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印记——中共中央早期机关在静安(1921—1933) 临展、巡展及相关活动项目新闻素材稿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9周年,进一步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提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水平,2020年7月1日,红色印记——中共中央早期机关在静安(1921—1933)临展揭幕仪式在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举办。本次活动由中共静安区委组织部、中共静安区委宣传部主办。活动分为两个议程:分别是临展开展仪式及来宾参观,全程直播。
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静安是中国共产党早期活动的核心区域,是马克思主义传播地、革命领袖足迹地、中共中央早期机关聚集地、首部党章诞生地、群众运动策源地。党创建后,自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到1933 年初中共中央迁往苏区,期间除三次短暂迁离外,中共中央领导机关均驻扎上海。这一时期已考证的在沪中共中央机关多达30余处,其中静安有20余处,包括中央领导机关、工作机关以及直管的工青妇运、宣传教育等工作组织。
本次展览通过图文、视频等表现手法带领观众走进一幢幢渗透历史烟云的石库门老建筑,沿着老一辈党的领导人和诸多革命前辈、先烈在这里工作、生活和战斗的光辉足迹,感知静安丰富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和与众不同的城区人文魅力。展览展现了25处静安的中共中央早期机关。在这25处红色革命遗址遗迹中目前有9处尚存,其中7处已经建馆或布置相关展览,分别是位于三曾里的中共三大后中央局,位于辅德里的中共一大后中央局机关办公地、人民出版社、平民女校,位于甲秀里的中共中央组织部,位于经远里的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以及位于原北成都路的劳动组合书记部。另外还有两处中共中央秘书处和中共中央特科在建,以献礼建党百年。
本次展览具有如下特点:首先,展览首次完整串联静安的25处中共中央早期机关,包括目前已经不复存在的遗址遗迹,让沉寂的历史跃然眼前,帮助更多的党员群众了解上海、走进静安、解读融入血脉的红色基因,增强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第二,还原了当年这些老房子里发生的跌宕起伏的过往,让历史故事鲜活生动,历史人物有血有肉,帮助党员群众从革命先辈、先烈身上汲取精神力量。比如当时,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蔡和森、李达、杨殷、彭湃等都在静安建立秘密机关,冒着生命危险与敌人展开斗争,每天都上演着惊心动怕的传奇故事,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那时候很危险啊,半分钟都差不得。”;第三,注重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从红色静安到美好静安,激励广大党员干部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建党精神,续写静安发展新传奇。
当天开展仪式结束后,静安区还将开展祝建党99周年主题活动暨“党课开讲啦”——月月讲活动。
除临展长期在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专题展出外,自7月16日之后,展览还将通过“六进”方式,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分中心、实践站、实践点等各类阵地进行巡展,实现全区14个街镇全覆盖。各街镇巡展展出期为2周,配套六个“一”活动项目,分别是:一场仪式(每场巡展均组织开展现场仪式教育),一支队伍(各街镇组建志愿服务团队),一次讲解(由专业讲解员或优秀志愿者首讲),一堂党课(配合14场巡展,开发14节微课,通过一人授课、两人对话、三人访谈及多人表演等多种方式呈现),一份推送(开展线上互动、评论留言与竞赛答题)及一组档案(记录完整档案资料,形成长效学习机制)。让红色遗址触手可及,红色故事直透人心,红色历史生动立体,从而有效提升“四史”教育学习实效。同时,在巡展推广过程中我们结合面向群众的文明实践中心,立足区域特色,充分发挥街道党员群众自主性,广泛提升参与度,专设“X”活动项目,力求形成一街镇一方案。
目前,巡展首站为宝山路街道。揭展仪式于7月16日当天在位于天通庵路190号的商务印书馆旧址举办。仪式上首支街镇志愿者队伍将亮相,并且将推出结合宝山路街道红色文化特点而专门打造的情景微党课。
在本次红色印记——中共中央早期机关在静安(1921—1933)展览是今年静安区开展“四史”教育工作,推进红色文化三大行动的重点项目之一。丰富的文化资源是历史赋予静安的光荣与骄傲,更是一份责任与使命,我们希望通过展览及配套活动的开展,让更多人普通市民了解静安,用心用情地传递带有静安印记的红色故事,从而打响专属于静安的红色文化品牌。
纠错
1.错误类:*
2.出错页面的地址(浏览器地址栏里面的地址):*
3.内容标题:*
4.为了方便我们更准确及时的处理错误,请尽可能详细填写你的操作经过:*
-
您的姓名:*
使用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