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静安新闻> 专题新闻> 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归档专题)
静安四个项目入选上海社会治理创新实践案例
彭浦镇阳城贵都居民区青年成为社区治理主力军
■记者 邢蓓琳
本报讯 7月6日,2018中国(上海)社会治理创新实践案例发布。经过案例申报、网络投票及专家评审等环节,32个项目从上海各区、委办局等单位报送的110多个案例中脱颖而出,分别入选2018中国(上海)社会治理创新实践十佳案例、10个优秀案例及12个提名案例。
静安区共有四个项目入选,它们分别是:彭浦镇阳城贵都居民区党总支“‘青春社区’自治机制”入选十佳案例;石门二路街道新福康里居民区党总支“‘幸福邻里’带动老式里弄装电梯”入选优秀案例;静安区民政局《静安区社区分析工具指导手册》和临汾路街道党工委“互联网+时代党建‘三三制’工作新体系”入选提名案例。
记者了解到,今年是《上海市委关于进一步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的意见》和6个配套文件落地的第五年,同上一届相比,此次入选的创新实践案例展露出时代新气象,上海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实践不仅出现了新探索和新趋势,还与上海“四大品牌”建设同频共振,相得益彰。
“青春社区” 生机盎然
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共享,以人民为中心创新社会治理是上海实现“共建共治共享”的题中之义。彭浦镇阳城贵都居民区党总支以党建为引领,发动团员青年、全职妈妈等社区“新鲜血液”参与治理,“青春社区”生机盎然。实践中,阳城贵都居民区做实支部建设,建立社区党建服务站,设置完善支部活动、群团聚会、议事交流、互助服务等服务功能,组织各支部骨干“开展工作轮值”。同时,构建以党总支为核心、居委会为主导、居民为主体,业委会、物业公司和群众团队等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在此基础上,创建青年理事会,对接社区治理,让青年从旁观者成为参与者。两年多来,已妥善解决小区机动车行驶方案、地下非机动车库改造等治理难点问题,并组成社区建设顾问团,为业委会出谋划策、提供智库支持。
“急难愁盼” 妥善解决
精细化的社区治理,是上海城市治理的一张名片。许多社区生活中的“急难愁盼”,通过一个个“小而美”的社会治理举措得到解决。新福康里小区有42幢多层建筑没有安装电梯。小区内60岁以上老年人近1100人,占比36%,加装电梯成为他们内心最迫切的愿望。
在相关部门的支持下,96号楼组率先启动加装电梯项目。新福康里居民区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优势,探索形成“党建引领、居民自治、多元协同”的工作模式。成立加装电梯工作组,动员楼组内具有法律、建筑、财务等职业背景的居民发挥专业优势,负责加装电梯工程对接等业务工作,群众基础好的成员负责做群众思想沟通工作,使加装电梯的过程成为党总支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过程。针对电梯运维费、电费、保洁费等开销问题,6号楼组业主讨论决定采取自主保洁管理,每周一上午进行电梯保洁。此外,在居委会、业委会、物业、街道办事处、区税务局的共同努力下,小区业委会申请办理了临时开票账户,实现96号楼组电梯以出租广告位的方式,有效降低楼组电梯维保费用。
“画出肖像” 分析问题
“共建共治共享”走出新路,社会治理创新让老百姓获得感与日俱增。静安区民政局创新研发“社区分析工具”,制作《静安区社区分析工具指导手册》,画出社区肖像,把脉社区问题,社区治理的效能得到提升。
从发现真实的需求,到分析社区的问题,最后通过综合施策体现精细治理和精准服务实效,社区分析工具通过寻找真正的“急难愁”问题和社区工作的着力点,实现精准服务,引导社区治理和服务从经验判断到数据说话,居民从被动接受到关注过程,从解决个体需要到寻找最优方式解决群体需求。在《社区分析工具指导手册》里,超过一半都是可以直接拿来用的问卷和表格,同时还实现多个线上处理功能和动态化采集信息。截至2018年底,全区开展问卷调研21万余户、个别访谈5300余户、收集社区发展意见建议6300余条,形成“1+14”份全区及各街镇的需求报告。
“三个支撑” 创新治理
党建引领,是社会治理创新贯穿始终的一根“红线”。面对“互联网+”时代社区人口结构和居民生活交往方式的新变化,临汾路街道以“社区大脑”“民情日志”和“一卡通行”为支撑,构建起党建引领的社区治理体系:依托“社区大脑”联合指挥中心,将三级管理网格与20个居民区的党建网格有机融合,形成问题快速调处和解决机制;依托“民情日志”数据应用平台,及时排摸和解决社区居民所想所需所盼;依托“一卡通行”智能服务系统,广泛发动社区各种职业群体和居民群众参与社区公益和志愿服务活动,将参与行为以“时间银行”和“组织力积分”的形式存储下来,并转换成免费的社区公共服务。目前,临汾路街道通过拓展“三个领域”(地缘型、业缘型、趣缘型),依托“三个支撑”(社区大脑、民情日志、一卡通行),已经构建起一张广泛覆盖的基层组织网络,消除党建“空白点”和盲区,让居民群众有了更多获得感和更高满意度,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取得了良好成效。
当天的发布会上,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副院长刘靖北,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副校长郭庆松,中国社会工作学会副会长、复旦大学文科科研处处长顾东辉分别发表主旨演讲。与会专家学者围绕“深化社会治理创新,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主题进行了圆桌讨论,大家一致认为,此次入选案例来自基层、折射全局,反映出上海在提升“硬件”品质的同时,“软件”品质亦在不断提升,彰显上海正在不断提升社会治理的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下一步要持续发力,向全社会宣传推广,打造精细化管理品牌,激发多元主体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
纠错
1.错误类:*
2.出错页面的地址(浏览器地址栏里面的地址):*
3.内容标题:*
4.为了方便我们更准确及时的处理错误,请尽可能详细填写你的操作经过:*
-
您的姓名:*
使用说明