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典雅、华彩、秀美,苏州河两岸公共空间分三段演绎城市历史文脉与河滨风光
继2017年底黄浦江45公里岸线滨江公共空间贯通后,苏州河两岸公共空间也正推进市容环境整治,打造“生活秀带”,全面提升公共空间品质。市绿化市容局介绍,根据苏州河沿岸不同段的风貌,从东到西,分“典雅苏州河”“华彩苏州河”“秀美苏州河”三段三个主题来演绎城市历史文脉与河滨风光的相得益彰。
虹口段苏州河两岸
从东到西打造不同特色苏州河
市绿化市容局介绍,该局和市“一江一河”办、市住建委联合发布了《苏州河两岸公共空间市容环境治理方案》,以东起外白渡桥,西至外环线的苏州河42公里公共岸线为中心轴,南北两岸各延伸约200米至城市东西向主要道路开展环境整治,其中水域面积约20.2平方公里,聚焦“彩”化、“靓”化、“净”化、“序”化、“优”化等“五大”工程,共18项任务。
据悉,为体现苏州河各段特点,让城市历史文脉与河滨风光相得益彰,苏州河将分三段进行演绎。东段(苏州河河口-南北高架桥)为“典雅苏州河”,呼应苏州河建筑历史文脉,烘托海派滨河景观走廊,打造市民休闲公园空间。中端(南北高架桥-内环线)为“华彩苏州河”,顺应蜿蜒河道、灵动水岸,营造多彩宜居生活环境。西段(内环线-外环线)为“秀美苏州河”,依托棕地改造的宽裕场地,展现有机活力的生态城市。
虹口段苏州河两岸
目前,苏州河两岸公共空间环境整治部分内容已经精彩呈现,虹口、黄浦、长宁、普陀段各有亮点。让我们来逐一看一看吧~
虹口:用光影讲述历史
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市容管理处副处长沈懿介绍,景观灯光的改造是虹口区苏州河沿线环境整治的一大亮点。景观照明提升项目主要实施在大名路、东大名路,通过“微创”式安装方法,兼顾了历史建筑的保护和景观照明的美观,以表现建筑柱式、檐口等构件为主,突出建筑细节与特点,传承经典,用光述说历史。
虹口区该区域内49座楼宇的建筑景观照明设施进行了新建、改建,同时对8处公共空间、17处花坛、200棵行道树安装了景观照明。景观照明开灯时间为夏令时(5-9月)19:00-23:00,冬令时18:00-22:00。
最佳观赏点:苏州河沿岸外白渡桥附近,北外滩浦东滨江凯宾斯基酒店附近。
虹口段苏州河两岸
黄浦:九子公园,让市民回到孩提时代
九子公园和“苏河之门”是黄浦区苏州河两岸公共空间的改造亮点。
九子公园位于成都北路1018号,2006年建成开放,定位为一个反映九种老式弄堂传统游戏的主题公园,九种游戏是:打弹子、滚轮子、掼结子、顶核子、抽陀子、造房子、跳筋子、扯铃子、套圈子。
结合此次苏州河两岸公共空间整治,九子公园进行了改造,主要是对空间布局和植物进行调整,空间上使场地兼具运动与停留休憩的功能,并打开了与苏州河相隔的围墙。植物调整上,新增了绣球展示园,运用地被花境,增添了各种开花植物,提升了公园景观效果,丰富了季节变化时的色彩。目前,改造已正处于收尾阶段。
九子公园效果图
已建成的红枫林林带东至外白渡桥,西至乍浦路桥,是“一江一河”工程的重要节点,设计主题为“苏河之门”,体现海派文化的丰富性和精致性。
林带面积约3000平方米,栽种了枫香、元宝槭、日本红枫、美国红枫等色叶树种,并搭配常绿树种营造出秋叶层林尽染之美,丰富整个沿河景观色彩。
待到今年秋季,市民可以去那里逛逛。
黄浦红枫林
静安:用现代艺术手法诠释苏州河传统纺织文化
曾经,苏州河一带聚集了一批纺织厂。在此次苏州河公共空间改造中,静安区、普陀区部分路段都利用各种手法演绎了纺织文化。其中,静安区的看点是位于光复路及天目西路西南角的长安路节点公共绿地。
据悉,长安路节点公共绿地是苏州河贯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主题为“水韵银丝,锦绣苏湾”,通过对历史、文化、设计的深刻理解,提炼苏州河、纺织厂、纱厂等近代工业文明的符号,用现代艺术手法诠释苏州河传统纺织文化,展现历史人文与现代休闲交织的美好画卷。项目预计今年10月完工。
静安长安路节点绿地效果图
普陀:亲子活动的乐园
对长风1-5号绿地的改造是普陀区苏州河两岸公共空间打造的重点。
长风1-5号绿地面积共计19.30公顷,重点设计区块为长风 1号绿地(北岸:古北路桥/大渡河路东侧),长风2号绿地(北岸:古北路桥/大渡河路西侧)。
目前,长风1号绿地内正在建设上海市儿童图书馆新馆(总建筑面积 1.6万平方米)和青少年活动中心。该绿地的设计将儿童学习、感知的活动从室内图书馆拓展到公园整体,为儿童提供感受自然的户外空间。
长风2号绿地沿苏州河岸线整体贯通,将与长风公园、市儿童图书馆、青少年活动中心、长风大悦城等形成联动,打造以儿童阅读、户外亲子、滨河休闲为主题的城市地标空间。目前项目部分在改造提升中。
长风1-5号绿地
长风5A公共绿地位于上海科技金融产业集聚区内,范围东至木渎港,南至苏州河,西至真北路,北至云岭东路,约6.5万平米。以“苏州河上孕育出的生态萌芽”为设计理念,将绿地比喻成在河畔播撒的一粒生态种子,孕育萌芽,由此创造出一个开放共享的生态空间。绿地以滨水生态景观带、休闲活动场地和多元素植物景观为框架,以点、线、面结合的方式,将水体、绿地、广场等元素融合在一起,形成“一轴多点四区”的景观结构。还利用高差变化满足绿地自然排水需求,设置了雨水花园、湿地、生态洼地等下凹式绿地进行雨水蓄存和净化,打造了海绵城市特色景观节点。
长宁:11公里超长健身步道
健身步道是长宁区苏州河两岸公共空间的亮点。据悉,这条健身步道全长约11.2公里,东起江苏北路,西至外环线。目前,建成的5.6公里(江苏北路桥至双流路)已成为市民休闲赏景的好去处,西延伸段(双流路至外环)的5.6公里正在紧锣密鼓施工中,全线将于今年内完成。
整条步道将串联起沿线音乐公园、滑板公园、风铃绿地、中山公园、天原河滨公园、虹桥河滨休闲公园等10个活力公共空间。步道在设计中融入了自然界的艺术元素,通过抽象转化,形成如星空图案的夜景灯光、草坡亭廊等,不仅为市民提供健身、休憩的环境,同时也是苏州河河畔一道靓丽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