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年,2024援疆答卷出炉!

近日,新疆巴楚县与中科科氏帛科技公司正式签约,计划在当地培育新型棉种,为巴楚棉花产业带来新的生机与希望;在色力布亚镇第三中学,学生们在新教室里汲取知识,在新操场上奔跑嬉戏,整个校园充满活力。
一田一种子,承载产业新梦;一校一学子,孕育未来之光,这些变化的背后,都凝聚着上海援疆巴楚分指的不懈努力。2024年,上海援疆巴楚分指积极响应党中央对口援疆重大决策部署,深入践行“巴楚所需、援疆所能”理念,全方位、多层次开展援疆工作,在产业发展、民生改善、文化交流、人才培育等领域取得丰硕成果,为巴楚县的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产业援疆:延链拓链促发展
这一年,上海援疆巴楚分指紧扣巴楚发展脉搏,在产业援疆上全面发力。围绕“改善棉种”,引进中科科氏帛科技公司,为抗“黄萎病”、耐盐碱高产棉的种子培育与生产注入新活力;围绕“做强织布”,助力新喜恒纺织和大向纺织建设织布厂房,推动纺纱—织布—印染企业稳健前行;围绕“做实印染”,支持际云染织投产运行,成功打通棉花纺织全产业链。2024年6月,巴楚县棉花和纺织服装产业被认定为自治区棉花和纺织服装产业集群。
在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同时,分指积极开拓新领域,推动钒钛磁铁矿产业起步,并支持盐碱地综合治理改造利用。促成叶尔羌矿业600万吨采选项目落地生根,深度参与钒钛产业园建设规划稳步推进。
面对盐碱地难题,投入700万援疆资金调研,并引入上海浮石科技等企业改良盐碱地,还促成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与巴楚县政府战略合作,共同筹建中国科学院西北干旱区微生物资源与创新利用野外科学观测综合研究站。
民生援疆:托起百姓幸福生活
在改善民生方面,上海援疆巴楚分指真抓实干,致力于补齐城乡公共基础设施短板。
这一年,巴楚全民健身中心的建成,结束了巴楚没有室内公共体育场馆的历史;改建后的文化艺术中心,激活了公共服务场所活力县内首座国学书院——胡杨书院的打造,图书馆、市民之家的全新升级,为群众提供丰富精神滋养;改建后的疾控中心实验室,则进一步筑牢公共卫生防线。
不仅如此,分指还大力推进城乡建设,整治12公里薄弱区域,恢复城区公交体系,实现乡镇消防救援设备全覆盖;推动色力布亚镇第三中学、巴楚第九中学校园建设,完成3所学校运动场等“绿茵工程”;建设3个自治区重点示范村、100亩留香瓜选种扩繁基地、1500户养殖示范户青贮窖、城南农业产业园农产品保鲜库和果蔬分拣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升联农带农惠农实效。
教育和医疗援疆是为巴楚留下“带不走”发展力量的关键之举。静安区23所优质学校与巴楚36所学校结对共建。深化“红柳花开”教育援疆品牌,实施“领军工程”“领雁工程”“种子工程”,提升校长、骨干教师和职初教师能力,组织县职业高中师生赴上海实训,培育高素质技能人才;医疗援疆也毫不懈怠,“天籁行动”为29名听残儿童带来新希望,“三降一提升”项目惠及众多群众,儿童死亡率显著下降。选派巴楚医护人员到静安跟岗培训,邀请上海专家开展培训、带教和义诊,推动医院科室建设和远程会诊,有效提升当地医疗水平。
文化润疆:浇灌民族团结之花
文化润疆,如春风化雨般滋润着巴楚大地。这一年,巴楚分指积极促进两地文化交流,选派20名基层干部赴静安挂职学习,“组团式”跟岗学习;组织140名基层干部赴上海学习交流,推动干部开阔眼界、转变观念;组织506名巴楚学生和教师暑期访问上海,沪巴“手拉手”项目入选国家民委“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2024年全国试点示范项目”;组织基层文化宣讲员、民族团结人士、志愿者骨干等10批293人赴疆内外学习交流;持续擦亮“小胡杨”品牌,动员上海各类单位组织和慈善公益人士为巴楚捐款捐物近600万元。
此外,还通过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文体活动,持续打响巴楚人文知名度、擦亮巴楚城市名片。如推动巴楚足球人才培养,巴楚足球队在上海参加2024第四届“五星荣耀”青少年足球冠军赛中勇夺U15冠军;组织上海东方卫视《极限挑战》第十季赴巴楚拍摄;邀请上海轻音乐团、上海杂技团、上海木偶剧团等进学校、进单位、进军营、进乡村演出近50场,丰富当地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队伍建设:打造坚实主力军
干事创业,关键在任。巴楚分指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打造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的援疆队伍。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以“实”的导向深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不断提升队伍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坚持岗位练兵,成立组织、项目、综合、宣传等四个工作组,组建产业、农业、文旅、城建等6个专项研究组,做好援疆项目谋划工作。邀请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考察援疆项目,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组织召开市民代表座谈会,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加强关心关爱,组织每月集体生日会,举行文体团建,开展抗震处突演练等,提升队伍凝聚力、向心力;顺利交接轮换,先后完成一年半期的援疆老师、援疆医生中期轮换,确保援疆工作连续性和稳定性。
在疆南,一座座连心桥在沪疆两地架起,让民族团结之花朵朵绽放。在沪疆两地的双向奔赴中,上海援疆巴楚分指用实际行动在巴楚大地上书写着壮丽篇章,让沪疆情谊更加深厚,携手共创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