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足不出户能看病,药品一天就到家,上海首家社区互联网医院将满月……

5月26日下午4点,家住彭浦新村的王老伯通过社区互联网医院视频问诊,从诊断、输入病历到开出电子处方,整个过程约10分钟,付费后24小时内药品就能送到家。
在“互联网诊室”,吴宇静医生对家庭医生签约居民进行线上诊疗服务。
手机另一端,居民王老伯在家与线上医生“面对面”看病。
今年4月28日,上海市静安区彭浦新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互联网医院正式上线运行,院内设置了专门的“互联网诊室”,由副主任医师和高年资的主治医师坐诊,通过“健康静安”微信公众号平台、“静安家庭医生”APP,以在线咨询互动、网上视频问诊等形式,为家庭医生签约居民提供慢性病复诊配药、处方延伸等服务,居民完成线上结算后第三方物流直接将药品配送到家。
再过两天,沪上首家社区互联网医院将满月。
一个月里,线上就诊人数达50人次,30多人通过电子处方由第三方物流送药上门。
就诊人群中60、70岁的老年人占90%,10%的年轻人由于工作忙,线上就诊给他们提供了方便,最主要是节约了时间。
上海市静安区彭浦新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了“互联网诊室”。
经过一个月的运行,居民尝到了线上诊疗服务的“甜头”,希望可以扩大就诊范围,让更多的居民可以少跑医院在家“看病”。
而院方希望操作流程再优化,加快5G接口开发,在流程、功能实现上更进一步。
在“静安家庭医生”APP上,医生和居民进行“面对面”视频问诊。
视频问诊结束,医生在手机端输入病历,开出电子处方。
完成线上结算后,药品第二天就能送到家。
据悉,彭浦新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年门诊量86万,单日最高超过5000人次,是静安区区属医疗机构门诊量最大的医院,作为一种新的医疗服务模式,患者不仅可以在线上进行咨询和预约,还可与在岗医生“面对面”视频交流,使医患沟通“零距离”。
同时,医生可以通过电子健康档案,了解患者血压、血糖、身高、体重、饮食、运动、睡眠等信息,还可以随时查看患者全市诊疗机构的历史病历,并根据线上复诊的情况开具处方,所需药品配送到家,实现了让数据跑路,医疗服务“零接触”,让足不出户的居民享受到优质的诊疗服务。
互联网医院将减轻医院线下的压力,也降低了人群集聚带来的社区新冠病毒病的防控压力。
互联网医院的启用,将减轻医院线下的压力。
根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功能定位,下一步将打造“互联网+健康”服务的生态圈,构建全面覆盖诊前、诊中、诊后全流程、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新型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