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0多款商品要降价,在五大城市继续开新店,宜家在中国将有这些动作
降低250多款商品的售价,计划上市2000多个新品,在中国的五大城市开出新店,其中就包括今年刚刚开出杨浦店、静安店的上海……2021财年,宜家在中国市场的商业动作依旧不断。虽然针对新财年的投资数额还未公布,但宜家中国副总裁弗朗索瓦·勃朗特今天表示,秉持对中国市场的长期承诺,将进一步加深在华投资项目,其中在上海的投资额将超过2020财年。
徐汇宜家商场将升级改造
“过去12个月宜家在中国的开店和数字化转型策略,到2021年仍然会继续,中国2021财年依然是我们会加大投资的重要市场。” 继2020财年在中国市场投资100亿元人民币之后,在今天上午举行的宜家中国2021财年媒体发布会上,弗朗索瓦·勃朗特透露,未来宜家将继续加大在中国的投资力度。
在过去一个财年(2019年9月1日至2020年8月31日),宜家在中国大陆地区新开了7家门店,包括广州、郑州、贵阳、长沙和青岛的标准门店,和在上海进行试点的杨浦小型商场和静安城市店。在数字化方面,宜家在今年3月推出了宜家购物APP和天猫旗舰店。
与全球其它地区相比,中国算得上是宜家过去一年商业动作最多的市场。实际上,中国也是宜家现今最重要的增长市场之一。弗朗索瓦·勃朗特介绍,宜家的全渠道转型还将继续,2021财年还将继续拓展线上渠道,探索试验线上线下零售、持续推进新项目,并将在上海、福州、南宁、昆明以及深圳大湾区开设新店。随着业务的拓展,宜家中国预计在新财年将新招2000名左右员工,主要分布于零售业务和数字化运营。
具体来说,上海徐汇宜家商场作为宜家首个升级改造的“明日商场”项目会正式启动。此外,宜家还会继续在上海和大湾区内的广东市场探索小型商场和城市店的模式,并通过全屋设计服务为消费者提供一体化家装方案以及专业的点对点服务。
250多个商品将有“更低价格”
未来一年间,如果你去逛宜家商场,也许会发现贴着“更低价格”标识的商品比往年更多了。宜家中国商业副总裁张丽娜透露,明年宜家会有超过250个更低价格的商品,占整体SKU的比例约为5%。
“2008财年,我们的代表性商品BILLY书柜的售价是1399元,但在2021财年,会降低到999元。这是因为我们采用了竹子作为新原料后,成本更低了。”张丽娜说,降价不是因为促销,而是通过全产业链优化和技术的改进,降低一些商品的生产、包装等成本,从而降低售价,提高对消费者的吸引力。“同样的,原本售价599元的波昂扶手椅会降低到399元,因为其结构的优化,包装做得更加扁平,从而降低了成本。”
“更低价格”的增加,和疫情后的消费趋势转变有关。当下消费者的风险意识在提高,对高性价比的商品更为青睐,这些价格更优的商品将帮助宜家吸引到更多的大众消费者。为此,2021财年,宜家将投入2亿元让利消费者。
此外,张丽娜还表示,2021财年宜家还将在中国市场推出2000多款新产品,其中5个系列以上的产品,是中国本土团队专为中国市场研发的。
第三届进博会上展区面积翻番
从最新的财报数据来看,2019财年(2018年9月1日至2019年8月31日)宜家在全球零售销售额达到367亿欧元,销售额同比增长5.0%。在中国市场,2019财年由英格卡中国所经营的28家宜家商场共接待了1.08亿人次的访客,销售额共计人民币157.7亿元,占全球总销售额的近一半。
而在今年上半年,尽管受到疫情冲击,但宜家在中国市场的业绩恢复迅速。弗朗索瓦·勃朗特表示,以上周为例,一周销售额已经恢复到了比去年同期更高的水平,即便是在2、3、4月份,线下销售受到较大影响的情况,线上销售却增长迅速,截止到目前,线上销售额全年同比增长了67%。
中国市场的优秀表现,让宜家决定更深入地参与到第三届进博会上来。“第一届进博会我们出现在瑞典国家馆,第二届进博会我们设立了独立展区,今年的第三届进博会,宜家的展区会翻一番,达到360平方米。” 弗朗索瓦·勃朗特表示,希望借助进博会,向更多消费者展示宜家的创新家居生活解决方案,同时进博会也是很好的契机,为我们创造更多机会和不同利益相关方进行对话互动。
原来家具还能这样卖,“逛宜家”成为一个火热的新词
1998年,宜家将中国大陆地区的首店开在上海徐家汇。八佰伴开业时的盛况在宜家徐汇店又重演了一次,舞狮的乐队为仪式开场,来自瑞典的大使为开幕剪彩,数千名上海市民早早等候,期待走进这个巨大的“蓝盒子”。
徐汇商场里的样板间,让当时的上海老百姓大开眼界,原来家具还能这样卖,原来家里还能如此布置。一时间,“逛宜家”成为一个火热的新词,携老扶幼到商场里逛逛看看,成为时髦之举,就像现在去网红店排队打卡一样。甚至外地游客也蜂拥而至,把宜家当做南京路、外滩这样的景点来逛,享受着“我就看看,不买”的别样乐趣。
此后若干年里,随着上海老百姓消费水平的提高,宜家家居的设计理念和风格得到了认可。即便爸爸妈妈们仍然喜欢实木家具,但对于年轻人们来说,宜家的北欧风才是新时尚。当时“喝星巴克”、“吃哈根达斯”、“住宜家”被戏谑的称作中产阶级的生活标配。
从1998年开始,宜家在上海长红了22年,总有无数的话题围绕着它展开。
比方说,那些年我们组装过的宜家家具,身边娇滴滴的女孩子拿起螺丝刀,一个人就能把桌子、凳子、柜子、沙发全都安装完毕,谁的身边没有几个手残党,或者充满组装欲的动手族。
比方说,那些年我们吃过的1元一只的圆筒冰淇淋,无限续杯的咖啡和饮料,Q弹大份的瑞典肉丸,还有烤翅、烤肠、提拉米苏……宜家的餐厅大概是商场内人流密度最高的地方,无论是阿姨叔叔,还是上海小囡,都能如数家珍做出一份美食攻略。
比方说,那些年在上海奋斗的日子,租房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宜家添置家具,只要一个苹果手机的钱,就能把出租屋布置出家的味道,开始沪漂的日子。
22年过去了,宜家在上海的商场从1家变成了5家,当年跟着爸妈逛商场的孩子,如今自己也变成了父母,依旧喜欢牵着孩子的手,周末到这里遛娃,不管是买几件家居小物,让小家焕新,还是吃一顿价廉物美的午餐,拍几张遛娃照发朋友圈,到宜家去,都是一件轻松自然的事情。
为什么消费者会喜欢宜家?在知乎上,最高赞的回复这样写道:“宜家能够瞬间激起一个人内心对家庭,对生活的向往。好像在那里面,能突然想清楚自己的时间应该花在什么地方,自己未来想要的生活和肩上的责任担子。随着年纪的增长,这种感觉可能愈发强烈。”
宜家进入上海大事记
1998年,宜家在中国大陆地区的第一家商场选址上海徐汇。
2011年,也就是时隔13年之后,宜家在上海的第二家商场,即北蔡商场才正式开业。营业面积达49,400平方米的北蔡商场,当时是亚洲最大、世界第二大的宜家商场。上海也成为了中国首座同时拥有两家宜家商场的城市。
2013年,面积更大的宝山商场来了,取代了北蔡店亚洲第一的位置。共有四个楼层的宝山店,营业面积达到55032平方米,超过1200个停车位,共提供9400多种商品。
2020年,宜家在上海的开店计划又有了“小而美”的新篇。先是3月在杨浦国华广场开出小型商场,上个月又在静安寺的黄金地段开出总面积约3000平方米城市店。
中国是除瑞典以外,唯一一个拥有完整宜家价值链的市场,涉及产品设计、测试、生产、采购、仓储及配送、零售、购物中心、数字创新等各个领域。在宜家品牌下,英格卡集团(原名宜家集团)和英特宜家集团在中国运营着不同的业务单位。自1998年在上海开设了大陆地区的第一家商场以来,英格卡集团已在中国大陆开设了31家商场、1家小型商场、1家城市店、2个体验店和3家荟聚购物中心。(新民晚报记者 张钰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