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宜居乐业温馨社区

■记者 张琦
“我毕业后试着找了好几份工作,不是面试过不了,就是没到试用期就结束了,心态也崩了。好在他们一直在关心我,让我有了比较满意的工作。”提到江宁路街道就业援助员的帮助,社区居民李先生这样说道。
近年来,江宁路街道坚持“凝心聚力、人人乐业”,通过便民集市、夜间招聘、园区示范等多种形式,提升社区就业创业服务水平,为社区求职人员提供了良好的就业环境。2017年至2020年,街道连续4年获评上海市充分就业社区,2019年获评首批上海市特色创业型社区。记者获悉,近日,经过静安区推荐、上海市审核、人社部复核,江宁路街道获得了“第五批国家级充分就业社区”称号。
资源整合,便民集市岗位直达
在就业服务中,江宁路街道结合辖区特点,让居民在社区家门口,就能第一时间了解到实用求职信息。作为社区服务的传统项目,每月20日开设在街道社区生活服务中心门口的便民集市,在居民中知晓度较高、参与范围广。为此,街道利用“便民服务日”,在集市上专设摊位,向居民讲解就业创业、社会保障、劳动关系等惠民政策,并积极开展职业介绍服务,提供多渠道的岗位推荐。
居民王先生(化名)53岁,因为缺乏职业技能,失业后再求职屡屡碰壁,“得知我没有工作,工作人员建议我先申领失业金补贴解决现实困难,等找到工作后再办理停止申领就行。”
让王先生没有想到的是,失业金才领了1个月,就接到了社区工作人员的电话,推荐他来集市上面试。“那天是上海市保安服务公司在招保安,大龄就业困难人员优先,我表明求职意愿当场面试,没过两天就复试了,一个星期内就通知我去上班了。”
2021年起,街道“便民服务日”增加为每月两次,后续各项服务同步增加。据了解,为实现设摊、工作站点的“零位移”服务模式,街道充分整合资源,将职业指导工作站、助业服务中心等就业服务机构迁至街道社区生活服务中心。“来这里的居民,可以一站式得到就业指导服务,有问题可以及时提,有需求可以及时对接,有一个宜居乐业的温馨氛围”,江宁路街道社区服务办公室四级调研员沈鸿说道。
充分匹配,用心关注授人以渔
如何让就业群体找到更加合适匹配的工作,在就业援助员们看来,需要用心了解他们的就业需求、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做到“授人以渔”,让个人与岗位、职业更好地匹配。
江宁路街道职业指导工作站站长郁凯军告诉记者,目前,工作站共有11名就业援助员,负责辖区16个居委会就业援助,主要服务对象既有应届生,也有社区失业人员等等。在需要帮助的人群中,存在求职主观意愿不强、社会沟通能力不强、本身能力不匹配等情况,“这部分群体本身就业难度就大,在为他们就业援助的过程中,都会考虑到这些因素,给他们提供实实在在的服务,提高实训技能,希望能够真的帮助到他们。”
让就业援助员陶宁近来十分欣喜的是,她曾帮助过的居民小李(化名)告知,前不久他找到了更合适工作的消息,“从最开始一次次找工作遇到挫折,到我们推荐成功入职,再到现在他能自己找更喜欢的工作,这一点,让我非常欣慰。”
原来,前几年,大学毕业的小李因所学文物修复与鉴定专业较冷门,且社交能力较弱,一紧张就容易口吃,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面试效果,一直没能找到合适工作。在排摸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时,陶宁发现他还是求职状态,陆续为他推荐过协税员、地铁站务员、网格化管理员、行政文员等岗位,但因各种原因未被成功录用。
虽然多次推荐不成功,但就业援助员没有放弃,推荐他去参加街道举办的夜间广场招聘会。招聘现场,职业指导老师积极教授小李,现场教学面试技巧,并为他推荐了符合他性格特点的岗位,并顺利通过了面试,被上海文银人力资源有限公司录用。据悉,自2017年起,江宁路街道坚持每年举办夜间广场招聘会,夜间招聘打破时间、空间惯例,选在非工作日或周末晚上、在社区家门口广场开展,打造“乐业零距离、同乐家安宁”的特色招聘品牌,为求职人员提供了更便利的环境。
创业孵化,退役军人谋新路
在创建充分就业社区的过程中,街道致力于提升退役军人就业创业能力,探索退役军人就业创业的有效途径,帮助退役军人迈好工作转轨、事业转型的步伐。为此,街道WECAN园区建立了上海市退役军人创业孵化示范基地,积极促进军创企业资源互通;创建了退役军人交流沙龙,开展了多次“静安区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培训暨交流座谈会”,为退役军人搭建细分精准的就业创业服务平台。
由退役军人张家乐创办的恪莱俐(上海)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是“静安区退役军人就业技能培训基地”,参加了首届上海市退役军人创业创新大赛。位于江宁路778号的“BENSON造型”,是恪莱俐的培训实践基地,主要为美容美发美体行业的从业人员开展岗前和在岗培训提供授课场地,培训上岗率达到100%。经过一年多的发展,该企业已成功带动就业30余人。
由退役军人胡淼淼创立的上海开怀大笑健康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主要业务内容涵盖搭建心理咨询研究交流平台、开展心理咨询相关培训等。企业研发的青少年阶段APP一上线就建立了10多家合作方,线上线下共服务约3000人。企业也积极为社区企业员工的心理健康作出一定贡献,被静安区总工会宣传教育部和江宁路街道总工会授牌为“白领心理驿站”。
据介绍,街道WECAN园区先后扶持了创普文化传媒(上海)有限公司、上海选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欧蝶科技有限公司等由退役军人、军嫂创办的多家企业。WECAN园区运行负责人王蓓蓓表示,园区企业在加强实训培训、营造良好创业环境的同时,进一步形成了创业带动就业、就业促进创业的良性循环。
下一步,江宁路街道将以更实更细的举措,为企业和居民提供全方位、全流程、全业态的就业服务,努力优化街道就业创业生态,创造更加宜居乐业的温馨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