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听】陆济洪,从“卖菜小贩”到销售额亿元的企业家
从30多年前胶州路农贸市场的“卖菜小贩”,再到如今成为一位年销售额达5亿元的企业家,上海济洪蔬菜配送中心有限公司董事长陆济洪,以诚信服务、不走捷径的“生意经”,让“济洪”牌蔬菜打入全国160多家大卖场,更让不少老百姓真正得到了实惠。
1987年,刚从安徽农村返沪的陆济洪,在胶州路农贸市场摆了个不足一平米的葱姜小摊,起早贪黑,从出售2分钱一撮的小葱,到慢慢做起蔬菜生意。一天,一位老太太提着两根烂了芯的冬笋,气冲冲来菜场调换,但却忘了是从哪个摊位买的,摊主们纷纷避之不及。看着老太太着急的样子,陆济洪挑了两只新鲜且饱满的冬笋送到她手中。过了几天,老太太弄清楚冬笋并非在陆济洪摊位购买,十分感动。
陆济洪回忆说:“当时老太太的女儿女婿是上海五星级酒店的采购经理,后来由她把我推荐到他们的采购部做一个蔬菜供应商,逐步的从星级酒店开始走向超市。所以这也是偶然的一次机会,就是说做人是一个诚信。”
尽管 “馅饼”不是凭空而降,但老陆分外珍惜来之不易的机会,本着不贪小便宜、以诚待人做生意的初心,老陆精心挑选客户所要的蔬菜,事业越做越大,在全国建立了5个自有农场、40个合作农场。蔬菜生意经常会受到天气因素影响,就在去年,老陆在张家口收购了1000吨土豆,但发现地窖存储的土豆有抽芽现象。
陆济洪:“它是用地窖,那个地方还真的不下雪,土豆就提前抽芽了。首付30%的定金,如果你不要,那么就等于毁约。把土豆皮削好,到卖场也不一定看出来,但是我们说保持一种诚信,拒绝了这批土豆,把我们的保证金补贴给他们,土豆让他们做一些饲料。”
为了让老百姓得实惠,老陆还在超市蔬菜柜台设立了惠民蔬菜销售点,每天推出5-8个低价蔬菜,菜价要比农贸市场价格低30%-50%左右。2016年蔬菜价格大幅上涨,老陆认为即使亏损,也要把惠民事业坚持下去,全年项目共向居民让利约53万元。此外,蔬菜品质始终要从源头把控,老陆的农场每年除了按通知审核一次,还要花费数万自检一次。
陆济洪:“2006年我们开始与上海食品研究所签订叫食品检测报告,那时候企业根本就没什么一年花个二十几万检测这个理念。不是说要我们检查,我们始终坚持做,检测报告每年都保存留样,自己从源头把控农业残留和食品安全。“
如今,老陆最早的一批创业团队,已经成为各个城市或片区的生鲜合伙人,在当地建立自己的公司、净菜工厂。
最早跟老陆在胶州路农贸市场卖菜的叶飞,现在是济洪蔬菜宁波区生鲜合伙人:”带动了很多农户,特别是在我们安徽和县、湖北武汉还有嘉兴等地,有些蔬菜遇到暴风雨季节价格过涨,但他还是保持,确保市场的稳定。我们跟他合作也是心里感到很踏实,很有安全感,就把蔬菜的文章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