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德里》唱响街头,让更多人知道静安红色故事

■记者 邢蓓琳
“你会不会想她,辅德里的灯塔,她依然在守望,她守护着希望。鲜花开满了山崖,野火烧尽了荒凉,少年奔向了远方,旧皮箱装满了理想。”6月30日、7月1日,静安原创非虚构戏剧《辅德里》主题曲在静安公园响起。虽然不似黄龄原唱般委婉,却同样能够在歌声中品出对信仰的坚守。
原来,上海持证街头艺人杜烁辰(“阿杜”)和持证街头艺人“小伙伴”们正在这里用一场红歌专场庆祝建党百年,把心中最美的旋律献给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这场活动也恰逢杜烁辰递交入党申请书一周年。
歌声里承载着力量
与黄龄演唱的女生独唱版有所不同,街头艺人的演出版本被改编为男声小合唱,加重了节奏,凸显了力量感,不仅更适合在街头背景声复杂的环境下演出,也融入了激情。虽然节奏有了明显的变化,可是歌曲中凸显的家国情怀、革命理想还是那么的深厚,让歌者、听者都被感动。
杜烁辰说,《辅德里》主题曲的旋律和歌词都特别好听,尤其是那句歌词“少年奔向了远方,追寻他们的信仰”,每次一唱起来,自己都特别激动。“在当时的那个年代,这些和我们年龄相仿的年轻人,他们毅然奔赴未知的远方,甚至献出年轻的生命,为的就是追求信仰和理想。他们太崇高、太伟大了。”杜烁辰告诉记者,唱这首歌前,自己并不了解辅德里。演出结束后,就想要去辅德里参观,在革命学习中触摸关于中共二大的历史,在与革命先烈的“对话”中汲取精神养分。
在街头“偶遇”《辅德里》主题歌,让在剧场中看过《辅德里》演出的袁茜十分兴奋。“今天能够在街头再一次听到《辅德里》主题歌,感觉很奇妙,和之前在剧场里听到的感觉很不一样,但是同样让我感动。”袁茜说,《辅德里》主题歌将辅德里625号,石库门老建筑所承载的革命回忆和革命精神娓娓道来,“一条大路南北相连,星光点点照亮人间,一颗心生死相依,那誓言还在耳边,随着风的方向去寻找远方。”整段歌曲,还有结尾处反复吟唱的“你会不会想她”所承载的就是一种为革命舍生忘死的献身精神和一份延续至今的强大信仰,“对当代年轻人来说,这是一种应该被知晓、更应该被传承下去的信仰力量。因为有了这样的信仰,我们的祖国才会越来越好,越来越强大。”
入党就是我的信仰
杜烁辰是上海持证街头艺人中的佼佼者。2001年,他从家乡安徽来到上海后,一边工作,一边坚持着自己的音乐梦想。2016年,杜烁辰通过考核,成为一名持证上岗的街头艺人。2020年初,事业进入上升期的杜烁辰却突然病倒了。消息在街艺圈传开后,工作伙伴们纷纷捐款,同在一个乐队的乐手蔡晓媛甚至准备卖掉老家的房子凑钱来为他治疗。上海市演出行业协会也第一时间向他伸出了援手。“大病一场后,我感受到了组织的温暖,也更加坚定了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决心。”杜烁辰告诉记者,入党是自己很小就有的志愿。一场“劫后余生”的大病让自己更加坚定:我要加入中国共产党。
大病初愈后,杜烁辰写下了一份长达4页的入党申请书,成为上海第一位递交入党申请书的持证街头艺人。杜烁辰说,自己参加了两次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两次参观了上海龙华烈士陵园。看着那些展陈物品,他说:“为了信仰,我也会那么做!”在女儿生病之际,他依然坚持平常的工作量,累了,就会自问自答:“我有没有信仰?有!”然后,继续工作。在他的带动下,“小伙伴”林晓明和戚功耀也分别在今年1月和4月,递交了入党申请书,融入到市文化旅游局党委下属的上海演出行业协会党支部的组织活动。林晓明在入党申请书中这样写道:“我出生(于)一个共产党员的干部家庭,父亲、叔叔、姐姐、姐夫都是共产党员,从小他们给我的言传身教,就给我留下很深刻的印记,那就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今天伟大的祖国。”
在上海打拼多年,杜烁辰说,上海是一座到处有花儿的城市,每个人都可以在这里找到发展的机会,成为整个城市勃勃生机的一部分,“我想在上海为美好的生活歌唱,为信仰歌唱,成为能够照亮世界的那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