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街头竖起“点评屏”为商户打分 二维码考勤采集商铺垃圾清运状态
商户环境是否干净,街头电子屏上人人可评;店铺垃圾有否收运,智能电子标签一扫便知。今年,全市各区共申报创建市容环境卫生责任区管理示范道路(街区)280余条(段),成果是否令人满意?今天,市绿化市容局、市住建委、市文明办、市爱卫办、市城管执法局等部门与市民代表一起考察各区责任区管理情况,记者发现不少示范路段加大了信息化手段的运用,使责任区管理“事半功倍”。
商户环境卫生人人可评
曾迫使8条公交线路改道的“临汾路夜市”,几年来是社会关注的热点。经过多轮整治,今天的临汾路已成为一条高品质的休闲景观商业街,两边商铺不仅拥有了统一的店招,跨门营业也已绝迹。
在临汾路上,立着一座蓝色的活动式“公益服务亭”,上面有块触摸式电子屏,临汾路及周边道路所有商户的信息一览无余,人人都可为店铺打分评星,结果也完全公开。彭浦新村街道绿化市容管理所所长辛烨介绍,这块“街面上的大众点评”,是年初由彭浦新村商会临汾路分会提出建造的,目的是督促商户做好门责管理,搞好店铺环境卫生,并做到诚信经营。
除了可以评分外,亭中每天有商会志愿者值班,百姓有什么不满意,马上就能跑来投诉,简单问题可当场解决。若问题较复杂,则记录下来上报市容、城管、市场监管等部门。“虽然是一个小小亭子,但背后做了很多工作,包括投诉流程、机制都要理顺。自9月实施以来老百姓反响很好,今后还会向街道内其它道路推广。”辛烨表示。
上门收垃圾扫码打卡
责任区管理的一大难题,是沿街商户的垃圾如何收运。以往不少商户懒得走到垃圾桶,习惯将垃圾袋放在门口,导致人行道脏乱差,因此不少示范道路都已实施垃圾定时定点上门收集。
在普陀区香泉路,一套新型的“垃圾定时定点收运管理系统”确保了垃圾收集率。上午11时许,环卫工刘有志开着小巧的收运车来收垃圾了。每收好一家,他就拿着手持读卡器,扫一扫店门口的二维码电子标签考勤,每天上下午各收一次,店铺门口不再脏乱。如果系统在时间限制内没采集到收集状态,就会进行预警,通知工人及时收运。“目前,我们已张贴了1800多张二维码电子标签。”普环公司副总经理邱保根说。
据悉,智能电子考勤除了可以实时监控收运状况外,还能将数据进行汇总管理,展示每个区域的收集情况。今后,还有可能继续开发这一系统,将每家商户每天的垃圾收集量也汇总起来,使城市生活垃圾收集实现精细化、智能化管理。目前,普陀区垃圾定时定点收集共覆盖713段路段、11543家沿街单位。
今年创建示范道路280余条
街道和城市面貌的改善,令市民代表赞赏不已。上海市绿化市容行业社会监督员陈美珍说:“对于沿街商户尤其是乱设摊,除了堵,更重要的是疏。今天,我看到了市容部门的努力和示范道路商户的自律。”
《上海市市容环境卫生责任区管理办法》实施以来,全市不断推进制度和管理创新,不断推进市容环境卫生责任区管理精细化、信息化、社会化建设。今年至今,各区共申报创建市容环境卫生责任区管理示范道路(街区)280余条(段),新组建责任区管理自律自治组织360余个,培训责任人18万余人次、培训管理人员近16000人次,全市2000余条中小道路落实了沿街商户生活垃圾上门收集制度,建立完善责任区信息档案管理系统,录入责任人信息25万组并实时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