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脏乱差工厂产出50万粒假冒“大白兔”



“茅台”“五粮液”被倒进透明大水缸,法国生蚝、奶嘴、花生酱、“大白兔”奶糖被倒上染色液……在大宁国际商业广场活动现场,引来了不少围观市民,如此“奢侈”,是在做什么?原来,这些被倒进水缸和被染色的都是假冒产品。
7月以来,上海公安机关会同市食药安办、市市场监管局等部门深入开展了集中打击食药环犯罪“昆仑”专项行动和整治食品安全问题联合行动。行动期间,成功侦破涉及食药环领域刑事案件41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700余人,总涉案金额达6亿余元。
普通人很难用肉眼辨别
作为老字号,“大白兔”奶茶和奶糖系列产品代表了上海城市的品牌典范,但是,一些不法分子却将罪恶的双手伸向了它。
11月4日,上海市公安局经侦总队会同静安公安分局经过两个月侦查,成功破获一起假冒“大白兔”注册商标案,抓获赵某等8名犯罪嫌疑人,涉案金额逾千万。
9月初,“冠生园”食品有限公司向公安机关反映:网络上出现了大量低于市场价出售的“大白兔”奶糖,疑为假货。冠生园集团公司知识产权打假部门经理黄克强介绍,9月初,他们的经销商收到一张自称大白兔奶糖厂商的名片,并以410元一箱的价钱销售。“我们一箱114gx96袋,最低市场供应价438元。当时就通过供应商购买了一些假冒奶糖,并向警方报案。”
接报后,市公安局经侦总队会同静安公安分局成立联合专案组开展立案侦查。从“冠生园”公司提供的网络售假账号入手,专案组很快锁定了该账号实际控制人为辽宁的赵某。经查,2019年起,犯罪嫌疑人赵某伙同其妻李某等人,为牟取非法利益,在未经“冠生园”公司授权许可的情况下,自行印制假冒“大白兔”奶糖包装,并将自行加工生产的低价奶糖包装成假冒“大白兔”奶糖,通过网络大肆对外销售。
11月4日,经过周密部署,专案组组织警力在辽宁沈阳、葫芦岛、锦州等地开展集中收网行动,一举抓获赵某等8名犯罪嫌疑人,捣毁制假、仓储窝点2处,查获假冒“大白兔”奶糖50余万粒、制假包材10万余件、制假设备2套。
黄克强告诉记者,目前市面上的假冒奶糖造假技术越来越好,普通人很难用肉眼辨别。品牌方通过对包装上的某些字体做特殊的处理等方式,用以区分真伪,但只有品牌方技术人员才能准确辨别。“虽然造假技术越来越好,但是造假工厂里的环境‘脏乱差’,其食品安全没法保障。”
目前,赵某等2名犯罪嫌疑人已因涉嫌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被依法逮捕,李某等6名犯罪嫌疑人被依法取保候审。
普通生蚝冒充“吉娜朵”
近期,上海警方还会同市场监管部门,对全市食品商店、超市开展了联合专项检查,及时发现案件线索并开展查处。
期间,法国生蚝品牌“吉娜朵”权利人向宝山公安分局反映,上海、北京、浙江等地市场出现了假冒“吉娜朵”品牌生蚝,警方随即成立专案组开展侦查。
专案组对上海、浙江等地一些大型水产市场排查后,迅速锁定一家开设在上海浦东某水产市场内、专营蚝类水产的商铺,并查明商铺实际经营者雷某、董某二人从江西购买假冒“吉娜朵”包材,将每只成本约14元的低端散装生蚝伪造成“吉娜朵”品牌生蚝,并以每只31元的价格销往北京、浙江等地。
10月13日,专案组在上海、北京、浙江、江西四地开展集中收网行动,抓获以雷某、董某为首的团伙成员12人,捣毁产、储、销窝点9处,现场查获假冒“吉娜朵”品牌标签2万余张,假冒品牌生蚝1000余只,假冒品牌包装盒900余个,涉案金额4000余万元。目前,董某等5名犯罪嫌疑人已被依法逮捕,其余7名犯罪嫌疑人已被依法取保候审,案件正在进一步侦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