,我觉得我应该更注意文明,劝诫周围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