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抗疫主题曲《守护》发布,用歌声礼赞抗疫一线社区工作者
中新网上海新闻3月30日电(张践)疫情爆发以来,社区的广大居委会干部、物业工作人员、志愿者众志成城,克服了重重困难,用生命守护生命,用责任诠释担当,坚守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为了表达社会各界对这些家园守护者的感激之情,彭浦新村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联合了上海黄浦海燕博客公益发展中心、上海飞扬华夏青年社会治理创新中心邀请沪上多位知名音乐人共同创作抗疫主题曲《守护》,希望这首歌化成黎明的那道光,驱散黑暗,淹没孤单。
歌曲由青年歌唱家张帆涛作词。张帆涛老师师从中国声乐泰斗周小燕女士。疫情发生以来无数个日夜的感动画面成了张帆涛老师创作的源泉。“疫情的阴霾遮不住人性的光芒,那些逆流而上的白衣天使,那些忙碌不歇的社区工作者,那些穿梭不停的快递员师傅,那些坚守一线的朋友兄弟姐妹,他们彰显了平凡中的伟大”,张帆涛把歌曲取名“守护”,“守护是一份选择,也是一份担当,是对家的使命,也是对家园的承诺。这首歌道不尽心中的感动,唱不完对他们的祝福,但表达我最由衷最真诚的感谢!”
就职于上海国际影视节中心,策划每年一度上海电视节与电影节的孙家佳,也是业内知名的钢琴演奏家。孙家佳老师这次负责歌曲作曲。“写这首歌的时候,脑子里第一时间涌现出来的词是‘温暖’”,孙家佳说,“希望这是一首有温度的曲子,让人眼前能看到光,心中能生出暖意。”孙家佳老师在节奏的选用上避开了正拍鼓点般慷慨激昂的曲调,用一些后半拍来突出诉说感,用一些三连音来展现绵延的情绪,让整首曲子传递出一种内敛、温柔又上扬的力量。
熟悉音乐创作的朋友都知道,作曲之后还有一个编曲工作。这次编曲是由浙江音乐学院附属音乐学校高二学生王然同学完成的,创作过程中她的指导老师吴斯如也给了很多帮助。王然年少成名,15岁就获得温州首届儿童歌曲创作大赛银奖,专业能力绝对不输一线的音乐制作人。短短3分多钟的曲子,用到了近10种乐器,前奏用了钢琴、小提琴、大提琴与竖琴,塑造一种比较安静的氛围;主歌部分弦乐组与长笛进入,塑造饱满和悠远的感觉;到间奏时进入了架子鼓、电贝斯;到高潮时又加入了圆号。王然说:“或许我并不能为抗疫做出巨大的贡献,但是我也尽自己所能把想表达的感情装进歌里。”
为了表达对一线社工的敬意,歌曲录制邀请了一线社工代表作为演唱者。“准00后”王圆就读于上海外国语大学,她利用疫情学校放假时间到居委会做志愿者,每天朝九晚五帮助居委会打电话、排摸信息。小姑娘做了2个月的志愿者没有提任何要求,只是这次录完歌后问了一句,“做MV的时候能不能帮我美颜一下?”吴磊是临汾路1244弄居委会的社工,疫情期间他铆足干劲,加班加点。录歌的时候,想着每天做的工作,吴磊特别有感受,“我们做的工作就是因为爱、因为责任,我是社工,我骄傲!”丁岚平时从事心理咨询工作。这次,针对疫情她开通了心理咨询热线帮助一线社工和社区居民疏导心理问题。“疫情当下,我们每个人都是战士,为了获得最终胜利,每个人的努力都非常有必要。”徐历是街道推选出的静安区人大代表,平时接触较多的中小企业和社会组织。最近,针对他们的复工情况,徐历做了很多调研,把他们的心声传递给政府。“社区工作者是真正的幕后英雄,他们用小小的身躯,守护着上海超过一千万个家庭的安宁。”
特别要提的是这次MV制作的导演朱烨。朱烨是原上海戏剧学院电影电视学院院长、著名导演胡雪桦的得意弟子,曾在金鸡百花国际微电影节、澳门国际微电影节上获奖,执导过《群英传奇》等电视剧。朱烨导演也是一名武汉人,由于封城没有办法回到家乡和父老乡亲一起战斗。“但是我在上海同样感受到上海人民抗击疫情的奋不顾身和无私奉献,这次拍摄让我有机会更深入上海的基层社区,了解一线居委会干部、志愿者、医护人员的工作,感受他们的辛苦与付出”朱烨说,“我们录这首歌、拍这段视频,不需要太华丽,不是歌功颂德,就是最朴实无华的记录,记录着在2020年的冬春之际中国爆发了一场史无前例的重大疫情,大家众志成城,最终赢得胜利。”
感谢所有主创人员的努力,你们铁肩担道义、妙手谱乐章。所有主创人员这次都是以志愿者的身份来参与,没有拿一分钱的劳务报酬。还要感谢黄浦区侨办副主任施海燕老师前期做了大量协调工作。感谢上海设计周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朱亚婕老师给了很多专业建议,提供了录音棚资源。感谢“申创在线”的支持,《守护》将通过电信IPTV走进超过400万户上海家庭。
冲寒破土非桃李,料峭春风暗香浓,
待得云开风定时,人间四月满芳菲。
愿山河无恙,人间皆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