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风雪时为彼此点燃花火

题图 本报记者 赵立荣
行为经济学有一个“损失规避”效应,很直白,也很好理解,本是由人性驱动而来:人们对于损失的痛感或敏感程度,要大大高于获得。
但就是这样一个看似广谱适用的经济学原理,却在今天的上海,在疫情防控最吃劲的关键阶段,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颠覆。
这位来打擂台的“选手”,名叫爱。
这两天,一台装满甜品饮料且无人值守的保温柜出现在上海一座商务写字楼外的公共空间,它想要服务的不是进进出出、西装革履的白领,而是那些天天见、却从不相识的外卖小哥、保洁阿姨和执勤民警。没想到这个举动,瞬间席卷起一场爱的风暴——市民阿姨煮了烧卖、红烧肉悄悄放进来,白领小姐姐化身机器猫悄悄“补货”,更有人受此启发大胆“示爱”——给送外卖的小哥偷偷点上一份外卖……
无独有偶,恰逢花期的花展,直接“抛”下公园绿地,飞至一线医护人员、志愿者、社区工作者身边,娇艳欲滴的花束被送到这些凡人英雄手中,30万株象征着“永恒祝福”的郁金香就这样绽放在抗疫一线,开出了最美的颜色、最动人的姿态。
都是最困难的时期,都有最难捱的心情,但偏偏就是有这样一群人,始终还惦记着别人,温暖着一座城。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一座有温度的城,是因为住着一群懂得感恩与温暖的人。他们,让街巷的转角充盈着美丽,让城市的文明气度触手可及,也让那些冰冷教条的言语或理论相形见绌、日出冰消。
“原来,我们也是被关心着的”,说出这样的话语,其内心一定也如沐春风。
打动人的从来不是豪言壮语,是共风雪时为你点燃花火,是默默无声为你添瓦,是你为我送餐、我为你斟茶。
一点关心,一声问候,一眸回望,一个微笑……在这个特殊的春天,我们彼此“间隔”,更彼此深深地拥抱。早春,上海已回暖。
新湖郁金香花博会取消之后,30万株郁金香盛开在医护人员、社区工作者、一线志愿者身边
未敢负芳华,让“战疫先锋”在岗位上就能看见春天
“一走出上海火车站,尽管戴着口罩,依旧感觉春风拂面!”2月27日,铁路上海站南广场被1万株郁金香盆栽装点一新,其中3000株作为礼物被赠予值守在一线的志愿者和往来的旅客路人。据悉,后续数十万株郁金香还将被送达社区、瑞金医院、华山医院等抗疫一线,芬芳更多人。
往年,中心城区最大规模的花展——新湖郁金香花博会都在这个时候拉开帷幕。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原有计划,市民无法走出家门去公园赏花。看着花圃里渐渐展露新姿的花株,活动主办方“未敢负芳华”:既然大家不能来赏花,那么就将花送出去,送到人们家门口,尤其是战“疫”一线。“看见春天、感谢有你”郁金香送祝福活动由此诞生,30万株郁金香盆栽将陆续送给那些在疫情期间为上海作出贡献的企业、单位及个人,让他们在现有工作岗位上,就能看见春天。
铁路上海站南广场,上海音速青年志愿服务中心理事长严洪作为驻守在一线的志愿者代表接过了鲜花。尽管戴着口罩、穿着防护服,但志愿者们打趣说:闻到了香味,甜到了心里。现场,不少刚出站的旅客驻足停留,有的连忙拿出手机拍照分享:“这是我这段时间以来看到最美的景象了!”有的则婉拒递送过来的鲜花盆栽:“留在这里给更多人欣赏,让春天住进每个人心里!”
据介绍,此次赠送至铁路上海站的郁金香分为5个品种:德玛克(红色、黄色)、粉巨人、构思印记(玫瑰色)、幸福一代(象牙白+红色)、重瓣小黑人(紫色),五彩缤纷,煞是好看。
今年早春,正是那些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寒风中坚守的居民区干部、守好铁路上海站的志愿者、各行各业的一线工作人员,以及每一位遵守约定的普通市民,让城市显得格外温暖。据介绍,活动主办方新湖集团为了把春天的美好送到更多一线工作人员身边,还针对不同人群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赠送策划。比如,针对返沪人员的鲜花关键词是“归来”,希望让更多返沪复工人员第一眼就感受到春天;针对社区基层一线工作者、文明志愿者的鲜花关键词是“奉献和坚守”;针对医院及医护人员的鲜花关键词则是“希望”。
主办方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郁金香是优雅与高贵的代言,每年冬天下种,历经一个寒冬的洗礼,来年春天才绽放;但花期特别短,最佳观赏期仅2周。在很短的时间内,郁金香奉献着最美的色彩——赠花活动因此也有了特别的意味:祝福城市历经疫情考验而最终迎来更美好的明天。
新湖郁金香花博会是一个面向上海市民的公益性品牌活动,首次花展于2015年举办,已成功举办了五届。每年,新湖集团与静安区文化旅游局联手合作,所有种球都是从荷兰空运至上海,种植在大宁郁金香公园,供市民观赏,六年内累计种植1000余万株郁金香,吸引超过600万游客前往公园赏花。疫情之下,尽管公园尚未完全开放,但街角绿地已经春意盎然。据介绍,大宁郁金香公园、静安雕塑公园、南京西路沿线,投放种植了共计168万株郁金香。特别是南京西路沿线8个点位的公共开放空间,市民在上下班途中、街巷转角处依旧可以观赏到郁金香美景。这8个点位分别是:友谊会堂绿地、新华电影院前绿地、上海外事办绿地、嘉里中心门前绿地:延安中路(铜仁路—常德路段)、青海路绿地:青海路(南京西路—威海路段)、协和临绿绿地:南京西路延安路路口、永源浜绿地:南京西路永源路路口、南京西路街景:南京西路(陕西北路—铜仁路段)。本文照片由受访单位提供
更多写字楼纷纷加入,社区响应自制,只为温暖更多凡人英雄——
“暖心投喂点”正遍布全城
■本报首席记者 顾一琼
上周,港汇恒隆广场写字楼一座和二座出现了无人值守的保温柜和移动餐车,关于温暖的故事不断延续:每天一早,有人在保温柜里放入了亲手做的热气腾腾的烧卖,“他们早出晚归,一定没人帮忙料理吃的”;还有人拖着行李箱来,像变魔法般默默“补货”水果、饮料、零食;还有更多人表示要来捐款捐物……
如今,这样的暖心投喂点正遍布全城!
记者从“暖心保温柜”活动主办方上海圈子了解到,应广大热心市民和商家的要求,这个活动还将延续,并于本周布点嘉里中心,环球港,南丰城,太古汇,世茂中心,正大广场等商务楼宇。
此外,在城市各个角落,还涌现出一批居民自发组织、创设的“爱心投喂点”。
满满的热饮和甜品,“投喂”给快递和外卖小哥,以及环卫工人、警察、城管等,慰劳这些日夜奔忙着的城市守护者。
外卖小哥激动了,“我们是被关心着的”
送了上千次喜茶的他,第一次喝上了喜茶,外卖小哥激动地说:“原来我们是被关心着的。”
港汇写字楼的暖心保温柜和移动餐车里,放着喜茶、Lady M、LeTAO,旁边写着“免费领取”。这个满载着爱心的甜品热饮柜台,是专门“投喂”快递、外卖小哥、环卫工人、警察、城管等人员的。这个由上海圈子公众号和港汇恒隆广场联手策划的暖心之举,专为感谢城市里那些不断奔忙、守护着所有人的凡人英雄们。
小柜台启用第一天,从上午11点开始,有不少快递和外卖小哥陆续赶来送货送外卖,但行色匆匆的他们跑着来去,路过无人保温柜时都没来得及看一眼。过了许久,有一名快递小哥发现了无人保温柜,本来已经走过了几步的他,又倒回来反反复复确认了几遍“免费领取”的文字,才小心翼翼地从里面拿出一杯热饮。不久之后,有外卖小哥拿了一块Lady M蛋糕,“晚上拿回家给孩子尝一尝”。还有一位外卖大姐乐呵呵地拿了热饮和甜点,拿出手机拍下照片,分享到自己的工作群里。
不断有人来悄悄“补货”
上海人,“甜起来”一点都不含糊。
港汇恒隆广场的Ole'精品超市发现无人保温柜后,派了一名小哥哥送来了各式各样的即食水果:菠萝、柚子、草莓、青瓜。
下午时分,一位上海阿姨拿着一盒红烧肉放进了无人保温柜。她说早上路过时看见,中午正好做了红烧肉,“送外卖不容易,让他们吃口热饭热菜”。
一群在港汇写字楼工作的白领出门吃饭,回来的时候就拎着东西往里“补货”,有果汁、水果和饼干。还有更多人,大包小包过来,放下东西就悄悄离开。
写字楼的环卫阿姨每隔一小时就会来擦一擦整理一下,“我捐不了什么东西,就做点能做的事吧!”
一旁的小黑板上写满了温暖人心的话:“武汉加油、上海加油、中国加油!”“一春芳意,三月和风,牵系人情”“待到樱花灿烂时,我们相约在武汉”……
记者在第一时间采访了上海圈子公众号创始人张扬。据介绍,这个“无人值守保温柜”活动第一天准备了50杯喜茶、25块蛋糕、50盒软糖、50份饼干、若干饮料,货品中的蛋糕奶茶很快就被拿走了,剩下的都是有包装的饮料。
眼下,更多的爱心、暖意奔涌而来,小柜台上放满了各类食物、饮料、甚至玩具,还有更多热心市民、企业等通过多种渠道表示要赞助、捐款、加入等,原本计划进行一周的活动目前也将延续下去。
买来咖啡巧克力,自制社区“暖心柜”
这座城市里的人们都在以自己的方式抗击疫情,哪怕只是“送吃的”这么一个小小的举动,也体现了凡人微光,体现了一座城市的可爱可敬之处。
在嘉利豪园小区内,小区业委会副主任丁芮燕在朋友圈看到了关于港汇广场“无人值守保温柜”爱心活动的文章,她灵机一动,为何不打造一个属于小区的“爱心投食点”呢?她在小区业主群内发起了倡议,好几位热心业主立马响应,纷纷出钱出物。
在居委会助力下,热心的业主们一同商议方案、布置货架。擅长书法和美术的业主芮先生在白板上书写“免费领取爱心餐饮——向坚持奋战在岗位的外卖小哥、快递小哥、物业、志愿者致敬”。
小货架上的物资在源源不断地增加:有人去全家买来了咖啡、红茶等热饮,有人把家里的“白色恋人”巧克力分享了出来,有人直接拉来了糕点赞助,还有许多热心居民生怕货物不够,又买来了水果、面包、酸奶等。有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小区业主身在外地,手机转账150元,委托邻居代买食物。
“这个冬天很冷,但只要付出小小的行动,却可以给予一直辛苦坚守在疫情第一线的人员大大的温暖。”一位小区志愿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