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安社区端午节活动精彩纷呈

(记者 袁文君 彭旭卉) 端午期间,静安各社区举办了做香囊、包粽子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这些充满传统文化气息的活动,吸引了众多社区老人和孩子参与,呈现老少同喜乐的和谐画面。
大宁路街道
品《离骚》 识香草
6月7日,大宁路街道在“宁的书房”举办一场品《离骚》、识香草——“非遗在社区”活动,汇聚一群“屈原”粉,在这特殊的日子里共同感怀屈大夫“虽九死而犹未悔”的斗争精神、“哀民生之多艰”的思想情怀。粉丝中有来自外企的年轻白领、有热心公益的社区阿姨、有慕名而来的国学爱好者,通过阅读屈原著作,解读经典诗句,一同走进2500年前“群星丽天的时代”,走近那颗“尤其是有异彩的一等明星”。
活动还邀请到中国首个芳香博物馆设计师,国家高级香艺师、花艺师程小芳女士,现场教授大家识别《离骚》中出现的“香草美人”。
“薰衣草虽然有镇静的作用,但是并不助眠,多闻了反而会令人兴奋。”“合欢花因为名字总被误解,其实它是一种有宁神作用的中草药。”在程小芳的介绍下,大家通过眼观、手摸、鼻闻、口尝,对这些象征忠贞贤良之士的香草有了更直观的认识,认识了香气浓郁的白芷、镇静抗暑的杜衡、祛风止痛的江离,并在识别的基础上动手研磨、调和,制成香草袋,共御五虫害,在“宁的书房”度过一个充满“中国味”的端午节。
临汾路街道
老少乐 情谊浓
端午节期间,临汾社区开展了系列主题活动。
街道党建办、静安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北部)、静安区闸北少儿图书馆青年中心,汾西路261弄居民区联合举办了“棕情飘香,老少结对情谊浓”端午节活动。驻区学校的同学们和社区里的爷爷奶奶们一起包粽子,老人们把自己的手艺手把手地教给孩子,孩子们在学习包粽子的过程中传承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同学们把包好的粽子送给在场的老人们,志愿者则把粽子送到各小区的离退休干部家中,并送上节日问候。
由街道文明办、和源名城居民区、上海华师宝贝成长指导中心共同举办了主题为“感恩、沟通、成长”的端午节活动。街道统战和工会系统也开展了多场庆祝端午节传统文化主题活动,街道统战人士、职工驿站的志愿者和部分辖区单位职工参与了活动。大家跟着专业老师穿针引线,缝制、上粉、串珠,完成了一个个精美的作品,并将制作好的香囊赠送给10位老归侨和8位八十岁以上的少数民族老人,现场洋溢着欢乐的气氛。街道商会企业上海依庶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走访社区20家重大病家庭,送上节日的问候和慰问品。此外,临汾社区学生实践指导站组织42对亲子家庭了解端午知识,共同制作香囊。
辖区单位华联吉买盛彭浦店邀请周边居民们与门店工作人员一同包粽子过端午。大家各显神通,枕头粽、小脚粽、三角粽陆续“出品”,选手和现场顾客热烈互动,通过评比外观质量及数量选出各类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