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读书日 静安充满阅读“温度”

■记者 袁文君 黄竞竞 彭旭卉
邢蓓琳 李 瑛
本报讯 世界读书日期间,静安各处都弥漫着阵阵书香。而公益色彩也成为了这些活动的最具暖意的特色。
南西街道举办图书漂流公益活动
为筹建乡村图书馆尽一份力
4月23日,由南京西路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主办,南京西路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微笑明天慈善基金会、上海市静安区南京西路街道图书馆联合承办的一场主题为“图书漂流,共享阅读”的图书漂流公益活动在南京西路青海路路口如期举行。
活动当天南京西路街道图书馆捐赠了800余册图书进行爱心义卖,志愿者们也将自己已经阅读过且不需要的书籍带到街头,通过提前设计的小游戏、义卖、交换等方式,将图书“漂流”给路人,让蒙尘的书籍获得新生命,共享知识,共享阅读,同时也是为募集筹建乡村图书馆的图书运输费用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原本行色匆匆的企业白领、社区居民路过活动现场,纷纷驻足停留,有慷慨解囊捐款献爱心的,更有事先知晓活动带着书籍前来交换的。
最终,共近400人次参与到此次活动中,共漂出书本近1000册,并筹得捐款3682元,该笔款项由静安区南京西路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主办定向捐赠给微笑明天慈善基金会,作为筹建乡村图书馆的图书运输费用,期待让图书成为架起乡村孩子们与世界的桥梁,成为他们勇敢生活、勇敢前行的胆识和力量。
新增两处图书漂流点
曹家渡街道社区读书节启动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曹家渡街道第十六届社区读书节活动也正式启动。记者了解到,今年街道又新增两处图书漂流点,进一步拓展基层读书服务点的辐射效应。新增的两处图书漂流点分别位于恒裕曹家渡老年福利院内和曹家渡派出所内。目前辖区内图书漂流点已达26处。
据了解,今年的社区读书节以纪念“4.23世界读书日”主题活动作为开幕,通过“解”、“读”、“行”大板块的系列活动,全方位、立体化地展现社区“悦读”魅力,进一步打响曹家渡社区文化品牌,献礼新中国70周年华诞。
首个社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
进驻临汾路街道
恰逢“世界读书日”,临汾路街道迎来首个社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征集书评,开展亲子阅读分享会,进行征文演讲比赛等主题活动,融入人工智能、垃圾分类等时下最热门的元素,让社区懂书爱书的居民,沉浸其中,忙得不亦乐乎。
静安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首次进驻社区,在临汾路街道安业路76号落户“开业”,成为了又一道能让人驻足、令人心悦的文化风景。社区居民可享受“24小时不打烊”的自助办证、自助查询、自助借书、自助续借、自助还书等服务。
百年愚园路,
读一本书,知一条路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当天,静安寺街道举行了创建文明愚园路暨纪念愚园路建路100周年“追忆弄堂老故事”项目赠书活动。当天,市西中学学生代表以及众多社区居民获赠《愚园路故事》,在字里行间的阅读中,了解愚园路深厚的人文底蕴。
活动现场,“追忆弄堂老故事”项目之一,《愚园路故事》的作者缪新亚介绍了自己的创作初衷以及对愚园路的深厚感情。市西中学高中学生袁诗雅也讲述了自己心中的愚园路,“我眼中的愚园路是一个现代与历史的完美结合体。每天的放学路上,不仅可以看到金顶的静安寺,琳琅满目的购物商场,还可以找到傅雷、顾圣婴、瞿秋白、钱学森、矛盾、沈钧儒等海上名人的身影。”
据悉,《愚园路故事》以“美篇”的形式,图文并茂地讲述了67个关于静安区愚园路的故事,叙事触角从名人延伸到居住其间的普通人。该书作者缪新亚还介绍说,在愚园路上,不仅有着刘长胜故居等红色文化印记,也有着不同设计风格的建筑,开放包容,五方杂处的弄堂生活方式以及严家花园、陈楚湘住宅等江南文化符号。愚园路就是打开上海的一种方式。
“华彩四季”彭浦新村街道
世界读书日赏析会
4月23日下午,彭浦新村街道以“世界读书日”为契机,开展了“华彩四季”彭浦新村街道世界读书日赏析会,为社区居民献上一台文学盛宴。
彭浦新村幼儿园《木兰》、街道诗韵社《钗头凤》《名家名著荟萃》感受中华千年文字的力量,秋韵艺苑《百年游学路 一颗赤子心》、彭浦镇光启剧社《山谷里的回声》、三泉路424弄居民区《我们拥抱美丽的春天》、艺康苑居民区《祖国,你就是我最想唱的那首歌》展现了中华儿女浓浓的爱国情怀,三泉路1015弄居民区《夕阳是道风景线》反映了彭浦人民的美好生活。
“书香北站,几缕飘香”
北站街道举办阅读活动
4月23日当天,“北站剧场”内书声琅琅、书香弥漫,2019年“书香北站·几缕飘香”北站街道阅读活动在此举办。
本次活动特邀了上海广播电台节目主持人叶沙,凭借《相伴到黎明》、《魔法时刻》、《上海心情》等栏目为大部分上海人所熟知的叶沙老师现场给大家分享了《从长恨歌到考工记》的见解。
本次的阅读活动是北站文化的一次展示和宣传,给各位带好心灵的共鸣和美好的体验,下一步北站街道将文化的灵魂注入到社区发展建设的每个角落,将北站建成有可阅读、可漫步、有温度的美好社区。
天目西路街道开展
“添睦悦读派”阅读活动
在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天目西路街道开展了为期四天的“添睦悦读派”主题阅读实践活动。
在系列活动中,《新民晚报》高级编辑曹正文谈古说今,通过专题讲座《戏说历史与历史的真相》带领现场观众一起了解历史与历史剧间的差异,感受真相与戏说的碰撞。戏曲动漫师、戏道创始人、北京大学数字艺术硕士金谷为居民带来专题讲座《戏曲养生与气质》——若兰指法、虚实眼神、从容台步,金老师带领居民们体验和学习戏曲里不同的功法,通过中国戏曲把国民带进高雅的境界,让戏曲成为了一门老少皆宜、全民受益的修养身心艺术。
石门二路社区
朗读者共赴红色“悦”读之约
4月23日,石门二路街道邀请社区阅读爱好者,聚集到西王博物馆,以“聆听好声音,感恩好生活”为主题,共同度过一段关于红色“悦”读的美好时光。
社区朗诵团队成员、老一辈先进三八红旗手、社区居民等,或是诵读优美的散文、诗歌,或是诵读时政新闻。每一个人的朗读都饱含深情,让在场的听众在感受到浓浓的爱国情怀。担任嘉宾的电台主播,插画师,表演老师,自媒体人佐飞对每一位朗读者的诵读都作了细致的点评,并鼓励大家不仅要自己坚持阅读,还要带动身边的人一起阅读,把快乐融于阅读之中,让石二书房的“悦”读氛围影响到更多的人,辐射到更大范围的社区。
江宁路街道
阅读公益项目正式启动
4月23日,“宁心聚力,联在益起”2019年江宁路街道社会组织共同行动阅读公益项目正式启动。项目旨在围绕江宁四美建设,把社会组织、社区单位以及居民群众联在一起,聚集大家的智慧与力量,为云南广南县董堡乡的学校筹集书籍,传播公益精神。
仪式上,会员单位代表通过现场演绎的方式揭晓了线上活动的参与方式和线下活动内容。活动为“江宁社联会志愿服务队”授旗。活动还心挑选了书籍《谈谈社会建设》《独自打保龄球》进行分享解读,为与会者带来了丰盛的精神食粮。
记者了解到,该作品将由华山美校专业的老师对作品进行修饰后拍卖,拍卖所将作为购置云南董堡乡学校书架的资金。
沈石溪《最后一头战象》读书会
在静安钟书阁举行
4月20日,人偶舞台剧《最后一头战象》剧组特别邀请沈石溪老师开展读书分享会,于静安钟书阁与广大书迷朋友们见面,聊一聊四十余年动物小说写作的经验与感悟。活动一经开放便受到了广大学生与家长的踊跃报名,到场人数超过一百人,其中不乏来自静安一中心小学等静安区学校的小书迷们。
沈石溪以《最后一头战象》为例,现场亲授动物小说的写作技巧,栩栩如生地回忆起了自己小时候如何“挤”不出作文,并最终在机缘巧合之下走上文学创作道路的人生经历。除此之外沈石溪老师还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强调了“赞美教育”的重要性,令现场的家长与一线教育工作者收获了满满的干货。
据悉,由上海文广演艺集团与上海木偶剧团联合制作出品的原创大型人偶舞台剧《最后一头战象》,将作为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的参演项目于5月15日在美琪大戏院连演两场,剧中高达3.8米的5.0版战象也将继续刷新观众对海派木偶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