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雷锋的日子 新静安在行动

图为铁路上海站南广场“学雷锋”活动现场 记者 肖鸣亮 摄
今年3月5日是第54个“学雷锋纪念日”,在此期间,新静安各单位、各街道开展了丰富多样的学雷锋活动。虽然形式各异,但均彰显了新静安人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和乐于奉献的志愿服务精神。
临汾路街道:学雷锋做公益 志愿服务我先行
(记者 吴晶晶)3月5日“学雷锋日”当天,临汾路街道开展了一系列志愿服务活动,营造了处处可见志愿者、人人都是志愿者的热烈氛围。
由街道党建服务中心、志愿者服务中心和街道志愿者(义工)协会、志能源项目组联合承办的学雷锋活动现场热闹非凡,来自职能场所、驻区单位、两新组织、社会组织的志愿者们分别为社区居民提供健康养生、房产咨询、金融理财、消费维权等30余类咨询服务项目,受到了社区居民的欢迎,不少项目的服务台前还排起了长队。同时,20个居民区也组织小区内的志愿者们在居民家门口开展便民服务,扎拖把、修伞、磨剪刀、理发等热门服务受到居民的一致好评。
同样是在社区里,小志愿者们也忙得也热火朝天。汾西路260弄居委会迎来了科技小学的小志愿者,小朋友们拿起塑料桶、火钳等装备,和社区里的叔叔阿姨们一起开展清洁家园活动,捡拾花坛里的垃圾、清除小广告,小小的身影没有一丝马虎。忙活大半天,虽然有点累,但是小朋友们纷纷表示,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让家园更加美丽,感到十分自豪。
同时,街道的各支志愿者服务队也都在行动,“日出晨安”交通路口志愿者们早早就出现在文明路口,一面旗帜、一顶帽子、一声问候,告诉行人文明出行很重要。“啄木鸟”志愿者服务队成员们也时刻观察着,社区环境哪里出现问题,及时发现、告知、跟踪、监督,保障社区干净、整洁、文明、有序。
芷江西路街道:志愿队伍不断壮大
(记者 袁文君)3月4日,芷江西路街道在灵广绿地开展街道2016年便民公益服务活动,这一活动已经成为芷江西路街道的志愿服务品牌项目,除了每年3.5期间,每月18日都会以邻里便民服务的形式和居民“见面”。
今年,现场服务的参与队伍阵容扩大,而且内容贴近日常生活、贴近居民需求,深受广大居民的欢迎。志愿服务项目覆盖类型广泛、针对性突出、紧扣群众需求和热点。不仅涵盖了政策宣传类、法律咨询类、金融理财类、生活服务类等多种类型,如爱国卫生宣传、绿化宣传、健康教育、投资理财、法律咨询、便民服务等项目,还为特殊群体特别提供残疾人权益保障咨询;有中老年居民青睐的健康养生类康复推拿、中医敷贴、骨密度测试;街道“民族百事帮”、“侨需代理团”、“海纳民族之家”等统战特色服务项目的志愿者们也参与其中,为社区少数民族群众、侨胞侨眷等统战人士提供政策咨询、权益保障等专业服务;针对去年出台的二孩政策,街道计生办也在现场提供专业咨询服务。
街道团工委组织区域化团建单位青年职工开展“青春梦·雷锋情·志愿心”青年志愿服务活动,向社区内与日俱增的外来务工青年提供户籍政策、居住证办理、税务等政策咨询服务,同时针对金银爱好者提供首饰免费保养和估价鉴定服务。区教育学院、上海国信典当有限公司团支部还将在现场开展爱心义卖活动,所得义卖善款将统一用于帮助街道各类困难群体。
此外,区中心医院、社区图书馆、东风芷江养老院等5家社区志愿服务基地也纷纷开展敬老助残、文明导航等志愿服务活动;社区各类志愿者队伍纷纷行动,在社区敬老院、交通文明路口等场所,开展文艺慰老、文明行路等丰富多彩的公益服务项目;各居民区志愿服务站也根据小区情况以及居民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项目,让更多志愿者以志愿服务传承雷锋精神,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彭浦镇:公益服务涵盖五大功能
(记者 顾武 通讯员 李莉)3月5日,彭浦镇文明办组织数十支志愿服务团队,分别在镇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广场和10多个居民区举行了“弘扬雷锋精神 共建美丽家园”主题公益服务活动。
该镇今年的学雷锋便民公益服务,涵盖五大功能,包括日常便民服务:由社区居民志愿者提供修鞋、磨刀、修小家电、裁剪服装等简便服务;医疗专科服务:请市、区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专家等医务人员提供眼科、内科、呼吸科、心内科、中医、精神卫生等各方面的义诊;专项咨询服务:由市、区有关行业的专业工作者,提供妇女维权、民族政策、青少年保护、防范电信诈骗等方面的政策、法规咨询;民俗手工技艺展示:请民间手工艺人,为市民提供编制中国结、剪纸、手工串珠等服务;开办公益市集:请社会公益组织开展垃圾分类、“以物换物”环保节能服务,宣传节约、废旧物品再利用的理念。
此外,彭浦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青年医生和驻镇单位上海地质工程勘察院的青年志愿服务队人员,也先后来到镇“阳光之家”,分别为智障学员提供检查身体服务,以及与他们一起开展文体游戏等活动。
曹家渡街道:公益服务贴近居民需求
(记者 黄竞竞)为弘扬志愿服务理念,传承雷锋精神,3月4日,曹家渡街道举行“社区公益服务日”活动暨“3·5学雷锋”活动。
本次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为社区居民带来的服务包括:便民服务项目,除了备受社区居民喜爱的修伞、修鞋、修拉链、磨刀、配钥匙、理发等项目外,还有居民普遍关注的珠宝鉴定项目的参与;咨询服务项目,有大连银行理财咨询,还有东方有线智慧社区、上膳源有机蔬菜等,以及来自生活服务中心生命关怀项目的义诊项目,他们为社区居民带来了免费测血压、健康咨询服务项目,颇受中老年居民欢迎;志愿服务项目,健康理疗、沙箱减压、残疾人手工艺品体验、废旧电池及药品回收等摊位前面人头攒动;惠及社区居民的直供销售服务,有艺杏豆制品、惠崇,还有粮全其美手抓饼及俱丰粮仓南北干货、零售花卉等大篷车的直供服务。
据悉,为了以实际行动践行雷锋精神,所有参与本次学雷锋志愿服务日活动的直供商户们都把当日部分销售款捐出,为曹家渡社区的慈善事业贡献了一份力量。
曹家渡街道社区生活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雷锋精神不仅生动地诠释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包含了今天所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要求。弘扬雷锋精神,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发自每个人内心最真实的声音。
石门二路街道:便民服务贴心实用
(记者 邢蓓琳)为纪念第54个学雷锋纪念日,进一步弘扬和培育新时代雷锋精神,石门二路街道于3月4日中午在南京西路818广场开展了“学习雷锋做公益,爱在石二促和谐”为民志愿服务活动。
活动分为公益咨询、爱心义卖、生活服务、灯谜竞猜点四个板块。社区多家区域化党建、团建联席单位和社区“两新”企业纷纷带着绿色果蔬、家化用品、智障人士作品、书籍等参加爱心义卖。价廉物美的日用物品、当日直送的新鲜蔬果纷纷被过往市民抢购一空。血压测量、羊毛衫织补、雨伞修理、手机贴膜、口腔护理……这些由春竹集团、德伦口腔以及中国电信等区域化党建联席会议理事成员单位的志愿者提供的实用便民服务项目,尤其受到居民的欢迎。来自市知识产权服务中心、东方公证处、地铁13号线、石二市场监管所、静安区检察院、上海邮电医院等单位的志愿者们也充分发挥自身特长,向群众提供专业的法律咨询、医疗服务、道路出行、知识产权等服务。据统计,此次学雷锋为民志愿服务共服务社区居民、楼宇员工1000多人次。
记者了解到,石门二路街道多年来,坚持在“3·5”期间开展学雷锋为民服务系列活动。街道各个居民区也结合各自特点,发动社区党员、积极分子、文明志愿者、新上海人以及社区单位员工结合结对帮困助学、环境整治、安全隐患排除以及为老为残服务等方式开展公益服务,共同为公益出力,为打造和谐邻里石二添砖加瓦。
江宁路街道:爱心义诊受追捧
(记者 施丹妮)3月5日上午,江宁路街道在江宁800秀园区广场开展了以“学雷锋”为主题的志愿服务活动,为市民提供贴近居民需求的志愿服务项目。本次主题活动分为弘扬志愿精神、爱心义诊、政策咨询等版块,短短两个小时,近160人次的社区居民参与其中。
爱心义诊是每年都深受社区居民欢迎的志愿服务项目。今年,江宁路街道邀请了市儿童医院、中山医院、静安区中心医院等20多位医疗专家,为社区居民提供呼吸内科、骨科、眼科、口腔、小儿内科等热门科室义诊。深受居民朋友欢迎的“一滴血快速测量身体指标”项目也来到现场,前来咨询的居民络绎不绝。不少居民一大早就乘坐地铁前来,有的还专程从普陀区过来排队咨询。
面对居民们的“海淘热”,邮政速递上海分公司和上海海关驻邮局办事处为居民们讲解了海淘类政策和邮政通关知识,帮助大家了解通关的技巧和税率的计算。此外,活动中还提供了蔬菜水果安全快速检测、侨法和民族政策宣传、爱心义卖等诸多志愿服务项目,获得居民好评。
江宁路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精准匹配社区志愿服务需求和社区资源,将“学雷锋”志愿服务精神贯穿全年的志愿服务活动。
静安置业集团:为弱势群体送温暖
(记者 邢蓓琳)3月4日上午,静安置业集团在石门二路街道阳光家园开展了“3·5学雷锋日”主题活动。
活动现场,40余名志愿者分别和阳光家园的学员们一起玩起了康乐球、飞镖比赛、室内高尔夫等互动游戏。学员们也拿出自己亲手制作的精美卡套赠送给志愿者哥哥姐姐们。
当天,置业集团党委还与阳光家园共同签署2016年“阳光一小时”结对共建协议。今后集团志愿者们将充分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把学雷锋志愿者服务进一步常态化、制度化,让社会弱势群体更多地感受到雷锋精神、志愿服务带来的温暖和关爱。
我在谢谢声中理完了头
——记海派理发老法师“剪刀手”徐国强
记者 余儒文 摄
(记者 施丹妮)3月2日是江宁路街道宝安坊居民区举办的“学雷锋”志愿者服务日,早上7点,曾获得“静安最美志愿者”称号的徐国强就收拾停当,开门迎客了。
“现在按照老法和老规矩剪头发的人不大有了,我剪头发,干净是第一位的。夏天用滑石粉擦头颈以防汗水孳生细菌,冬天用两条毛巾,每一个工具都要数遍消毒。而且当志愿者要比居民们早到,居民们6点半来,我6点就到了。”徐国强边帮居民理发边和记者说。
徐国强的志愿者工作始于2009年,从事理发工作多年的徐国强退休回到社区,闲不下来的他总想着为社区做点力所能及的事,便主动申请免费为社区老人理发。社区为他开设了一个工作室,他的手艺收到社区居民的认可,人最多的时候,前来理发的人站了两排,一直延伸到走廊尽头,徐国强每次一站便是5个多小时。
在宝安坊居民区志愿者工作服务站,每月13日上午门口总会排起长龙,老人们有序地排队等候徐国强为他们义务理发。木梳、剪刀、喷壶、毛刷、海绵刷、电推剪,是“剪刀手”徐国强行走社区的“百宝工具箱”,这些工具使用多年却依旧光亮如新。每月20日的江宁社区便民服务集市他也积极参加。此后,他又将服务送至福利院,特别为久卧在床或身有残疾的老年人提供理发服务,“福利院的理发工作虽然辛苦,但每当我在一片谢谢声中理完发,都会从心底感到满足。”徐国强说道。
慢慢地,宝安坊以外的居民都会慕名来找徐国强理发。腿脚不便的老年居民只要一个电话,徐国强便会上门为他们免费理发。久而久之,他便成了“走百家门”的小巷理发师。对每个居民的发型喜好,徐国强心里都有一本账。“我每天服务过的居民名字都仔细记在本子上,随时可以翻查。当一名志愿者服务百姓是我人生的一次重要选择,我想只要宝安坊在一天,我就要服务一天。”
(来源:静安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