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市企业做好劳动保护 让职工平平安安过春节
趁着夜色匆匆赶路的代驾师傅,月行万里的长途客运司机,整日与钢筋水泥打交道的建筑工人,满载包裹穿行在街头的快递小哥……城市生活中,他们是必不可少的角色,同时也是与危险照面更多的职工群体。春节将至,近日市总工会专门发文,要求各级工会高度重视劳动保护工作,始终把保障职工安全健康权益放在工会一切工作首位。在这些从业者进入忙碌期的时候,他们的劳动保护又做得如何呢?连日来,本报记者兵分五路,实地探访了长途客运、工程建筑、代驾、市容清洁、钢铁等多个行业的劳动保护工作实况。
长途客运
凌晨2至5时禁止驾驶
安全两字时时刻刻记心上
上午10点30分左右,上海白玉兰高速客运公司的长途司机张亚东登上开往启东的长途大巴,习惯性地向整个车厢扫了几眼:“为了您的安全,请大家系好安全带。”等到每一名乘客都扣上了安全带,张师傅这才坐进驾驶室,踩下了油门。张亚东是位有20年驾龄的老司机,在白玉兰客运工作了6年,目前负责跑“上海—启东”这条线,每个月的驾驶里程至少在1万公里以上,临近春节,张师傅的方向盘转得更勤了。“每年春运这段时间,咱们长途司机是有喜也有忧。喜的是,收入多了,忧的是,春运路堵,路况差,本本族又多,特别难开。这不,最近公司不光给咱们发了安全告知小卡片,而且每周两次组织我们参加安全培训,现在,安全这两个字时时刻刻记在心上,毕竟,安全行驶不仅是我一个人的事,还关系着全车人呢!”
上海白玉兰高速客运公司属于交运集团,目前约有390多辆长途客运车辆,1000多名长途司机。据公司副总经理陈敏介绍,今年春运从1月13日开始,为确保春运安全平稳,近期,公司在安全教育、安全培训、安全监管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首先,从去年11月中旬到今年1月上旬,分批组织驾驶员进行安全教育,并为安全意识不强、事故多发的驾驶员开“小灶”,列入重点关注对象。
疲劳驾驶是长途司机的“通病”,为此,该公司要求每个驾驶员必须遵守84220规定,即“24小时累计驾驶不超过8小时,日间连续驾驶不超过4小时,夜间连续驾驶不超过2小时,每次停车休息不少于20分钟”。同时,严禁驾驶员在凌晨2至5时运营,彻底杜绝安全隐患。
“在车辆检查方面,我们制定了严格的车检制度,驾驶员每天出车前必须对发动机、灭火器、应急门开关、安全带、逃生锤等各项设施进行检查,并签字。”陈敏说,每天早上公司派出安全干事、业务干部担任现场观察员,观察司机当天出车前的状态,比如身体是否不舒服、前一天晚上有没有啥不开心的事,“通过观察,及时采取措施,如果驾驶员无法正常出车,就派后备司机上去,一定要确保每辆长途车安全上路。”遇上雾霾严重天气或者雨雪天,公司还通过后台及时发布信息,提醒司机安全行驶,切勿超速。
记者了解到,白玉兰公司目前长途线路包括苏浙一带城市以及安徽九华山、江西景德镇等,最远的路线单程驾驶需要7至8个小时,“如果碰上春运堵车,可能会堵上十多个小时,这种强度对于长途车司机来说是很难熬的。”为了给一线职工“加油”,白玉兰公司为加班司机准备了泡面、八宝粥、饼干、矿泉水等充饥食品,还在调度室旁设置了休息室,并安放了躺椅,让长途司机出车前能歇歇脚、喘口气。
建筑行业
安全教育做成动画片
多重防护措施保障施工安全
上午八点刚过,急匆匆上班的人流依然络绎不绝,机施集团第一工程公司的安全生产联合检查小组却已进入“临战状况”,早早离开公司赶赴所属工地进行飞行检查,排查隐患,四个工地转下来就是整整一天。
安全科科长何亮是检查组的“灵魂人物”,从去年11底起,该公司就开始了每天的节前检查工作,企业负责人、各相关条线负责同志轮流参加,而居中安排协调的就是何亮。该公司在上海的工地就有20个,何亮需要制订相应的检查计划,循环抽查。外地的工地一般1-2个月去检查一次。施工现场、生活区、生产资料存放点、劳动保护情况……都是检查组巡视的重点。
建筑行业的特点是过年放假时间长,要到正月十五才逐渐开工,何亮告诉记者,为了保障放假期间工地安全,即使春节放假,每个工地也会每天派出两三人值班。
整个建工系统最危险的作业就是钢结构吊装,而这正是机施集团第一工程公司的主战场。这类高空作业距离地面至少在四五米以上,有时甚至是十米,冬天迷雾大风霜冻等不利气候特别容易造成施工人员打滑、高空坠落。如何破解?何亮为记者细细讲解了钢结构吊装危险隐患的关键环节:首先要拉一条生命绳;其次是背好安全带,第一工程公司要求使用双钩安全带,在生命绳不能全部贯通的情况下,双钩安全带能加倍保险。根据国外先进经验使用五点式安全带安全保障更到位,第一工程公司已经在几个工地开始试用,条件成熟会进一步推广;安全网是第三重防护措施。只要施工面进入二层,安全网必须拉起。
安全措施到位的前提是一线操作工人的安全防范意识到位,在安全教育方面,记者发现该公司也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去年开始,通过开展劳动保护巡回教育、编制《钢结构施工作业人员安全守则》、开展“五个一”劳动保护专题宣传教育活动等形式,反复加强安全生产教育。除了开展专题立功竞赛外,项目部主要管理人员还进行了安全生产、劳动保护方面专题培训。培训主要从观看安全隐患视频、安全事故案例分析、《安全守则》讲解、施工现场消防措施等方面对于一线工人进行针对性培训。培训中,还引入了答题互动环节,并且给予答对题目的工人相应的奖品,进一步活跃了授课氛围,也使得工人更容易融会贯通,掌握相应知识。何亮每月都会去几个工地,利用午间给工人们进行安全教育。他谈到,公司领导对安全教育非常重视,2016年以漫画口袋书的形式编撰安全手册,收到很好效果,今年打算突破传统,把安全教育片制作成动画形式,让青年工人更能入脑入心。
据记者了解,岁末年初之际,建筑行业对于安全生产、劳动保护方面都非常重视,纷纷拿出了自家的组合拳,防患于未然。例如五建集团结合五建“五优杯”立功竞赛检查考评工作,开展安全生产、劳动保护检查巡视,针对重点部位、薄弱环节,查隐患、堵漏洞、消除死角,进行专项治理。据统计,近一年来,在巡视检查后提出安全隐患2748条建议,对被查出的隐患坚持狠抓督促整改,整改率达100%。
五冶集团上海分公司针对冬季自然气候对施工生产不利影响的特点,各项目组把“防坍塌、防高处坠落、防机械伤害、防车辆伤害、防冻、防滑、防火、防中毒”作为冬季施工生产的重点检查工作,加强对深基坑开挖、高处作业、起重吊装、起重设备、工程车辆、脚手架及通道搭设、用电、用气及临时建筑设施、特种作业人员是否持证上岗、作业人员是否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等重点部位和重点环节进行安全检查。
代驾行业
培训、保险等均有“升级版”
仍望执法部门加强引导教育
“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说及代驾司机发生安全事故的情况,上海代驾行业协会会长冯园明用了这样一句俗语来形容其概率。近几年来,随着市场需求的持续增长和用工形式的日趋灵活化,代驾行业得以迅速发展。据冯园明估算,目前在上海的代驾司机已达八、九万人。
代驾司机徐师傅入行已经有近3年的时间,对他来说,什么时间、在哪里“蹲点”能接的单多、收到小费的几率更高,这些“职业技巧”早已是轻车熟路。不过,就算业务再熟练,安全这根弦他也丝毫不敢放松:“我本身做事比较细心,开了十几年车也没出过什么错,但做代驾又不一样了,接单、回程都要骑电动自行车在路上跑,时间还都是晚上,比单纯开车要危险多了。身边同行有摔骨折的、受伤的我都见过,就算代驾公司给统一买了保险,自己还是得要一万个小心。”
去年下半年,上海集中整治电动滑板车违法上路,许多代驾司机开始寻找其它代步工具,徐师傅用三千多元买了一辆安全性更好的电动自行车,算是“自己给自己的安全投资”。按照他所在的代驾公司要求,徐师傅工作期间会全程穿着反光背心,自己随身的挎包里也放着止痛药、创可贴、药物喷剂、纱布等急救物品,倘若赶去接单的时间紧张,他也会在电话里说明情况请车主谅解,而不是冒着危险赶路。
据冯园明介绍,目前一些“叫得出名字”的代驾公司均已加入行业协会,除此之外,加入协会的还有许多仅拥有几十名司机的小公司。近几年里,随着行业的发展,相关行业规范和安全保障也在逐步升级。“首先,行业的准入门槛在提高,司机上岗前要通过统一培训,内容包括医疗救护、服务规范、英语会话等,培训通过后可以拿到协会和上海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放的代驾证。其次,人身安全方面的保障更加完善,除了要求给司机上人身意外险外,还增加了第三者责任保险。此外,正在推动中的还包括给司机交社保,定期回炉培训、核查等工作。”在行业“安全升级”的同时,冯园明也表示,这些规范的具体落实还是要依赖于公司的配合。因此,这也需要执法部门对行业加强监察和引导教育。
钢铁行业
微信号里曝光安全隐患
让一线工人远离最直接的危险源
“动火需要几点注意事项?”“冷轧操作步骤是……”在宝武集团的工厂车间内,有关生产安全的注意事项不绝于耳。伴随着春节的临近,宝武集团的生产车间越发忙碌起来,对于这些在车间里工作的“宝武人”而言,再忙的生产,他们都将“安全”这根警线紧紧地拉着。
安全“三讲”是宝武每一名一线工人上工前的必要步骤。在每天的班前会时,每一名工人必须就自己今天要干的工作内容以及注意事项一一向工友们大声喊出来,“有时候,他们也会指出我的问题。”车间里,一名正准备上工替换气阀的工人正喊着更换气阀的注意事项,“刚开始的时候觉得挺害羞,不太好意思在大家面前大喊。但是喊过一次之后,工作时候的确思路更加清晰,手脚也比之前快多了。”除了“三讲”之外,岗位安全培训也伴随着职工们的成长而开展。在入职伊始的新员工培训中,安全教育的内容占培训75%的内容;每当进入一个新的岗位、新的部门后,职工都必须就新工作的内容进行安全生产培训。
而在一个名为“宝钢股份现场纪实”的微信号中,数万张工作、环境隐患的照片遭到了“曝光”。据了解,这是一个专为宝武集团职工设置的微信沟通号,在这上面职工可以通过随手拍的方式,将工作中的安全隐患告知工会。“我们这个微信号已经开通3年多了。在这期间,每天都有数以百计的照片向后台发来,我们也会将最终处理的情况告知给职工,让他们有一个安心的工作环境。”
线上的“隐患随手拍”在青年职工中颇受欢迎,而在有一定年纪的中老年职工群体中,职工安康代表则是安全生产的“保障”。集团经济工作部部长吕艳斌告诉记者,近两年公司设立了一套有关公司内部劳动保护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体系,该体系通过在第一线设立职工安康代表,在分厂(车间)、厂(部)级、子公司以及公司总部设负责人员,通过层层向上报告解决的方式,将每一个层面中职工所面临的安全问题全都“消灭”。“针对一些高危的车间以及岗位,我们还会增设一名安康代表,应对突发的情况。”在各级工会的积极发动下,集团去年全年劳动安全保护监督检查达2万余次,提出整改建议57382条,及时处理率高达98.8%。
顺应制造行业的发展,自动化生产线已经替代了集团内的一些原有人工生产线。“这不仅仅是生产的需要,同时也是安全的一部分。”吕部长表示。以原有的钢铁捆扎车间为例,原来需要5-10名工人对钢铁进行捆扎的工作,钢铁是否捆紧,钢吊是否牢固、拴紧,任何一步对工人而言都容易发生工伤。而现在,随着自动化生产线的投入,这些危险隐患也被直接扼杀在了摇篮中。“接下来的一年,我们争取在更多的生产线上投入机器的使用,让一线工人远离最直接的危险源,为他们提供最为本质的生产安全。”
环卫行业
班前五分钟重点讲“安全”
安全培训讲座覆盖率100%
新春佳节,环境保洁和垃圾清运的工作量常常是平时的数倍,环卫工人也进入了一年中最忙碌的时节。再忙也不能忽视安全,新的一年里,环卫工人们拿起扫帚、走出班房时,也有了更强的安全观念。
春运的节奏一天紧似一天,上海火车南站的人流量也逐步增加,南站女子清道班也完全进入到了“春运节奏”,在全员投入春运保障之前,南站女子清道班的员工们接受了一次全面的安全教育,从安全用电到出车规范无所不包,班组长李贵红介绍说,这样的安全培训每年班组固定开展两次,还会随着重要保障时期而增加,努力做到安全生产,保障旅客顺利出行。
在班前五分钟里讲解安全注意事项,把好上岗前的最后一道关,是陈扣娣班组安全文化建设的特色之一。如今,环卫工人作业的条件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贴有反光条的工作服保洁车都已经配发到位,检查环卫工人尤其是早晚班的环卫工人按规定穿着工作服就成了班前会的重要内容,“一慢二看三通过”也是会上反复提起的重要内容。面对作业车辆较多的情况,班组始终强调“车子一响,心里想着百姓”,在出车前检查好车况,并且全程做到安全驾驶。
上海静安城市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自2016年9月起开展了外来务工人员安全培训讲座,环卫作业公司、绿化养护公司共计1844人参加了此次培训,覆盖率达到100%。并且结合上海交通大整治的情况,静安城发集团联合静安交警支队在北站公司开展静安城发集团驾驶员交通安全专题培训活动,100%的参训率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授课方式,强化了外来务工人员安全操作技能和安全生产知识,使大家充分认识到了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了职工的安全生产红线意识和责任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