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返沪客流多吗?地铁和公交拥挤吗?交通行业保障如何?| 复工首日直击
今天是“复工”第一天,你去公司上班了没?
复工首日,地铁、公交上是否人挤人?开车出行的人多吗?火车站、机场返沪客流是否大幅增加?
地铁客流相比往常下降不是一点点
今天一大早,不少上班的市民就在朋友圈里晒出了不一样的早高峰地铁照:没有了人挤人,大家都很自觉地分开来坐。
记者也了解到,预计今天上海地铁客流有可能超过100万,比昨日有所上升,昨客流已经跌入低谷的73万。总体来说,虽然是复工日,但是客流比往常下降很多。截止今日9时,早高峰全路网客流41.6万人次,同比2019年2月11日(节后首个工作日)下降198.3万人次,降幅79.03%。其中11号线,2月10日截至13点进站客流:南翔2839人,嘉北1769人,安亭1837人。而1月13日截至13点进站客流25494人,嘉北14940人,安亭6516人。可以说下降不是一点点。
据运营方分析,今天有很多单位进行了错峰安排,甚至还没有“复工”,加之不少人有意识避开乘坐公共交通出行,是导致公共交通早高峰客流回升不明显的因素之一。
记者在2号线看到,工作人员纷纷取下了挂在站厅的灯笼和中国结,表明春节假期已然结束。从今天上午的情况来看,2号线客流依然显得比较平稳。运营方表示,这几天的压力不是来自返城客流,而是对新冠疫情的防控。
据2号线运营方披露,继浦东国际机场站之后,淞虹路、娄山关路、中山公园、静安寺、南京西路、南京东路、陆家嘴、东昌路、世纪大道、龙阳路、广兰路、唐镇等车站,也陆续安装了热成像测温仪,方便对进站乘客进行观察。工作人员将不断地在各测温点巡视,严格落实乘客进站测温工作。
“另一方面,我们强化对地铁空调设备消毒清洗的频率,保障车站空气质量;一天4次消毒,加大对公共区域、工作区域的清洁力度;我们岗前测温、佩戴口罩,保护自身也是保护乘客安全;同时熟悉预案,以应对疑似病例和突发大客流情况。”2号线运营相关负责人表示。
今天,人民广场作为换乘大站,已经开启了6台安检设备,安检人员配备也有所增加,保证当日早高峰测温工作的有序进行。
人民广场站台今天仍然没有拥挤,站台工作人员会视情分散客流,尽量不发生单扇门有乘客聚集的情况。
车厢内,大部分乘客很自觉地和他人保持一定距离,车厢中即使有空座,乘客为了避免接触,也会选择不坐座位。
同时,上海地铁每座车站预先设置有隔离区。发现疑似病例时,首先拨打120,在卫生防控人员赶赴现场前,带至隔离区防护,同时避免人流聚集围观;卫生防控人员抵达后,车站配合做好后续处置工作。一旦发现某站有确诊病例,该站要进行封闭式消毒;强制性要求乘客戴口罩进地铁,乘客不戴口罩不能进站。
不少公交线路一个单程仅十几位乘客!
为了应对复工日预计出现的客流复苏,公交车队今天普遍比春节期间增加了车辆运能,早高峰时段的发车间隔也恢复到10到15分钟分钟左右。
但相较前几日来看,今天的客流虽然稍多,但回升势头依然有限,不少线路的一个单程的客流也就十来个。
上午7点40分,在76路凯旋路终点站,记者看到车厢内只有一位乘客在座。
这位中年男乘客告诉记者,自己居住的小区附近饮食店依旧没有开门,因此准备乘坐76路到番禺路上的“老盛昌”去吃早饭,“这家饮食店昨天开门了,离我家算是最近的。”
据76路车队反映,今天上午76路单程客流平均14人次,比昨天的11人次稍有增加。“今天多了些人,但是没有过往正常的日子那样乘客坐满车厢的情况了。”调度员表示。
今天上午,巴士四公司四车队所属的公交线也做了充分准备,以迎接复工客流。该车队线路有184路、607、609、624、615、627、781、629、浦东14路、浦东15路等。其中607路的走向是华鹏路开往泰东站,途径八佰伴—陆家嘴商业街,客流应该不少的。
不过,今天的实际情况依然和前几天差不多。车队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天早上6:45分—7:30,抵达终点站泰东路站的607路,往往只有4-5个乘客,单程平均最多只有13、14位乘客,和前几天相比稍有增加,但大致差不多。在后滩公交枢纽站,627路今天的客流情况也是如此。
巴士二公司营运部经理邬祖耀表示:“为了复工日乘客的可能回升,我们事先做了预案,在21个车站特别设置了‘观察点’,一旦看到有哪条线路客流较多,工作人员会立即报告公司,将对这条线路增加运能,但今天的实际客流情况并没有和预想的吻合。”
他表示,从今天上午的情况来看,公交客流肯定没有复苏,比如今天的43路、89路,单程平均只有10到15个乘客。
市内高架逐渐恢复往日繁忙
相比公共交通,“沉寂”多日的上海路面今天逐渐恢复了往日的繁忙。
从早上7点15开始,多条快速路就出现了明显的早高峰,行车较为拥挤。
截止早上9点,快速路较拥挤的路段有:南北西侧呼玛路至威海路,东侧鲁班立交至延东立交;内环外侧大柏树至广中路、延西立交至新华路,内侧南浦大桥至鲁班立交;延安南侧虹井路至娄山关路、凯旋路至延东立交;沪闵东侧莘庄至莲花路、桂林路至漕宝路;逸仙西侧殷高路至内环等。
而本市外环线及高速公路车流量大的路段有:G15江苏方向沪浙;G50市区方向汾湖;S26市区方向淀山湖;S32浦东机场方向沪浙方向。
同时,早高峰时段的交通事故也导致了部分路面交通拥挤:早晨8时,内环高架内侧中山南路至鲁班立交发生一起2车追尾事故,导致其中1车侧翻,2根车道影响1根通行,后方交通拥堵至南浦大桥。 请途经司机谨慎驾驶,注意安全。8时44分,该事故已处理结束,交通恢复正常通行。
据了解,今日早上7时开始,上海公安部门就已安排民警上岗执勤,通过指挥疏导等措施,维护本市路面和高架道路通行秩序。
同时,上海将继续加强在省际道路的指挥疏导,确保省际道路通行有序与人员、物资的正常流动,严防省际道路出现长时间、大范围的交通拥堵。
返程旅客也开始下降
2月6日,铁路上海站到达旅客8.9万人;
2月7日,到达旅客10.2万人;
2月8日,到达旅客10.3万人;
2月9日,到达旅客12万人;
2月10日,到达旅客7.5万人
今天,铁路上海站客流继续保持低位,且相较前几日有所下降:停运旅客列车251对,预计发送旅客1.5万人,到达旅客7.5万人,其中上海站2.5万,上海南站1万,上海虹桥站4万。
据铁路部门介绍,为做好返程疫情防控工作,长三角铁路充分利用大数据分析客流变化,实行“一日一图”,对具备条件的列车实行车票离散发售策略,对客座率超过60%的列车进行控售,并在列车上预留一定的席位,以备途中出现发热旅客时,供调整席位使用。
根据上海市政府要求,所有进沪人员须进行健康信息登记。旅客可提前通过下载上海“健康云APP”、扫描列车座位上的二维码或关注“铁路上海站微信公众号”“上海铁路局微信公众号”等方式,完成“来沪人员健康登记”中个人信息填报。
上海两场八大措施保障旅客和员工健康
机场方面,近日进港客流总体平稳,也低于以前日常的客流很多。
2月6日至8日,浦东机场进港旅客为3.45万、4.48万、3.86万人次,虹桥机场进港旅客为1.15万、1.22万、1.33万人次。2月9日,上海浦东机场进港4.17万人次,虹桥机场进港1.67万人次。
昨日下午,记者在上海虹桥机场T1、T2航站楼看到,两航站楼均未见返沪大客流。接机人员彼此之间更是自觉地保持着1米以上的距离,彼此之间鲜少沟通;抵沪的旅客除佩戴口罩外,还穿戴了各种自己“发明”制作的防护设备。
疫情期间,为尽可能保障出行安全,上海两大机场实行八大措施,做好公共场所消毒和一线员工防护,守护旅客和员工健康。
浦东和虹桥机场全面实施航站楼、交通中心、出租车站点、停车库等公共空间预防性消毒举措,如航站楼洗手间、母婴室、电梯、自动扶梯等设施以及其他人员密集区域做到每小时消毒一次。此外,每天航后还对4座航站楼、1座卫星厅和2处交通中心大空间进行全覆盖消毒。
为保持公共区域空气流通,上海两场4座航站楼、1座卫星厅及交通中心空调系统在确保温度适宜的前提下,加大中央空调系统的新风量输送,适时打开建筑物玻璃幕墙上的侧窗,保持楼内通风良好。所有空调过滤器和滤网全部完成一次深度消毒,并且新增和启用1300多套紫外线消毒灯具,常态化消毒。
浦东机场卫星厅捷运列车消毒频次由非防疫时期的一日3次加密为每3小时一次,并每周对所有列车的224片空调新风滤网进行浸泡消毒。
上海两场3万辆行李手推车也是预防性消毒的重点。工作人员每次回收车辆时,会使用消毒液擦拭车辆把手等旅客接触点。手推车集中停放点位每小时还集中喷洒消毒。
两场航站楼、卫星厅商业餐饮门店提升卫生防范标准。每家店铺每日消毒不少于3次,餐饮店铺根据客流做到随时消毒,提供免洗洗手液或消毒餐巾供旅客清洁消毒。门店营业人员和餐饮后厨人员测温正常、全部佩戴口罩后上岗,定时洗手、消毒。
同时,上海两场严格按标准做好办公区域、餐厅、员工宿舍等内部场所的测温、消毒、通风等防控工作;全面排查员工活动信息,严格做好外地回沪员工居家隔离。加强在岗员工健康管理,员工上岗前全部测量体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