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各区公布义务教育招生细则,21日启动网上“校园开放日”
3月20日,上海16区同时公布2020年义务教育招生细则,包括公办小学划片范围、公办初中对口方式、民办学校招生计划、本市户籍人户分离实施细则等。3月21日起,上海1300多所义务教育阶段公办、民办学校开始举行网上“校园开放日”。
公办学校划片范围入学方式与2019年基本一致,新开办18所学校
据悉,今年上海公办小学、初中招生政策基本保持稳定,各区公办小学招生划片范围、公办初中入学方式与2019年基本一致。
在公办小学招生方面,上海各区根据以往惯例,按照居委、小区或门牌等划定招生入学范围,先安排户籍地与实际居住地一致的适龄儿童就近入学,再根据区域内实际情况统筹安排本市户籍“人户分离”适龄儿童入学。比如,黄浦区明确:对于本区户籍地(户主为直系亲属或儿童本人)与居住地(产权人或承租人为直系亲属或儿童本人)一致的适龄儿童,当报名人数不超过对口学校招收学额时,安排对口入学;当报名人数超过对口学校学额时,按照入户籍时间长短顺序安排入学,超出学额部分实行区域内统筹安排入学,黄浦区每户地址五年内只享有一次同校对口入学的机会(二胎或多胞胎除外)。虹口区明确:本区“人户一致”的适龄儿童,当公办小学报名人数大于招生计划数时,学校根据适龄儿童与户主关系、房产情况、户籍迁入时间等要素排序安排入学。
在公办初中招生方面,静安、徐汇、长宁部分学校继续实施往年的小升初电脑派位,其他中心城区仍主要采取一所或几所小学对口一所中学的对口方式,郊区主要采取划分地段范围的对口方式。比如,杨浦区公办初中学校全部采用小学对口升入初中方式,按照小学毕业生“免试划块、相对就近、对口直升”的原则具体操作。
今年上海全面实施义务教育公民办学校同步招生,未被民办中小学校录取的,根据公办中小学校已分配入学的实际情况,按照学校公布的安置细则,以同类排序靠后的原则,安排进入尚有余额的对口学校,额满为止,超出部分由区教育行政部门就近统筹安排入学。
据统计,今年上海新开办18所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含分校),主要分布在浦东、闵行、松江等人口导入地区,通过学区、集团办学等方式共建共享,公办优质教育资源将进一步增加。
民办学校设置分类计划,保持民办九年一贯直升制度
在学校不挑选生源的前提下,今年上海民办学校将按住宿、走读、收费等不同情况设置分类招生计划,全程“四分类”,即分类计划、分类报名、分类摇号、分类录取。如分设本校教职工子女计划,以稳定师资、保障办学质量;分设举办者或联合办学的高校员工子女计划,以维护办学积极性,保障学校办学的资源和必备条件。各区将在3月25日前完成对相关学校招生简章的审核,并在学校官网公布。
民办九年一贯制学校校外招生计划数原则上不少于2019年校外实际招生数,在此基础上,设置本校免试直升计划和校外招生计划。不论哪类计划,当报名人数大于招生计划数时,都由区教育行政部门实施电脑随机录取。
1344所学校网上齐“开放”,足不出户可浏览咨询
据统计,上海1220所公办学校、124所民办学校将举行网上“校园开放日”,公办学校基本实现全覆盖,民办学校覆盖率为73.8%。
各区教育局都制定了义务教育阶段公民办学校网上“校园开放日”工作方案,对学校“校园开放日”发布的内容建立了相关审核机制,确保各校网上“校园开放日”规范、安全、有序、有效。各区教育局集中公布本区学校网上“校园开放日”安排。
各校的网上“校园开放日”不组织学生报名,不组织任何形式的测评、面试、面谈或调查,也不收取学生任何形式的简历(包括各类证书)等材料。开放内容包括学校的办学理念、课程设置、师资水平、办学特色等,形式上有视频展示、文字介绍和大量的图片资料,以多样的形式、丰富的内容让学生和家长足不出户依然能充分领略校园风采。上海市南洋初级中学校长周英俊介绍说,网上“校园开放日”包括学校介绍、校园展示、招生政策、宣传视频和留言专区5个板块,突出初高中校区的一体化和“强校工程”建设,让学生和家长能感受到优质的软硬件资源。上海民办兰田中学采用微视频形式,从“创新兰田”“多彩兰田”“阳光兰田”“优质兰田”四个角度向学生和家长展示学校在办学理念、办学条件、办学特色、课程设置、师资水平、共享共建资源、学生培养等方面的工作和成效。长宁区绿苑小学在展示栏目中设置了“喜欢绿苑的N个理由”“优+加油”“玩转地球”特色课程等富有学校特色的视频,供家长更全面地了解学校。青浦区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发挥集团化办学的优势,通过文本、数据等介绍集团内的共建共享课程资源,将历年“校园开放日”学生体验场景集锦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